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市政给排水 \ 苏州古城区排水防涝历史研究

苏州古城区排水防涝历史研究

发布于:2016-04-19 11:05:19 来自: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 [复制转发]

王新庆 王志红 韩素华 陆敏博 张卫萍 孟繁茹


摘要苏州作为著名的江南水乡,古城区自古以来河网发达,现代以来建设的管网排水系统也臻于完善,二者有机统一,组成特色鲜明的河网加管网排水防涝体系。介绍了苏州古城区河网排水系统演变过程和管网排水系统建设情况。就其历史沿革的研究,可为进一步优化苏州古城区排水防涝体系建设提供启发,同时对其他平原河网地区城市亦不无借鉴。



640.webp.jpg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的平原河网地区,古城区的河道密布成网。历史上苏州城内水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曾发挥过很大作用,集引水、排水、运输、防御、消防隔离、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功能于一体,是当时条件下实用而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现代以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包含排水(雨水和污水)管网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城市正常运行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可靠保障。河网与管网相得益彰,共同构筑苏州古城区排水防涝综合体系。


1古代及近代河网排水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阖闾大城,即今之苏州城,设水、陆城门各八,外有护城河包围,内有水道相连,水门沟通内外河流。其时,城内河道系统已初具规模,第一、第三横河、第一、第四直河业已建成。


西晋左思《吴都赋》中“郛郭周匝,重城结隅,通门二八,水道陆衢”的描述鲜明指出苏州古城的城市布局中所具有的水陆结合的交通系统特点。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提到苏州城“大内北渎,四纵五横,至今犹存”,表明自春秋至唐,苏州古城内河道水系已经形成。唐代地方志《吴地记》记载苏州“城中有大河三横四直,……,七县八门,皆通水陆”,这是唐代苏州具备完善城市河道布局又一例证。


然唐代记载侧重定性,鲜有展述,及至宋代,详细定量记载首推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郡守李寿鹏督刻的《平江图》(后人于民国六年(1917年)再次深刻,现存于苏州市碑刻博物馆(文庙))。《平江图》对苏州内城河道系统图示记载如图2所示。索图可得,骨干水系以“六纵十四横加两环”为显著特点,三横四直的河道走向均呈南北或东西的直线状,组成比较规整的方格状水网,北密南疏,且基本与道路平行,形成“水陆平行,河街相临”的双棋盘式城市布局形态。这突出反映了唐代诗人杜荀鹤描绘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的水乡风貌。城内河道按宋《平江图》推算约为82 km,除内城河、外城河(护城河)外,共有38条南北向河道,75条东西向河道。


640.webp (1).jpg




明末崇祯九年(1639年)江南巡抚张国维纂辑《吴中水利全书》时,一并绘制《苏州府城内水道总图及四隅分治图》附于书中,如图3所示。其中有“城内河流三横四直之外,如经如纬,尚以百计,皆自西趋东,自南趋北,历唐宋元不湮”的记载。此时,骨干水系以“三横四直加两环”为显著特点。对《苏州府城内水道图》测算显示城内河道长约86 km,除内外城河外,共有41条南北向河道,80条东西向河道。这是苏州古城水道和桥梁最多时期的历史见证,自此以后,古城内的河道和桥梁日趋减少。


640.webp (2).jpg


及清代,清嘉庆元年(1796年),当局重修了城内河道,开通了联系全城水系的城心河道,三横四直河水便左右逢源。嘉庆二年(1797年)布政使熊枚、知府任兆炯刻碑《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比较准确、形象地反映出清代中叶苏州河道纵横、桥梁密布的水城风貌。与此同时,盛林基撰并书《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说》(现存于苏州城隍庙)详述了三横四直的起止分合,如图4所示。依碑文所述,此时苏州城内三横四直起止如下。


第一横河,南支西起阊门水关桥,经至德桥向东至过军桥与第二直河交汇;北支自里水关桥至尚义桥转向东,过日晖桥穿过第二直河,并继续向东过香花桥,至跨塘桥穿过第三直河,再经华阳桥、过第四直河,最终出娄关。


第二横河,西起渡子桥,经太平桥至芮桥穿过第二直河,继续向东至乘鱼桥分流向南,在竹隔桥沟通第三横河,再向东于顾家桥与第三直河汇合,至同桥分流向南入玉带河,向东经苑桥,再穿过第四直河至狮子口入城壕出娄关。


第三横河,汇合第一直河之水,从歌薰桥起东行至西馆桥南穿过第二直河,再向东行至夏侯桥,汇合竹隔桥北来的第二橫河支流一道,东行至迎葑桥与第四直河汇合,再从盛家带向南出葑门。另外,从夏侯桥向南经仓桥至帝赐莲桥,再转向东经福民桥至织造府前东,由过砖桥直出葑门一段为第三横河支流。



第一直河,自皋桥起南行,经昇平桥、歌薰桥直至盘门城桥汇流,转向东入内城壕。


第二直河,自教场河起,至单家桥南穿过第一横河,再向南至都亭桥与西边过军桥来水汇合,之后南行至谷市桥穿越第二横河,接着南行至西馆桥穿越第三横河,再经三板桥转向西至杉渎桥,继而转向南至陈千户桥,又西至盘门新桥,与第一直河合流。


第三直河,北起齐门赌带桥,至跨塘桥南穿越第一横河,再南行至悬桥,穿越城心支河,在顾家桥与第二横河合流,继续南行出狮子口入城河,终出娄关。


第四直河,与南边过来的第一横河汇合,自华阳桥起南行,至奚家桥东与其林巷支流相通,再南行至新桥穿越城心支河,继续南行至庙堂桥向东分流支河玉带河一条,环绕长元学宫并从水门桥入第二横河,行至苑桥后穿越第二横河,经官太尉桥至望信桥与第三横河合流,终出葑门。


清代时期城区内骨干水系以“三横四直加两环”为显著特点。对《苏州郡城河三横四直图》测算可知城内河道长约62 km,除内外城河外,共有30条南北向河道,15条东西向河道。经统计,有49条(段)共24.3 km之多河道遭填弃。自宋及清,古城内河道“三横四直”的基本格局未变,但数量及总长度总体上减少多、增加少。


民国时期,在清代基础上,古城内又填掉河道8条(段),长约6.7 km,且水道淤塞状况继续恶化。


自入清至解放前,城内河道的变化消长,与城市人口增加、商市繁荣相关联。填塞河道的主要原因归纳有四:其一,战争时砖瓦坠河使之填塞,战后未及时疏浚开拓,日久被废弃;其二,管理不妥,志史上有“以前河狭者二丈,宽者四丈不等”、“居民已侵占过半”之说;其三,不事修缮,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至嘉庆二年(1797年)停止疏浚50多载,“积久未修,雍塞渐甚”;其四,城市发展,因拓宽道路、建设铁路与公共建筑而填没。


2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河网排水


2.1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1950~1965年),第一直河自都亭桥向南的王天井巷等河道在50年代末被填没,城内主干河道调整为“三横三直”,总长44 km。


在1950年代初,政府组织对部分河道疏浚、驳岸加固与修葺,同时,为改善环境卫生、减少蚊蝇滋生、也填埋了解部分河道,甚至河道填弃土方来自城墙拆卸砖石,同时部分河道用途被改为下水道。在历次城建行为中,与河道相关的城市环境固然有一定程度改善并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然缺乏系统规划、运动式填挖改造,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水系、弱化城市原本历史风貌,实则毁誉参半。


随着这一时期工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水环境同期急剧恶化。城内河道总长减少5.8 km,部分河道的宽度也因被侵占而变窄,“一般平均只为5 m左右”。当时,在污水收集系统尚未建立之前,原城内工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排水均径直排入河道,污染物负荷远超水体环境容量,加之太湖及上游运河整治等外部水环境因素造成的城内河道水位降低,流速减小,导致水体自净不及,雨季来临时防洪排涝功能弱化。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全部回复(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千若
    千若 沙发
    古代排水有时候比我们现在做的还好
    2016-04-27 17:40: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小个橙
    小个橙 板凳
    :):):):):)
    2016-04-27 14:28: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

23.57 万条内容 · 79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图集

湖南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系列图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共3册第一册 湘2015SZ103-1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渗透技术设施 2016年3月22日实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