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贵阳黔明寺

贵阳黔明寺

发布于:2007-11-04 13:05:04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黔明寺位于南明河畔、阳明路。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年间。后人在扩建寺宇时曾掘出镌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重修黔明寺碑记。咸同年间,黔明寺被士绅舒竹平及子舒华楼占有,改名为“舒家祠堂”。民国21年(1932年),广妙法师移驻于此,藏经日丰,皈依者众,成为重要丛林。由福善和尚主编、以研究佛教为宗旨的《海潮音》杂志在黔明寺出版两期。西藏圣露活佛曾到黔明寺传法。贵州省佛学会一度设于黔明寺内。


1194152725725.jpg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jb-1964-04
    ljb-1964-04 沙发
    黔明寺自创建以来,中经咸同起义、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曾由寺庙变成祠堂,又由祠堂回归寺庙,并从普通佛寺一度变成研究场所,诚为非同寻常的宗教建筑。

    2007-11-04 13:06: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jb-1964-04
    ljb-1964-04 板凳
    黔明寺的一大特点是将弥勒和韦驮分别塑于影壁正、背面。弥勒作笑口常开大肚状,两侧配以“大肚能容天下事;开口笑劝世间人”对联。弥勒原为菩萨,从佛受记,将继承释迦佛位,为未来佛。黔明寺中所奉弥勒为五代契比和尚形象,人谓其弥勒之化身。契比又号长汀子,五代后梁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常以杖头挑背布袋入市乞讨,人称“布袋和尚”。影壁背面的韦驮塑像身着武将服,手持金刚杵,两书有对联:“直对慈颜崇法化;横挥宝杵振禅宗。”韦驮在佛教中被视为护法天神,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

    2007-11-04 13:06: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那烂陀寺——印度最古佛教寺院

那烂陀寺全景古印度著名的佛教寺院及学术中心。意译为“施无厌”。遗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附近。据佛教传说,原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诞生及逝世之处,释迦牟尼亦路经此地。寺始建于5世纪,据《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载:该寺“庭序别开,中分八院,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辣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羯尼花树,加以流水逶迤,青莲菡萏,晕焕其间,庵没罗林,森疏其外……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12世纪,此寺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学及研究中心之一。据说在极盛时期,佛教学者云集,主客常达万人。不仅当时印度的著名佛教学者在此修持讲学,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一些僧人也不远万里,负笈前来。我国的玄奘、义净,就先后于盛期中(7世纪)至此留学。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