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每日——问与答】地震基本知识连载2006.04.26

【每日——问与答】地震基本知识连载2006.04.26

发布于:2016-04-26 09:26:26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大家好!
希望你有好的话题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此提出,大家讨论或解决。就我本人一定知无不言 , 言无不尽。
由于本人知识局限,对钢结构及高难的特种结构不甚了解,不能答复时还望谅解,也希望其他同行能给与指导。

4.5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
4.5.1a框架结构抗震措施
非抗震框架中,框架只须满足强度要求和注意钢筋的断点位置、
【锚固】要求等。而抗震框架除上述以外,还应设计成变形能力强和延性好的框架结构体系。在强柱弱梁的延性框架体系中,结构的延性主要由梁的延性提供。
钢筋混凝土延性框架设计基本措施
1)塑性铰应出现在梁的两个端部,应避免柱端出现塑性铰,设计成强柱弱梁框架。
■■强柱弱梁框架:指的是使框架结构 塑性铰出现在 梁端的设计要求。用以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防止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倒塌。“强柱弱梁”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其手段表现在人们对柱的设计 弯矩人为放大,对梁不放大。其目的表现在调整后,柱的抗弯能力比之前强了,而梁不变。即提高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承载能力程度比梁大。这样 梁柱一起受力时,梁端可以先于柱屈服。也就是说要求同-节点两侧的梁柱满足:
Mcu/Mc>Mbu/Mb
Mc、Mb----分别为在外力作用下的柱端和梁端所承受的弯矩;
Mcu、Mbu----分别为柱和梁设计完成后的抵抗能力(抵抗弯矩)
*从上看们看出:【强柱弱梁】并非是梁的绝对抵抗弯矩与柱的绝对抵抗弯矩相比较,而是梁、柱分别相对于外力作用的扺抗弯矩(相对抵抗弯矩)相比较。
2)避免梁、柱构件出现剪切破坏,应在可能出现塑性铰的区段内(梁两端即箍筋加密区),设计成强剪弱弯。
3)避免出现梁、柱节点区域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应设计成强节点、【强锚固】。
由于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地震时地面运动的不确定是主要因素,其次是结构层数、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断面尺寸以及配筋多少等等都有可能改变塑性铰出现的位置和次序,也会改变构件和结构的延性。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对梁的抵抗弯矩有很大影响,在考虑强柱弱梁中应取一定宽度楼板作为梁的翼綠,即按T型梁考虑楼板对梁的极限抗弯能力的影响。
强柱弱梁框架设计除上述要求外,还应有合理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方案。如:
a.框支剪力墙和框支柱结构及上、下层刚度突变的结构很难避免软弱层。
b.当跨度很大的框架梁或因其它要求(窗裙梁,窗顶标高距楼面标高尺寸较大)造成框架梁断面过大、配筋较多的情况也很难做到强柱弱梁,否则应将柱的截面加大。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曾晓峰
    曾晓峰 沙发
    本帖最后由 曾晓峰 于 2016-4-27 16:14 编辑 co-85015 发表于 2016-4-26 16:59 《抗》规的条文说明是Mcu>Mbu之比,曾工的意思是柱承载力必须比实际收到的力大,梁的承载力也是如此,但是若 …一、论点 1.我认为【强柱弱梁】是梁、柱分别相对于外力作用的扺抗弯矩(相对抵抗弯矩)相比较,即: Mcu/Mc>Mbu/Mb Mc、Mb—-分别为在外力作用下的柱端和梁端所承受的弯矩; Mcu、Mbu—-分别为柱和梁设计完成后的抵抗能力(抵抗弯矩) 2.《抗》6.2.2条文说明……【强柱弱梁】是指:节点处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Moby)和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Mocy)之间满足下列不等式: ∑Mocy>∑Moby 二、论据 1.《抗》6.2.2【强柱弱梁】采用节点处梁端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作比较,是基于《抗》6.2.2条文说明“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不存在承载力储备,梁端承载力即为实际可能达到的最大弯矩(构件抗力),柱端实际可能达到的最大弯矩也与其偏压下的受弯承载力(构件抗力)相等。”它认为“这是地震作用效应的一个特点。” 分析:《抗》6.2.2条文说明的核心观点是:【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不存在承载力储备】,所以构件的绝对抗力就等于地震时构件实际受的作用力。这太片面了,就某一构件而言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是不存在承载力储备的,这没错。但是当两构件相交,如梁、柱节点处,在强烈地震时它们不可能同时破坏,也就是说它们的抗力绝不都等于它们实际所承受的地震力,否则它们应同时破坏。就《抗》6.2.2本身而言,既然【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不存在承载力储备】,构件的绝对抗力等于地震时构件实际受的作用力,那为何还要加大柱的抗力呢?加大再多它也不会有承载力储备,同样要和梁一起破坏。 2.我认为【强柱弱梁】应该是以梁和柱设计完成后自身的极限抗力与外力作用抗力之比的结果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如某节点梁在外力作用大所产生的抵抗弯矩为M1,设计完成后自身的极限抗弯弯矩为m1;柱在外力作用大所产生的抵抗弯矩为M2,设计完成后自身的极限抗弯弯矩为m2。我们不应将M1与M2或m1与m2进行比较。因此情况下即使柱的抗弯能力大于梁,也不一定是【强柱弱梁】。 比如:某单跨框架节点梁柱,在外力作用下两构件端的抗弯承载力基本相等,适当提高柱的抗弯承载力就得到了【强柱弱梁】;但是,如将该框架跨度加大较多时,梁的截面高度将大弧度增加,梁面筋甚至会减小,也就是说此时梁所受到的外力及自身的抵抗弯矩大弧度增加,而柱所受到的外力及自身的抵抗弯矩有所减小,此时即使将柱作适当放大也不一定是【强柱弱梁】。之所以大跨度框架在地震中倒塌较多,正是因为此时梁的绝对抗弯刚度或在地震时梁的承载力储备(因柱破坏了,它还完好)远大于柱。
    2016-04-27 11:30: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曾晓峰
    曾晓峰 板凳
    co-85015 发表于 2016-4-26 16:59 《抗》规的条文说明是Mcu>Mbu之比,曾工的意思是柱承载力必须比实际收到的力大,梁的承载力也是如此,但是若 … 首先:我们在这讨论只是一个相互学的机会,目的是更好的理解规范的用途,提高抗震设计概念。至于个人观点与规范不同的,只要是规范没有明显的错误,如我在《我来给规范找茬》中提到的部分内容外,均应按规范规定执行。 本章我提到的【强柱弱梁】概念与《抗》6.2.2条文说明有明显矛盾(之后再分析),就我而言我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抗》6.2.2。因我们在这只是理清概念,我们没有能力确定参数,加之计算软件也是按规范编制的。
    2016-04-27 09:53: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2 万条内容 · 214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有木有从设计院成功转行的例子?

有木有从设计院成功转行的例子?例如做互联网、开饭店、摆地摊、送快递等。。。给实在干不下去想转行的结构民工,分享下转行成功的经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