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园林植物空间层类分析

园林植物空间层类分析

发布于:2016-08-18 11:38:18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园林植物空间层类分析法是从园林植物的形态空间特性着手,在植物生活型分类基础上,结合中国园林建设的实践,对园林植物进行分类细化。然后,再以层类为基础发现并总结层类间的种植搭配规律,建立个从概括抽象的植物空间入手、逐步深化到具体植物品种的种植设计过程。园林植物空间层类理念的应用可运用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帮助种植设计师对现有的种植案例进行分析归纳,避免设计从开始就被琳琅满目的植物品种所牵制,失去对植物空间大局的把控;2作为种植设计在设计阶段工作内容范围界定的依据;3.跨地区接收项目时,设计单位可以重点控制好植物层类的设计布局,将具体品种交由熟悉本地品种的单位去深化。园林植物空间层类及特性在植物生活型分类“乔、灌、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五大园林植物空间层类。由于空间层类所指的乔木、灌木、地被等概念与植物生活型分类的概念有所不同,为避免混淆,同时也为了表述和分析的方便,采用英文大写字母作为层类代号。A类一大中乔木高度6米以上,分枝点高度在2米以上,主干明显。A类植物只能作为其他层类植物的上木。其栽种方式可孤植、丛群种植或片植成为树林。A类植物可以作为绿化主景或背景。由于分枝点高,可搭配后文所提到的其他各层类植物,也经常作为林下休闲活动空间的绿荫上盖。B类一小乔木及上层灌木高度1.5~3米左右不等,主干明显或不明显,如:樱花、垂丝海棠、桂花、石榴、红叶李、紫薇、木槿等。B类植物多为花灌木,姿态优美,高度适宜观赏。B类植物体量不大,孤植显得单薄;一般无法形成林下空间,大面积的片植林难以进入活动,于观赏、养护均不利,故栽种方式以丛群种植为主。B类植物分枝点高度一般在0.]一1米不等,可以作为后文将提到的C、D、E类植物的上木。C类一片篱、球篱灌木高度0.6米至1 5米左右,多为主干不明显的典型灌木形态,经常片植形成绿篱或片篱。养护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整体修剪,如:八角金盘、大叶黄杨、海桐、红叶石楠、瓜子黄杨等。C类植物高度低,片植时,向水平方向延展的形态与所搭配的上木向上伸展的形态相得益彰,经常作为A、B类植物的下木。C类植物的分枝高度低,株丛密集,其下方很难再种植其他植物,所以一般不作为上木使用。
另外,不同高度的片篱灌木在视线阻隔、交通隔离方面效果明显,其高度变化对种植空间的影响很大。1.5米左右的高篱与1米的中篱和0.6米左右的矮篱所围合的空间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在小块面和边角处理方面,C类植物的用途也很广泛。所以C类植物是植物空间围合、界定最重要的的植物类型。多种c层类植物并植组合也可以形成高低层次。花境就是采用品种特别丰富的C层类(少量D层类)植物搭配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植物观赏效果。D类一地矮灌木、花卉及地被植物高度0 3米左右,如:鸢尾、萱草、麦冬草、大吴风草、扶芳藤、葱兰、茶梅、微型月季等。这个层类的植物按照传统的分类方式可能分属不同种类,但在植物空间特征上基本上是致的。其特点就是低矮,但又具有一定的立面观赏效果。D类植物的栽种方式与C类植物相仿,多以片植为主,作为A、B层类植物的下木,或多层类并植组合的前景。此层类植物中盛花植物多,色彩丰富,在开花季节形成繁华似锦的效果,也是构成花坛的主要植物层类。E类一草坪草坪比D类植物更加低矮,以至于可以看作只有平面、没有立面的植物空间类型,但又是各种种植组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草坪可以作为A、B层类植物的下木,与D类植物共同构筑起植物空间的“基面”。大面积的草坪开阔舒展。因其耐践踏的特性,草坪又可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绿色“场地”。
园林植物层类垂直搭配关系模式 园林植物层类垂直搭配关系,是指植物植冠的水平投影线互相重叠时的搭配关系。通过垂直搭配,不同层类的植物形成联系紧密的组合创造出远比单一植物层类丰富得多的植物观赏和空间效果。根据上文提出的五个植物层类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上下木搭配特性,总结出它们的垂直搭配关系模式共十二种,分别是:A-B-C. A-B-D. A-B-E. A-C. A-D.A—E、B—C、B-D. B-E.C、D、E。通过表1,可以直观全面地看出这十二种搭配模式是如何形成的。A-E(大中乔木一草坪)即常见的林荫草坪,视线通透,简洁开朗。如陆家嘴绿地,晨光下的林荫草坪(图])。此种搭配特别适合人们林下的休闲活动,树冠遮起树荫,柔软的草坪如绿色地毯,深受人们喜爱。缺点是空间层次过于简单,不够丰富。B-C(小乔木及上层灌木一片篱、球篱灌木)该模式两个层类植物的高度比较接近,立面尺度小巧紧凑,视线封闭,适于近景观赏,是园林植物空间中的“屏风”,在居住区、建筑庭院等中小尺度园林中尤为常用。相比其他搭配模式,更需要考虑好两类植物在高度、形态、色彩以及花叶形态方面的相容性与互补性。如和平公园,路边暗红色的樱花树枝条从金丝桃密集叶片中伸展出来,大小叶片层次清晰和谐(图2)。

B-D(小乔木及上层灌木一地矮灌木、花卉及地被植物)该搭配模式可以看作微缩版的A—C模式,但尺度的不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植物空间效果。高度较低的D层类不影响上木植株姿态的展现,同时又能形成上下木搭配的效果。如杨浦公园路边作为上木的腊梅、垂丝海棠与下木麦冬的组合,优美的枝条在麦冬的烘托下形成了半通透视线屏障,在园路拐弯处起到很好的视线导引作用(图3) 。B—E(小乔木及上层灌木一草坪)该模式与A—E模式的不同在于上木的高度限制了人们的林下活动,但更适合观赏。草坪形成了简洁的绿色基面,充分突出了上木。静安雕塑公园的“梅园”,多采用在草坪上种植梅花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模式,尺度精巧宜人,主题非常突出(图4)。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 万条内容 · 2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园林景观设计中场所与人之间的关系

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的结构又是通过景观来表达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景观场所的需要不断增多,园林景观设计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注意到环境的宜人性和情感性方面。注重场所本身所反映的情感特征,和使用者的情感、心理反映,因此景观设计公司除了让景观具有一定功能满足外,更应当注重整个环境带给人们的精神满足,反映更多的是景观作为人生存和向往的人文关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