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工程项目管理 \ 你还在崇拜“伪BIM"?赶紧从良吧!

你还在崇拜“伪BIM"?赶紧从良吧!

发布于:2016-09-05 10:36:05 来自: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复制转发]
21.webp.jpg

现在,应用BIM的企业很多,但真正成功的却不多。

笔者以为,让项目的BIM实施变得困难又充满挫败感的原因之一,是"伪BIM"现象的存在。"伪BIM"会扼杀使用BIM的原始热情,并让行业内出现诸如"BIM更费钱"或"BIM很贵"以及"BIM很难"的误传。

小白科普

回答正题之前,需要先解释一下创建、管理和交换设计及施工信息的传统流程与BIM流程之间的区别。

设计和施工信息的传统交互流程会涉及到"文件"、单独绘制的2D图纸、明细表和规格要求等的制作。按照传统流程,有关建筑和部件的信息会多次产生,在平面图、正面图、截面、细节图中,在明细表中,以及在规格要求的描述中。

想做到在所有这些"文件"之间进行协调以确保它们所指对象的唯一性,需要人工检查。如果过程中间需要修改,改动必须在考虑到所有文件可能因此出现的联动反应的前提下进行。

而这一过程很可能出现人为失误,并在文件中产生冲突,导致理解偏差、误工、超支或争议等问题。各阶段之间的信息传送通常靠纸质文件,或"文件"的静态数字拷贝(如PDF)。这不是可以提取、查询或编辑的数字化数据,因此它通常也意味着项目的其他参与方想要顺利工作,必须承担在他们的系统中重新创建这些信息的费用和时间成本。


BIM的做法
22.webp.jpg

用与现实中实际部件相对应的虚拟对象(虚拟部件),建一个数字化虚拟3D建筑。和上述的传统方法相比,只需要在3D模型中描述一次建筑部件,而每个对象,都是一个数字"容器",包含了关于对应部件的所有信息。虚拟3D环境中,人们可以360°查看并一目了然要建的建筑是什么样子,以及各部件之间是如何配合衔接的。软件能自动发现对象间的冲突。点击对象,就能看到所有相关信息。也可以查询或将这些信息进行提取用于其他流程,如项目规划或者工料估算排期(4D BIM)以及成本检查(5D BIM),结构化表现的详细分析、能耗绩效(6D BIM)等,或运维信息(7D BIM)。换句话说,只需要描述对象一次,未来就可以让更多人出于更多目的更多次地使用。

当然,不要忘了要输出的"文件"--图纸和明细表是可以从模型中导出来的"视图",而导出只是出于记录的需要(真正的价值都凝聚在模型而非文件中)。完成这些只需一个设置操作即可,无需手动输出,而且因为所有信息都源于同一个电子数据库,它们都是自动协调匹配的。如果需要修改,只要在模型中进行一次更改,所有"视图都将自动更新。"

对比传统方法和真正的BIM方法后,可以看出,后者的效率明显要高出很多,因此也会更加省钱省时。3D模型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更容易理解,它还能带来更好的设计协同,潜在的误解、误工、变更、超支和冲突问题也会减少。

那么,什么是"伪BIM"?
23.webp.jpg

出于多种原因(缺乏技能、缺少资源、想要实现信息重复利用等),有些公司一直在用传统方法输出信息,然后如果客户要求,再给这些信息上套上BIM外壳。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完事儿"之后才制作3D模型,或者说是在传统的绘图、明细表、规格等基础上做的"再加工"。用这种方法使用BIM,结果自然会增加开支、工期时长、挫败感和难度。让所有的信息都对号入座到模型中是不太可能的,这种方法也意味着未来绘图、明细表和模型之间可能出现潜在的冲突,因为它们的成形过程是割裂的。然后这些冲突会不断产生误解、延期、变更、超支及争议。因此冒牌的"伪BIM"不能真正地解决传统方法带来的任何问题。

真正的BIM不是套在传统方法之上就能实现的,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一种能让所有人受益无穷的替代方法,但前提是项目相关的所有人都用这种方式。

来源:建筑时报

-THE END-

官方网站
bim.glodon.com
联系我们
86-1056403989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glodonbim

BIM改变未来 300乘300.jpg



21.webp.jpg


22.webp.jpg


23.webp.jpg


BIM改变未来 300乘300.jpg

  • duke33123
    duke33123 沙发
    有道理有道理
    2016-11-09 19:33: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程项目管理

返回版块

4.64 万条内容 · 46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BIM技术将颠覆传统工程建设领域

“BIM技术将迎来工程建设领域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在此过程中,谁领先,谁就拥有市场的绝对话语权”。日前,在由北京云建信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 “工程建设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高峰论坛暨清华大学BIM成果转化产品发布会”上,中国图学学会BIM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BIM科研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张建平教授如是说。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把原本用图纸才能表达设计的建筑物,用三维模型动态展示。大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小到地下管网的一颗螺丝钉,都能通过BIM模型进行虚拟展现,与真实场景分毫不差。同时,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甚至是改造、拆除,每一个阶段的数据都能通过BIM保存下来,就仿佛人体中的DNA,精确组合、准确表达,并能通过数据挖掘、精细分析。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