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来源: 每筑建文(MEI-ZHU-JIAN-WEN),作者:王大鹏(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人防规范”看似矫情,
“消防规范”被戏称“葵花宝典”,
它们既是建筑师安全生产的“保护神”,
又是我们建筑创作的“杀手”。
一起来看资深建筑师关于规范的思考。
王大鹏:漫谈建筑设计规范
作为一名建筑师不去谈形式、论空间、说创意、品文化,却提起了规范,这多少会让人扫兴。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多数同行眼里这可能意味着该建筑师年纪大了,或者江郎才尽,或者成了只说不练的“权威”。
因为初出茅庐的我也曾经是那么的“鄙视”各种相关规范,总以为那些玩意是院里老总折磨人“镣铐”,是相关职能部门树立权威的“工具”,是建筑创作的“杀手”,当我屡屡碰壁若干年,竟然也成了院里负责技术的副总建筑师,再回首看看这些“镣铐”,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岂止一句“痛并快乐着”所能说清道明。
“规范”按字面意思就是规定示范,可谓将曾经行之有效的经验记录下来,以供后来者借鉴利用,按理来说,这是何等的好事,可是什么事情就怕过度,萧规曹随还好,如果演变成了三纲五常那就不大妙。建筑规范当然就是用于建筑行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只是这些规范基本上都是必须执行的,其中不少还是黑体字的“强制性”条文。这些规范有总体的,也有针对各个单项的,还有各个工种的,当然也涵盖了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我敢保证举国之内没有人能完全熟悉并掌握这些规范,因为实在是太庞杂,光是与建筑设计相关的规范汇总的书字数就约四五百万字。
王大鹏家满墙的建筑设计规范
也许,最早的规范来自我们熟记的《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是《周礼·考工记》中关于筑城建都一段话,
我最早是从大学建筑史课本上看到的,老师要求背诵,并说汉唐的长安乃至明清的北京城布局都多少是按这个来规划建造的。我当时不以为然——都大学了还要背诵?!结果……结果是建筑史期末考试竟然考填空,一连串的空都是关于这段话的!我当然没有全部填完,可是现在我对这段话却几乎能倒背,因为建筑师写文章实在太爱引用这段话了,其实我对《考工记》的认识也就只限于这段话。
现在想想,这也许算是我们国家最早的建筑规范吧。
学过建筑学专业的人都会知道成书于北宋的《营造法式》,其作者为李诫,这应该算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关于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在西方建筑史上很早也有着近似规范的著述,最出名的莫过于古罗马维特鲁威著的《建筑十书》。现在想来我们这些传统的建筑“规范”与西方规范差别很大,大抵来说我们的规范特别的强调“礼制”秩序,不同身份与官阶对应着不同的建筑制式(诸如房屋开间、屋顶形式、建筑色彩等),如有违规,视为簪越,后果往往比地震还要严重。另外受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影响,传统的建筑规范具有“模件化”的特点,最典型的莫过于《营造法式》,它规定了建筑模件“材”,其它的建筑构件乃至整个房屋都由“材”所决定,工匠们可按照“材”的规定分门别类的生产制造出房屋的构配件,然后在如同搭积木一般迅速建造起一座座房屋乃至都城。而西方的建筑规范相对来说更为抽象,“模数化”算是其最大的特点,尤其是工业化大生产以来连人和人的生活也越来越被规范化。
《周礼·考工记》:图文并茂的筑城规范
为什么这些经典的“规范”不再被执行,却成为了历史或者文化谈资?这大抵应了中学课文里学的那句“时移事异,变法宜矣”。想想在农耕社会,造房筑屋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事,工匠也基本不会大范围流动,加之许多做法都是口口相传的经验,这样以来全国性的规范实无必要也绝无可能,看看从北到南的传统民居就知道了,北京四合院、云南一颗印、陕西窑洞、福建土楼、江南的粉墙黛瓦……等都是因地制宜的产物。随着西方工业化大生产的革命性巨变,批量化的机械制造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艺生产,加上这些产品的使用和销售也不再局限于一城一省,甚至一国,为了工业产品的普适性、高效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等需要,针对不同产品的规范应运而生。
建筑因为其和场地关系具有着唯一性,所以其规范化相对于像汽车这样的工业产品就显得滞后与庞杂,我们当下城市景象可谓千城一面,但是一套普通商品房的质量却实在差强人意。
几乎所有的老百姓对自己所处的城市与建筑都不大满意,觉得乏味而单调,其实这基本无关设计师水平的高低,如果西方国家当年也如同我们现在一边飞速建造房子,一边大拆强拆,恐怕今天巴黎和纽约的建筑不会有太大区别,也和我们当下的城市建筑没有多大区别,这可以说是现代(规范)化带给整个社会最大的问题,随后的后现代正是针对现代化存在的问题而开火,我们将来的社会与生活何去何从正在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建筑规范相对来说是抽象、枯燥、呆板的,所以有点想法的建筑师多少都对规范有些抵制,或者敬而远之,但是具体到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又不得不面对各种规范,因为不管他们喜欢不喜欢已经无法绕开这些规范。
下面所写的是我亲身经历的与建筑规范相关的一些事情,大都是建筑师行内熟悉或者不足不愿为外人所道的,这些现象既是那么琐碎、庞杂、无趣甚至荒唐,但又是那么的完备、理性甚至无懈可击,这大抵正是当下建筑设计行业的真实写照,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全部回复(7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