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领先20年!!《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出炉了……

领先20年!!《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出炉了……

发布于:2016-07-12 15:27:12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从道路到街道要实现理念、技术、评价等要素的一系列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从“主要重视机动车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
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空间管控”转变
从“工程性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
从“强调交通功能”向“促进城市街区发展”转变

与相关规范的关系:
  对于城市道路和 沿街建筑的设计、建设、运营,已有规划管理、建筑设计、防火要求、道路工程、城市绿化、市容管理等行业与部门规范对其进行约束。本导则可视作对这些相关规范的协调、补充和完善。在安全底线和规范允许的前提下,结合具体情况,应尽量贯彻导则要求。
1.jpg

设计要素:
导则重点对街道空间内与人的活动相关的要素进行设计引导,主要可以划分为交通功能设施、步行与活动空间、附属功能设施与沿街建筑界面四大类型。

交通功能设施:
2.jpg

步行与活动空间:
3.png

沿街建筑界面:
4.png

街道类型:
5.jpg

从道路到街道
1、街道的意义:
街道是连接工作、居住、学习、休闲等各类城市生活目的地的空间线索。这种联系的方式可以是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小汽车中的一种或几种。不同的街道空间,赋予这些连接不同的体验。
6.jpg

2、从道路到街道
从道路到街道要实现理念、方法、技术、评价等要素的一系列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从“主要重视机动车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
7.png

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空间管控”转变:
8.jpg

从“工程性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
9.png

从“强调交通功能”向“促进城市街区发展”转变:
10.jpg

安全街道
1、交通有序:
案例分析:愚园路-凤阳路非机动车道路
南京西路与北京西路作为城市次干路,道路宽度较窄而交通需求较大。为解决机非混行的矛盾,改善交通秩序与提高运行效率,在两条道路之间利用愚园路-愚园东路-铜仁路-南阳路-奉贤路-凤阳路形成一条东西贯通的非机动车通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通道间距在50米至200米之间,保障骑行车到南京西路和北京西路有合适的步行距离。
11.jpg
12.jpg

2、慢行优先
应合理控制机动车道规模,增加慢行空间。
13.jpg

鼓励机动车流量较小的社区道路采用机非混行车道,集约利用空间和控制车辆速度。
14.png
15.jpg
不划示中心线的机非混行车道

案例分析:中山东一路改造
中山东一路(外滩段)是展现上海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区域,也是观赏外滩历史建筑群、游览滨江的重要场所。改造前的中山东一路为双向10车道,人行空间较窄,难以满足漫步、观景等公共活动的需求。为迎接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上海市政府于2007年至2010年对外滩地区进行了综合改造。工程的核心是在外滩地下建设一条双向6车道的快速通道,将外滩地面原先11车道缩为4条车道与2条临时停车道,把外滩从繁忙的交通功能中解脱出来,人行道则由改造前的2.5米至9米拓宽到10米至15米,大大增加了沿历史建筑的公共活动与观景空间,强化了外滩作为展示上海历史与文化窗口的作用。
16.jpg
17.png

案例分析:南苏州路稳静化设计
南苏州路(乌镇路桥—西藏中路)为苏州河南岸的滨河景观道,路面宽9米,除慢行交通功能外,主要承担道路南侧地块的机动车到发交通功能,机动车交通量很小。该路段为全铺装的共享街道。东侧与西侧入口处,通过路侧绿化带的局部拓宽改变道路线形,形成水平线位偏移,使机动车驶入该路段时,能够降低行驶速度,营造出适宜慢行的街道环境。
18.png
改造后道路平面图

19.jpg
南苏州河路道路铺装

3、步行有道
(1)、人行道分区
应对人行道进行分区,形成步行通行区、设施带与建筑前区,分别满足步行通行、设施设置及与建筑紧密联系的活动空间需求。
20.png

(2)、红线内外空间统筹利用
沿街建筑底层为商业、办公、公共服务等公共功能时,鼓励开放退界空间,与红线内人行道进行一体化设计,统筹步行通行区、设施带与建筑前区空间。
21.jpg

(3)、步行通行区:
22.png
23.png
24.png
25.png
26.jpg
27.jpg
步行通行区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设置人行天桥、过街地道、轨交站点出入口等设计时应保障步行通行区畅通。
28.png

避免机动车违章占用人行道停放。
29.png
步行通行与非机动车停放需求产生冲突时,优先保障步行通行需求。

(4)、设施带
将各类设施集约布局在设施带内,避免市政设施妨碍步行通行。
30.jpg

设施带形式和设施配置应与街道宽度以及两侧功能类型相匹配。
设施带宽度一般为1.5米至2米。
31.png

(5)、建筑前区
临街建筑底层提供积极功能时应合理设置建筑前区,避免步行通行与沿街活动相互干扰。
  建筑前区宽度应统筹考虑人行道空间条件与沿线功能需求。对于无退界的临街建筑,应建立协商平台,在保护行人通行的前提下,规范沿街商户借用人行道。
32.png
33.jpg
个人认为:这条人性化规定和各地强悍城管形成鲜明对比,有效激发街道活力……

(6)、地块出入口
·
·
·
具体内容见附件

1.jpg


2.jpg


3.png


4.png


5.jpg


6.jpg


7.png


8.jpg


9.pn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png


15.jpg


16.jpg


17.png


18.png


19.jpg


20.png


21.jpg


22.png


23.png


24.png


25.png


26.jpg


27.jpg


28.png


29.png


30.jpg


31.png


32.png


33.jpg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7 万条内容 · 24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一个城市规划师的自我修养

本文作者:李昊 来源:市政厅微信公众号 “海天盛筵”上背黑锅 做城市规划师的这些年来,第一次感悟到自己的职业意义,还是在某高端酒会上。 当时,跟随一个在金融街工作的同学,参加了一个据说汇聚各行业精英的高端酒会。到场的一个个西装革履、礼服长裙,男的叫Kevin、George,女的叫Rachel、Emily。 作为整天和政府部门特别是乡镇干部打交道的城市规划师,我很少有机会来到这种场合。一时间诚惶诚恐,我问同学,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这里该不会是海天盛筵吧。同学说,别紧张,虽然这里可能没有你们的同行,不过应该会有一些对你们有业务兴趣的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