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工程项目管理 \ 【经典BIM案例】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

【经典BIM案例】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

发布于:2016-07-15 09:39:15 来自: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复制转发]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0号大堤以西、宣黄公路以北、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的东南角;建设用地面积159898m ,总建筑面积49805m ,垃圾处理量100万吨,设计年发电量3.252×108kWh,项目总投资14.7878亿元。以投资额、建筑面积、发电量综合而言,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是目前为止亚洲地区的生活垃圾发电厂中最大的项目。五洲集团为该工程的设计方,负责项目厂房的整体设计。 443704601054278188.jpg
项目难点生活垃圾发电厂需符合发电行业标准,具有以下难点:1、在厂房设计中,设备布置相对集中且需分布合理,具有空间复杂、设计标准高和施工难等特点。
2、生活垃圾发电厂房项目中,系统较多、管道直径大、管道走向复杂,同时设备排布较多;场地布置具有密集、高(最高处达20多米)等特点。
3、该项目为上海市重点工程,计划建成亚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发电厂,对以后的类似厂房建设项目树立标杆作用,因此项目质量要求高。
项目应用三维建模在项目前期,BIM小组采用MagiCAD进行BIM三维设计,使设计做到直观和高效。建模初期,按照图纸要求,BIM小组依据专业,分为暖通、电气、给排水、热机等小组,先进行专业间的初步综合,排定各专业的标高范围;然后利用MagiCAD分别进行建模,最后利用MagiCAD协同工作的方式将模型整合,并进行模型碰撞检查及调整。
在三维建模过程中,由于工业设备根据行业的不同,设备都有其自身特点,并且其体量都比较大,普通的三维产品库都缺乏此类设备。MagiCAD软件所包含的产品库,其中拥有数百万种产品构件。在该项目中,可通过在MagiCAD产品库中搜索项目所需的产品,将其插入三维模型中,从而如实反映实际设备布置和管线排布情况,以保证在密集空间内,既完成选定设备布置,又能综合考虑空间及设计要求。 625401470386206983.jpg
碰撞检测碰撞检测的顺序一般为:在单专业内进行碰撞检测,调整本专业内的碰撞错误;而后进行机电综合模型碰撞检测,调整机电专业内的碰撞问题;最后是机电与建筑之间的碰撞检测,解决机电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碰撞。在MagiCAD软件中,可通过本图内部碰撞、外部参照碰撞和与AutoCAD实体碰撞的选项,一键获得检测报告,而后可根据碰撞检测结果对原设计进行综合管线调整,并进行人工审核,从而得到修改意见,极大的提升了BIM小组的模型质量。
解决主要问题当得到碰撞检测结果后,便可得出碰撞检测报告。BIM小组针对该碰撞检测报告进行小组讨论,人工审核,得到汇总结果。由于模型中大小管道交叉,尤其是水专业的管道,更是如此,绝大多数碰撞检查的功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调整的时候没有任何重点可言,往往是调整了一堆小管道的碰撞后,发现还有一根大管道的碰撞没有解决。MagiCAD的碰撞检测提供了水系统管径过滤的功能,可以借助该功能,对碰撞位置按重要性进行分级,第一时间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
系统调试当BIM小组完成综合管线调整后,便可在该BIM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调试。此环节主要作用在于校核模型中的设备是否能够按照设计方案正常运行。此时可通过MagiCAD中的计算功能,利用模型中的真实产品构件,进行系统的运行工况模拟,从而获得准确的设备工作状态点(如阀门开度等),从而进一步对系统方案进行优化,在传统深化设计的基础上,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
应用成效在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中,BIM小组付出了很大的艰辛,所幸其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通过利用MagiCAD软件,缩短了施工时间,避免了返工窝工的现象出现,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效果,真正实现了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的存在价值!同时,BIM小组也将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了其他的项目当中,逐渐形成了本集团内部的BIM生态圈。

443704601054278188.jpg


625401470386206983.jp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程项目管理

返回版块

4.64 万条内容 · 46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经典BIM案例】天津中天永利大厦

项目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建筑总高度为107m,总建筑面积83564.3m2,A塔为地上18层,地下3层。地上部分屋面高度约为89.5m。B塔为地上20层,地下3层。地上部分屋面高度约为99.6m。C塔为地上9层,地下3层。地上部分屋面高度约为43.8m。各个塔楼的结构体系为:A/B塔为框架-核心筒结构,C塔为框架结构,地下车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BIM应用团队 中天集团选择天津永利大厦项目作为企业BIM的人才培训基地,专门组建共计10余人的BIM工作小组,参与BIM系统的实施与应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