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很多人成为职业建筑师,去年今年也有不少退出这行业;很多人说现在建筑设计行业很难做,竞争很激烈,市场却萎缩了;不少建筑师做的设计其实很不错,但为了生计,却不断接受要求苛刻但薪金卑微的设计业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甚至连免费竞标也做,人人恶性低价竞争,3块每平米的住宅报价让专业建筑师备受质疑,得不到应有尊重……
面对行业的下滑,上海12个建筑设计公司大佬齐聚宋照青做的原境界美术馆,讨论未来建筑师出路在哪里?有没有什么应对方案?
下面摘取部分精华:
宋照青:房地产行业不断发展,建筑设计师们的生存状态似乎没有那么乐观,设计费仍然停留在90年代的标准。
日清现在300人,有一天即使规模缩小,只要每个人都还在画图,我觉得就很好。关于现状我认为有三点。一是目前土地出让制度是一切粗放不可持续经济模式的根本。国外的模式是开发商和土地出让方合作。而国内这种击鼓传花的模式导致开发商需要迅速套利;二是建筑师教育体系大规模扩招并在培养过程中只关注于单一模式的成长路径,但是对于纵深和眼界都没有关注以至于中国目前建筑师在很大程度上名不副实。开建筑学院还不如开技术学院;三是设计公司的管理模式也有问题,设计费最后把我们自己市场化了。Richard Rogers设计费80磅一平米的标准,我们做所有的兜底工作,也只能收到1/10的费用。
胡劲松:去年至今,建筑设计行业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项目大幅减少,收人减缓。不少设计企业被迫调整,减薪裁员,尤其是减少施工图人员,保留的设计师则参加大量项目投标工作,而投标补偿费则下降较快,有的甚至无补偿费。结果是工作强度增加,收入反而下降。而近几月在一线城市出现的房价暴涨,又使得一些年轻设计师不堪重负,开始改行和离开一线。
前一阵子,我和老宋谈到最近的这些状况,希望我们作为目前在一线的建筑设计企业和设计师,能否尽我们所能,避免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尽可能多地尽可能长地支撑住天花板的高度,为我们自己也为更多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赢得一些转型和调整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尽管最近的市场状况在转暖,如果我们这些企业守不住,下一层的空间会更小,那更多设计企业的主动转型升级就会困难得多。
平刚:既然是讨论,我觉还是需要来提点不同的声音。1 我觉得需要市场决定的还是要还给市场。主观的,带有道德审判意味的讨论和想象可能缺乏意义。市场里有人愿意低价做,有人不愿意,只要是公平竞争,我认为这都没关系。
2 这十几年开发商的水平在提升,我们设计师的水平是不是也能跟上开发商的水平?我记得好多年前我问薄熙,我说我公司不敢扩大因为我怕失控,你是怎么解决的?薄熙想了想回答说,他也解决不了大公司设计质量稀释的问题。
3 每个公司的成功经验都无法复制,我们只能从别人失败的经历获取经验。在多年的建筑实践之后,我现在可以很自豪的说,DC一直坚持的多样性是个方向,我们是一个正走在成功道路上的公司。
邵鑫:我觉得建筑师有一点不用担心,因为建筑师什么都能干。开发商让建筑师搞微信、搞策划、搞规划,年轻建筑师都能弄的很好。我认为30%的人是热爱的,70%的是找份工作的,未来不喜欢这个行业的可以考虑转行。现在大家感到行业收缩,是房地产板块在收缩。设计的版块并没有收缩。建筑行业细分还没开始,比如日本的设计可以细节到一个笔帽。所以建筑行业是有机会,可以拆分方案、施工……到各部分,这样每个零件可以卖出价格。比如今天不在的**公司已经在拆分了。全产业链一定是卖不出价格。房地产的萎缩是必然,但是设计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郑士寿:说个客观事实,现在很多的竞赛越来越趋向于零保底费,时间很短,我们对这样的现状再不say no压缩的是自己的空间。很多人认为建筑师这个行业是没有成本的,觉得建筑的成本不过是几张图纸。我们有过一个测算,每做一个竞赛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成本大约70w,假定每个竞赛5家竞标水平同等,5次中一次,那么中标一次的成本就大约是350w,而你最终签下的合同额呢?我自己是不相信,有人投标5次能中5次。如果是这样,那我可以go die了。
事实上,如果幸运中标,合同签上350w或者达不到这个数字的合同,是无法可持续的正常运行的。我觉得我有必要把问题直观地提出来。不管我们和未来的设计师小朋友们能力多大、体力多好,在负的市场空间下做的尝试能有多大的意义呢?
这些现象表面是开发商压价,本质是产能过剩,实际操作的是建筑师自己恶性竞争,(这个我要声明怪不得开发商)当然我不反对市场竞争,恶性的纯价格竞争需要用有自律的质量竞争来代替,毕竟建筑师为项目带来价值和收费的价格永远是个辩证关系,如只把竞争点放在设计价格上对当下和未来,对甲乙双方都不是好事,会慢慢走向彻底的劣胜优汰。中国在商业环境里的这个现象是很多的。
曹嘉明:感谢照青的邀请。“粗放模式下的反思和批判”现在建筑圈体制内外都在谈论。设计费收不到是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但是沉重之下,我还是很有信心。为什么我有信心呢?
1 两周前我在北京,建筑部副部长易军召开会议,建国后60年中央第一次发文提出要提高建筑师的地位。在这个会议的探讨过程中,大家认识到招投标有不合理之处,比如商务标是否要在投标阶段取消;比如今后,知名的、有业绩支撑的建筑师可以不用通过招投标流程承接项目;比如建筑师负责制要跟国际接轨。这都说明,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问题。
2 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模式的粗放,过去的二十年城市的开发模式也是粗放的。既有城市空间有许多亟待更新和改造的机会,城市建设未来的重点转移。这对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都是机会。就城市微环境改善这以课题,设计师能做的就有很多。
3 设计师自己也要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出图是否完整细致?是否能做到全过程配合?施工配合是否到位?这些都是问题。建筑师负责制要求的就是全过程的控制能力。图纸出去后仅仅是一个建筑落地项目的开端。现在很多设计落地工艺、材料的配合都不到位,我们的设计还要精细化。
4 国外的行业协会制度很清晰。在英国甚至欧洲,合同都是跟协会签。06年我到上海建筑协会兼职,郑时龄老师做会长,那时候规模也很小。在这种环境下,协会主动地、慢慢积累做一些事情,到今天慢慢得到行业、政府的关注。所以我也非常希望今天会议后,今天我们能有一个倡议或者总结,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我们。我们自己先努力行动起来,能有一些影响或者行动后我们可以再去引起政府的关注。我相信,有理想的人一定也愿意加入我们,慢慢、慢慢形成一个氛围。
设计费向来是个敏感的话题。藉由此次在原境界美术馆的对谈,希望发动设计圈内部的力量。
不坐以待毙,不咎由自取。留一片空间给更多人。
建筑设计未来细分化是共识,以建筑师的触角和视野触碰商业、文化,让更多人意识到设计的价值也是必须的。
建筑设计正经由由传统地产为导向向以生活为导向的转型。只有更热爱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好的设计。
总结一下最后结论:联合抵制免费竞标,抵制低价设计!
来源:AssBook
作者:光头李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