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土建BIM应用 \ BIM助力建设更美好的城市

BIM助力建设更美好的城市

发布于:2016-07-28 14:28:28 来自:BIM技术/土建BIM应用 [复制转发]
人们在赞美与欣赏那些实用而安全,华美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时,是否想到过项目背后设计团队的辛勤劳动与新兴的设计技术所提供的强大助力? 自2003年接触BIM以来,便通过对先进设计技术富有远见的大胆接受和尝试,为现代建筑的发展,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IM,正在使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枢通四方 纽连上下
哈尔滨西火车站东广场地下枢纽工程为哈尔滨西站枢纽工程,全地下建筑,地下两层,地下一层层高5.4米,地下二层层高4.7米,总建筑面164800平方米,项目包含有顶部下沉式广场,出租车蓄车场,社会停车,公交换乘与管理,商业,餐饮等部分。
1469689352.jpg
1哈尔滨西火车站东广场地下枢纽工程鸟瞰效果图
作为火车站广场地下枢纽,最主要的作用是人流物流的集散。为了达到保障交通快速集散、保障客流高效换乘、优化交通系统设计等关键性目标,通过基于BIM的Revit系列软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进行了细致全面的交通模拟,优化设计方案。
首先,通过结合客流密度和通道宽度进行交通模拟仿真测评,将客流密度较大的局部进行改善和对比测试,使得关键点的行人密度较高的状况得到了显著缓解,从而降低了高密人流可能出现事故的可能。“Revit Architecture搭建的模型,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枢纽中各专业具体的位置关系,Revit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
1469689352.jpg
2哈尔滨西火车站东广场地下枢纽管廊效果
其次,在哈尔滨西火车站东广场地下枢纽工程规划中,项目最关键的功用——交通疏导功能得到了突显。按照站前广场与综合立体换乘中心合而为一的总体设计立意,实现了公路、铁路、地铁、城市公交“零换乘”的目标。通过Revit软件搭建和修改BIM模型,各类交通模式的布局得到了综合优化,紧密、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得以建立。
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格因细致且易于修改的三维模型的建立,而与功能设计相融合。同时,西客站广场的规划设计,也彰显了哈尔滨的城市特色,充分展现出北国冰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与站房主建筑协调统一、相得益彰。项目充分利用广场和站区铁路用地的地下广阔空间,优化和拓展其使用功能,地上、地下综合立体开发,可谓“一个项目,多个作用”。


1469689352.jpg


1469689352.jpg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wlt0415
    wlt0415 沙发
    顶一个。。。。。
    2017-01-13 16:11: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o1479800674871
    不错不错,很好啊
    2016-12-05 13:17: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土建BIM应用

返回版块

1.45 万条内容 · 3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地理空间信息、BIM和智慧城市

成功的智慧城市,应该是能把握未来社会和经济趋势、预见居民服务需求、以及低碳技术得到普遍使用的城市。智慧城市解决的是一系列重要的并且长期存在的城市挑战。例如,以相互协调和关联的方式解决人口密集、交通和能源问题。 英国国家测绘局(Ordnance Survey)BIM战略和发展总监Paul Griffiths在日前的一次采访中,就地理空间数据、智慧城市以及BIM将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城市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