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是灵活的,制度是死的,那么固定的供暖时间是否可以人性化一点呢?说起供暖时间改革,当然要聊一聊取暖费的计价模式,因为收费与供暖,如何收费与如何规定供暖时间,这两者关系非常密切。现在许多地区都出台了供暖时间及取暖收费政策,逐步实现按面积收费向计量收费过渡,由固定供暖时间向灵活供暖时间过渡。如北京地区早在两年前都出台了按热网供应、烧煤锅炉供应和天然气供应三种按面积收费的方式,和按每千瓦时计量收费的方式。现在随着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北京地区烧煤锅炉取暖已基本消失。但许多地方,烧煤取暖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如果计量收费等个性化收费方式得以普及,供暖时间灵活调整就有了技术层面上的基础,现在我们再来分析灵活设置供暖时间的必要性。要知道不同小区保温效果是不一样,有的旧小区用的保温材料已经老化,保温效果较差,初入冬时就显得比新小区冷,如果供暖时间一刀切,这些小区的居民是最为受伤的。
就算是同样的小区,靠近阴面的,挨着河边的,明显比阳面的靠马路边的房子阴冷许多,供暖时间上应向这些住户倾斜。
而同样的地区,不同的年份,冬天降临的时间也有早晚,尤其是近些年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全球极端气候天数增加,有的北方地区气温会偶尔出现反常,如果供暖时间僵化,无疑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想要让供暖时间更为灵活,取暖费如何收取的问题就必须解决。随着社会发展,一些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如济南市出现了一些层高大于3米的新楼盘,当地居民认为这些高大上的楼盘如果也和大家交纳一样标准的取暖费略显不公平,于是经过研究,当地的物价局规定3米以上层高的住宅,按其实际高度除以3米所得的系数,再乘上套内面积,即为实际收费面积。不可否认,这么计算是一个进步,但仍然是不科学的,原因还是前面提到的,不同的朝向,不同的保温材料,不同的裸露面积,造成不同的房屋对暖气的消耗差别很大,而高度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因素。
解决了暖气费交纳问题,供暖时间与环境治理的关系还有待厘清,我们知道许多地方集中供暖仍以燃煤为主,在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对供热企业的排放达标情况盯得很紧。前不久河北保定环保局就对一家供热企业废气排放超标进行了处罚。由于供暖设施的投入成本较大,该行业长期以来都是垄断行业,收费模式也比较呆板。如果供暖时间因天气变化而缩短,当然皆大欢喜,但如果因为寒冷天数增加需要延长供暖时间,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设备损耗和污染物排放压力。有的企业表示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使他们无力进行设备改造更新。从这个角度看,供暖时间越灵活,说明国家对环境治理越重视。
从供暖时间的变化,我们还可以看出城镇化进程的变化。本文在此先不讨论南方是否应该集中供暖的问题,先来看看原来已经实行集中供暖的地区,供暖时间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毫无疑问,固定的供暖时间指的都是集中供暖地区被告集中供暖的小区。这句话乍听起来有点拗口,但细想就明白,在北方许多农村地区,都是家家户户自己烧小锅炉供暖,也就是说,感觉冷了咱就开烧暖气,感觉不冷了就停暖,不存在什么供暖时间死板的问题。但这些“散煤”是非常难以管理的,环保部门可以给供热企业开出罚单,但很难去规范广大农村家家户户的“散煤”是否超标。实际上,天空是大家的,钞票是自家的,我们很难指望广大“散煤”取暖户自觉地去购买高品质但高价格的无煤烟,“能取暖,还省钱”这是人们本能的选择。
至于供暖时间,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广大农村地区肯定要比城里集中供暖的供暖时间长一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供暖时间限制的人越多,说明这个地区城镇化率越高。
总之,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生活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供暖时间的变化,体现着人们在追求温饱的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