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结构问答】2015首发结构设计精选之曾工答网友19问(干货集结)

【结构问答】2015首发结构设计精选之曾工答网友19问(干货集结)

发布于:2015-11-06 14:55:06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1
网友提问1:

规范是说地基承载力、当基础宽度>3m时尚应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那么长度方向也>3m为什么不要修正?


如:基底宽4m;长2m,就要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而基底宽2m;长4m就不能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同一基础说法不同而已,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曾工解答


答:《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2.4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尚应按下式修正:                              

任何一个基础底面都有长、宽两个尺寸。规范要求基础宽度宽度大于3米时尚应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这里《地规》只是采用了人们平时的习惯说法,即尺寸小的一边称为宽,尺寸大的一边称为长。所以说:宽4m;长2m,的基础按上述说法,它的宽是2m;长是4m;所以也不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宽度修正。

如果《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2.4改为“当基础【小边尺寸】大于3m或……尚应按下式修正:”这样就不会让你“很是不解” 了。


2
网友提问2:

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深厚软土地基,搅拌桩是否一定要伸进较硬土层?比如某道路工程,淤泥与淤泥质土厚达30m,能否只在软土区满足一定的桩长即可?



曾工解答


答:《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7.3.3-1水泥搅拌桩的长度,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确定,并应【穿透软弱土层】到达地基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

从7.3.3-1可得出:水泥搅拌桩的长度须【穿透软弱土层】到达地基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条文说明7.3.3-2......对某一场地的水泥搅拌桩,其桩身強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也就是说,水泥搅拌桩从承载力角度,存在有效桩长,【単桩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随桩长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软弱土层较厚,从减少地基变形量方面考虑,桩长应穿透软弱土层到大下臥强度较高之土层,在深厚淤泥及淤泥质土层中应避免釆用“悬浮”桩型。……
     

在深厚淤泥及淤泥质土层中应避免釆用“悬浮”桩型。这点【很重要】。2003年温州一公路边商住楼,建成7、8年,住户反映强烈。只要有气车通过,人在家坐着都有非常明显的振动。但房屋7、8年过去了经多方现场检查无任何质量问题及变形现象。该工程淤泥及淤泥质土层厚40多米,就是采用的“悬浮”桩型,即水泥搅拌桩长25米。

3
网友提问3:

混凝土 箍筋 配置问题 求教
一般剪扭构件中,若受剪承载力算的Asv/S=1.206,受剪承载力算的Ast1/S=0.726。假设箍筋间距取100,4肢箍。
则配筋结果是:
1、单肢最小截面积为  0.726X100=72.6mm2
    总箍筋面积为   1.206X100+2X72.6=265.7mm2
   配置圆10@100(4)     (4X78.5=314>265.7mm2)
2、单肢最小截面积为  0.726X100(扭)+ 1.206X100÷4(剪)=102.8mm2
    配置圆12@100(4)    (圆12钢筋截面积为113>102.8mm2)
答案是第一种是正确的。
有哪位大神能解释下吗?如果按第一种方法配置,在剪扭共同作用时,最外侧的箍筋是否容易破坏?  


曾工解答


答:抗扭筋应配在构件周边,剪、扭配筋应为剪、扭之和。详:
■6.23抗扭钢筋应【均匀】布置
1. 如有一梁上、下纵筋及总配筋量都大于或等于计算用弯矩和扭矩所须配筋,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3配置了梁两侧构造钢筋,并按受拉钢筋锚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3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 在梁的两侧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 
2. 箍筋为4肢箍,箍筋配筋总量也大于或等于抗剪和抗扭构造及计算之和。
问:该梁是否已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答1.抗扭计算所须抗扭筋应【均匀】布置在构件截面的最外边,观察手洗依服后,扭依服时依服受扭状态就知道了。这里重点是【构件截面的最外边】及【均匀】。如:计算所须抗扭筋纵筋为A,梁截面总边长S,底筋(面筋)富余纵筋不论有多大,也只能抵A/S乘以底边(上边)所得抗扭筋的面积,其余抗扭筋应再【均匀】布置在截面的另外三边。详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5“……(梁截面受扭纵向钢筋)除应在梁截面四角设置受扭纵向钢筋外,其余受扭纵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
答2. 同理箍筋也应沿截面周边布置,4肢箍有两肢未在截面周边,故不能计入抗扭所需箍筋,所以该箍筋还不能说满足抗扭要求。详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0“……其中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



4
网友提问4

为什么灌注桩的价格是按米算,而人工挖孔桩的价格是按方算? 
一个按深度,一个按体积
为什么要这么计价?
不能统一吗?


曾工解答


答:不论灌注桩的价格是按米算还是人工挖孔桩的价格是按方算,都是一样的,都是先经过方量测算后再以米或方计算。这与平果论斤或论个卖是一个道理。


5
网友提问5

问: 现浇板开洞怎么加固
现浇板开1200mm*1200mm洞怎么加固


曾工解答

楼板开大洞削弱后,宜采取下列措施:
1.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配筋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2.洞口边缘设置边梁、暗梁:
3.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


6
网友提问6

《抗规》7.1.2,注释2 “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
根据此条规范,例如一栋楼为多层砌体房屋,普通砖,最小抗震墙厚度240mm,6度区。那么这栋房屋可以设计到21.9m高吗?我们单位曾经按21.9m设计,审图也没有说什么。

但我看条文说明这样说“需要注意:表7.1.2的注2表明,房屋高度按有效数字控制。当室内外高差不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限值按表中数据的有效数字控制,则意味着可比表中数据增加0.4m;当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虽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表中的数据增加不多于1.0m,实际上其增加量只能少于0.4m。”
如果按照条文说明这样理解应该是: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的建筑高度只能设计到21.4m。
请问应该是21.9m还是21.4m呢?



曾工解答


答:一.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看规范原文看. “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你的理解和你们单位的做是完全满足该要求的。
   二.如果你、我的理解都没错,哪么我们就满足《抗规》7.1.2,注释2 的要求了,条文说明如与规范条文矛盾只能以规范条文为准。如你违反了规范规定,审图的只能说你不满足规范哪条规定,他不能说你违反了哪条说明吧?
    三.《抗规》条文说明7.1.2是编写人对7.1.2的理解。从学习的角度出发我也能理解,“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哪么室内外高差【等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就一点也不能增加?所以条文说明7.1.2来了个“当室内外高差不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限值按表中数据的有效数字控制,则【意味着】可比表中数据增加0.4m”。当然.《抗规》7.1.2“【意味着】可比表中数据增加0.4m”。我没看出来,且》条文说明7.1.2最后又来一个”虽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表中的数据增加不多于1.0m,【实际上】其增加量只能少于0.4m。”这又给我们多种理解:
    1.房屋总高度增加不多于1.0m,(如0.90m),【实际上】其增加量只能少于0.4m。也就是说先前当室内外高差不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可增加0.4m;这理须说增加了0.90m),【实际上】只能算增加了0.4m。但0.4+0.4不等于0.9。
    2.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的建筑高度只能设计到21.4m。
    綜上所述:《抗规》条文说明7.1.2只能用于分析、学习,不能用于工程设计,由其这是强条。我也查了相关资料和书藉,还是我以前说过的:
    有的结构设计类从书,一是相互抄;二是共同抄(规范)。在规范理没搞懂的,在它那理一定也还是搞不懂。


7
网友提问7

首层梁与地下室混凝土墙的节点是固接还是铰接
本人从事结构检测,现有一个建筑加层。在首层加了一个钢结构,钢柱均支撑在首层主梁(有一层地下室)上。现业主想知道这条梁的承载能力。
首层主梁为单跨梁,两端支撑在地下室混凝土墙上。在对这条梁结构承载能力验算时,计算简图上梁的两端是铰接还是固接?



曾工解答


1.看来你是知道了梁的配筋,否则没法验算。
2.先我假设梁面筋直径为14、,Ⅱ级钢、墙砼强度为C35、如按固接要求墙厚应大于:
0.6×14×27+28=255㎜
否则只能按铰接考虑,你可以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如法刨制:
如条件用上假设也可按固接?反之梁面筋直径>14或钢筋强度>Ⅱ级钢或墙砼强度<C35则只能按铰接考虑。


8
网友提问8

请教曾总,对填充墙转角位置(含外墙转角与内墙转角位置)、T形位置节点,是否需设置构造柱?按目前规范,对此无明确要求



曾工解答

1.砌体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房屋四大角、......纵横墙交接处应(宜)设构造柱”是因砌体结构承重墙在地震作用下墙体交接处会产生较大的应为集中,该节点周边墙体可在构造柱和墙体拉筋共同作用下能更好的提高纵横墙的整体性能.
2.填充墙在上述部位规范未做规定,我想主要是因填充墙是非结构构件,受力机理虽然相似,但受力大小、重要程度还是相差很远,所以规范未做明确规定。
3.我猜想,你既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是倾向于应(宜)在填充墙转角位置、T形位置节点设置构造柱的。对于你这关点,我想用不了几年国家或多数地方一定会照你说的做。理由是:
抗规要求:填充墙构造柱间距小于等于8米。
加气块要求:填充墙构造柱间距小于等于5米。
绍兴等地要求:填充外墙构造柱间距小于等于3米。
你看:加气块要求和部分地方要求是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你的要求。实际上所有转角及交接处都做构造柱非常便于施工,省得留斜插(站施工场地太大),增加点造价相对于房价只是9牛一毛,且有利于抗震。


9
网友提问9

问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填充墙。建筑经常有一些凸出的线条,比如图一,这种两边开窗中间留填充墙的做法,填充墙的稳定性较差,如果设置成一整个构造柱又会造成较大浪费,特别是线条更大的时候如图二。在满足建筑线条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采用何种做法合适?

QQ截图20151106113007.jpg



曾工解答

1.填充墙设置构造柱、腰梁、拉筋主要目的如你所说是防止墙体在平面外失稳,就上示意图而言600×600;800×100砌体柱与一字窗间墙同高度情况下砌体柱平面外稳定性还好一些。也可按《砌规》6.1.1条对自承重墙、柱高厚比验算进行比较

2.如砌体柱高厚比没问题,但抗震要求一定又是高于《砌规》6.1.1条对自承重墙、柱高厚比的,但《抗规》又无具体规定,这时就可根据砌体柱高厚比情况采用:一.浇筑心柱。二.外包铁丝网即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三.配筋砌体等。

10
网友提问10



曾总:您好!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个3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40m*246.4m(54m设一个抗震缝),柱网8.1m*9m,层高均为6m,室内外地面高差1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m左右。现在地基土分两种情况:一部分是高压缩性土,fak=80kPa;还有一部分是液化土,fak=120kPa。室外地面以下3.6m左右才到达适合的持力层(中压缩性土,不液化,fak=135kPa),加上1m室内外高差(因为底层做冷库,所以高差1m),相当于基础底到室内地面为4.6m。目前和同事商量的有两种方案(同事也是新人,我们都心里没底):1、基础上柱墩做高点,相当于基础底到到基础柱墩顶高差为4.5m左右;2、在合适的持力层上用级配砂石回填至室内地面以下2.8m,然后在换填垫层上做基础。

请问曾总:从结构合理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考虑,那种方案比较好?如果我们的想法都不合适的话,请曾总指点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曾工解答


一.就该工程是否考虑地基液化或是否是液化土层,参《每日一道设计中常见问题》3.10如何理解【饱和土液化判别】不含黄土、粉质黏土。
    二.非液化一亊,这种厂房地基再软也能作天然地基。
    三.就你提出的两个问题【换填】太没必要,从提问能看出你还没做过其正意义上的【换填处理地基】,既使该工程适合换填处理我也不建议,因临阵磨枪还是有点来不及,先把图交出去再说。
    四.【基础上柱墩做高点】这是好办法。
    五.底层仓库的哪高如是防水就没必要了,可采取有效防水措施。
    六.底层仓库承重很大的话,结构可参与地面设计即设为刚性地面,有效降低首层计算高度。否则应在室内或室外标高处设置较大梁(框架梁截面要求)形成层节点,要不首层计算高度太高。



10
网友追问10(1)

您的第二条答复中,意思是:如果土层中没有液化土层的话,即使地基承载力比较小(如案例中的80kPa)或者土层为压缩性土,都是可以做天然地基的。是这样理解吗?

您的第三条回复中,换填太没必要,是因为这样做很不经济吗?我确实没做过“换填处理地基”,只是照着《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4、换填垫层”比葫芦画瓢的。但是其中原因还是不太明白,望曾工指点一二。
你的第四条回复中,基础上柱墩做高点的话,我这个情况需要基础底到室内正负零约4.5m,这样设置基础拉梁的时候该如何设置?是在-3.9m标高处和-0.05m各设置一道拉梁吗?埋在室内正负零下面的那4m高左右的柱子是不是都应该按框架柱来计算?


曾工解答

1.        一个地基是否能做为天然地基,不是它的承载力大于确定的,不是看他:
A.        建筑总质量÷最大符板面积(该符板面积大于建筑底层面积)是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
B.        沉降计算是否满足要求。

如上述均能满足,天然地基基础便是该工程的可靠基础设计方案之一。
2.        换填的目的是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就该工程而言,换填也要挖至,fak=135kPa的土层,如该承载力还不能不能满足上部结构作用,换填处理才是该工程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之一,否则即然挖到了较好持力层为什么不直持做基础?见《每日一道设计中常见问题》3.01【持力层】高差不回填【省钱】;3.02【回填】即违规又浪费【省钱】;3.03【高低基础】好标柱【省钱】。
3.        系梁宜按说标高设两道,最下面一道为标准系梁,可采用最底标设计;上面一道宜满足框架梁构造要求,因:该工程有两种建模方式,即地下部分可建一层和不建一层,不论怎么建地面层都是一层的嵌固端。所以宜满足框架梁构造要求。
     4.. 如地下层未建模,那地下层桩比上一层柱层高相近或小于上一层时,地下层桩截面做大一点点可不必计算,反之截面、配筋按经验做大也可不算。如层高相差太大还是多建一层。



10
网友追问10(2)

您的第二条回复中,如果基础做的很深的话,基础上土的自重也是在增大,基底反力也需要考虑基础上土的自重,这样是否会造成基础面积的变大?这方面应该如何考虑?


曾工解答

地基越深,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越大.从地规5.2.4(式)ηdγm(d-0.5)及表5.2.4可得出,基础每埋增加一米,地基承载力将增加土自重的1.0~4.4倍.



11
网友提问11

非框架梁的上部钢筋锚固长度,非铰接时按照0.6Lab,一般很难满足,基本上都是铰接,我们这边模型次梁端部没有点铰接,按照计算结果配筋审图也没提,想问问曾总你审图时是怎样把关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块的?


曾工解答


首先必须重视,钢筋锚固不足存在的问题远远大于配筋不足,我们在<毎日一道设计中常见问题>中己讲到.就此锚固问题由于差距不会很大,[好象]因此发现的问题不太多,实际上正好相反,出的问题很多,只是没有规范罪于他.因当地[专家]也未意识到.如钢筋被拔滑移,结构产生裂缝、使用阶段由于梁变形体现在板开裂等。......
      1.如设计人问我或还在设计阶段,我会告诉他这很重要,必须严格执行.
      2.如是施审我会尽量帮他解决.如:
      A.住宅:建议将与外周边梁、墙平面外为支座的梁点铰,其它情况可不改计算,将梁面筋伸入对面板内,满足直锚长度。这样变动非常小,因住宅非框架梁跨度本来就小。
     B.地下室基本可不改变固接计算,建议采用《高规》图7.1.6做探头梁来解决。
     C.么共建筑、工业建筑一般都得修改,当然也可采用“外周边梁、墙平面外为支座的梁点铰,其它情况可不改。不论怎么说工作量都很大。
至部分3、4米内的单梁忘点铰也就算了。



12
网友提问12

11G101-2图集20页的注释里第二条和第四条是不是矛盾了
今天看楼梯的图集,看到第二十页A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的注释,第二条说铰接时锚固长度取多少,充分利用抗拉强度时锚固长度取多少。但第四条又说上部纵筋需伸至支座对边再向下弯折。我就疑惑了,大神们怎么理解的?


曾工解答


11G101-2图集20页的注释2和4我是这样理解的。
1.不论什么情况我们都应先满足注释4的要求,即上部纵筋需伸至支座对边再向下弯折。实际上梁、板也都有同样要求。注意一下便知。
2.在注释4的基础上再满足注释2就不难理解了。因它是要求直线段≥0.35Lab或0.6Lab.


13
网友提问13

高规6.1.7 梁柱中线的偏心距不大于该方向柱子宽度的1/4。当大于时可采取梁水平加腋措施,但计算时不考虑加腋的有利作用,属于概念性加强。而抗规中无此条,可以理解为高层结构的水平力较大,偏心距造成的梁柱节点核心区剪力很大,需要人为加强。从结构概念上说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是梁加腋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能否从问题本身出发,加强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从“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工程中这种偏心距大于1/4的情况很普遍(在框架的边跨几乎避免不了),而图审对此的态度也不一,请问这个问题前辈是怎么看待的?


曾工解答

1.我认为:“而抗规中无此条,可以理解为高层结构的水平力较大”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高层层数多,且梁及梁上荷载重叠设置多,偏心影响较多层大。

2.我也不建议“加强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从“抗”的方法来解决?”因节点內本较复杂,要施工作到位更难。
3.建议调整截面及加腋解决。

4.审图的人对高度不超个50M的现浇楼盖建筑,可适当降低要求,理由如下:
    <高>3.6.2房屋高度不超个50M时,8、9度抗震设计时【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6、7度时抗震设计时可釆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
      从上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抗震设计房屋高度不超个50M时,6~9度都可以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因8、9度抗震设计时【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也就是说《高规》6.1.7应针对最低标准考虑,即针对【装配整体式楼盖】考虑,否则《高规》6.1.7对现浇楼盖考虑或解决了梁柱偏心的不利影响,对【装配整体式楼盖】就还要提出更高要求。因现浇板本身对梁也有一个比较强大的加腋作用,它本的就是个7字型边梁。

14
网友提问14

有一教学楼设计者在总信息……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中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5.1.2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输入了楼层的折减系数,结果被施工图审查定为违反《建筑结构荷载规范》5.1.2-2强条。
曾工你怎么看?



曾工解答


    你好!我觉得审查的人好象有点严,但确是违反了上述强条。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5.1.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5.1.2  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本规范表5.1.1 中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的忻减系数取值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  设计楼面梁时:
      1)第1 (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 m2时,应取0.9;
      2)第1 (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应取0.9;
      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肋应取0.8,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6,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0.8;
      4)第9~13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2  设计墙、柱和基础时:
      1)第1 (1)项应按表5.1.2规定采用;
      2)第1 (2)~7项应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
      3)第8项的客车,对单向板楼盖应取0.5,对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应取0.8;
      4)第9~13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注: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备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的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

表5.1.2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
墙、柱、基础计算截面
以上的层数        1        2~3        4~5        6~8        9~20        >20
计算截面以上各楼层活
荷载总和的折减系数        1.00
(0.90)        0.85        0.70        0.65        0.60        0.55
注:当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超过25 m2时,应采用括号内的系数。
    分析:A.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5.1.1中教室(教学楼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笫2项即符合第1(2)~7项。
          B.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5.1.2-2设计墙、柱和基础时:
      1)……
    2)第1(2)~7项应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即
  1  设计楼面梁时:
        1)……
   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应取0.9;
   而不是釆用表5.1.2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
   故该工程(教学楼)不应按《荷规》表5.1.2进行折减。
   这理还应【注意】的是:一般教学楼梁的从属面积都不会大于50 m2,所以一般来讲教学楼都不应进行活荷载折减。


14
网友补充14

这理还应【注意】的是:一般教学楼梁的从属面积都不会大于50 m2,所以一般来讲教学楼都不应进行活荷载折减。
曾工,从属面积是设计者自己判断还是点了折减之后计算机判断.也就是说教学楼我们应该点pkpm的梁折减第二项,计算机会不会对从属面积大于50的折减而小于50的不折减。


曾工解答

活荷载折减系数一定是人工输入,因计算机不知你计算的工程用途,用途不同,同样从属面积大于50平米,折减系数不同。


14
网友追问14(1)

曾工您的意思就是柱墙的活荷载不折减  基础折减  设计楼面梁的时候 从属面积大于50M2的 折减系数为0.9 是吗



曾工解答

1.设计楼面梁时:
教学楼及<荷>5.1.1中的第1(2)~7项:从属面积大于50平米时, 折减系数为0.9.
2.设计墙、柱和基础时:
教学楼及<荷>5.1.1中的第1(2)~7项:折减系数同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
这里我是这样理解的:
1.设计墙、柱和基础时折减系数同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当梁从属面积小于50平米时, 折减系数为1.0.
2.我们一旦在总信息中输入活荷载折减系数,计算机就会对整个工程活荷载进行折减,不会因梁从属面积不同折减系数发生变化,所以我认为要运用梁从属面积确定折减系数这条,【最少】该工程梁从属面积51%以上要达到《荷》5.1.2条的要求方能采用该折减系数。


15
网友提问15

有一根截面为500*800的梁,按混规9.2.13构造配500*(800-30)*0.1%=385,每侧385,两侧就是770,需配8根12钢筋
但是计算VT1-0.1,扭筋配2根10就够了。我的集中标注要怎么写呢,写扭筋吗?那原位标注还要不要写构造腰筋?
PS:觉得我的构造腰筋配的数很大,是不是算错了?



曾工解答

1.回答腰筋配筋率是否算错:
(1)如该工程是装配式楼面即该梁为矩形梁,腹板高度为有效高度,见<混>6.3.1
梁有效高度=梁高—(保护层厚度+箍筋直径+纵筋合力点)
即你的【梁有效高度】偏大,即腰筋配筋率偏大。
(2)如该工程是现浇楼面即该梁为T形梁,腹板高度为有效高度减去翼綠高度,见<混>6.3.1
梁有效高度=梁高—(保护层厚度+箍筋直径+纵筋合力点)—翼綠高度
即你的【梁有效高度】偏大,即腰筋配筋率比上述还要偏大一些。但这些都不是造成“构造腰筋配的数很大”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该梁截面面积大,加上较宽给人的感觉“构造腰筋配的数很大”如同样梁截面面积500*800改为1200*350配同样多腰筋,就不合给人“构造腰筋配的数很大”的惑觉了。

2.回答图面标注问题:
你提到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问题,看来该梁为多跨且只有个别跨梁为500*800,并该梁段“计算VT1-0.1,扭筋配2根10就够了”说其它各段梁均为构造腰筋,故集中标注应写构造腰筋。
致于500*800梁这段的集中标注理论上应写写扭筋,如你按上述计算配置构造腰筋,由于构造腰筋本身有一定的抗扭能力,加之所需抗扭筋远远小于构造腰筋,故怎么标都没什么问题。
但是:你不按上述计算配置构造腰筋,而按混规9.2.13““......但当梁宽较大时可适当放宽。......”适当配置腰筋时就应在原位标注为抗扭筋。


16
网友提问16

桩基规范3.1.8变刚度调平设计,这是根据大量实际工程得出的。这种概念设计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的实现就会比较难量化,不知道前辈是如何考虑的?再有,当水浮力很大时,裙房的桩数不是由压力控制,而是由水浮力控制,而抗拔桩的支撑作用是不利于实现变刚度调平的。在桩的抗拔力难以提高的情况下,增加主楼的桩数又会造成浪费,设计中难以把握。


曾工解答

1.桩基规范3.1.8变刚度调平设计,须然它讲了很多,但最终还是只讲了个【概念】,即强化核心部位桩基刚度,弱化外围结构桩基刚度。这个从概念设计来讲是非常必要的,这里就不展开讲了,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运用该概念即可,这以今是高要求了。

2.如采用灌筑桩拔力是很容易提高的呀?如增加主楼的桩数又会造成浪费的话,可降低变刚度调平设计要求。


17
网友提问17

《全国民用技术措施》(地基与基础)中5.7.4说,“在施工图中须注明:施工单位应将后浇带两侧的构件妥善支撑,并应注意由于留后浇带可能引起各部分结构的承载力问题与稳定问题,图5.7.4—2说明由于设置后浇带使裙房挡土墙的侧压力不能传递至高层主楼,可能导致施工时裙房部分倾覆、发生事故。”
我们结构设计时只是这样子说明一句即可,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方法避免?
裙房可以只做一跨吗?裙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不用设置后浇带吗?


曾工解答


1.一般来讲后浇带的注意事项【可】不交待,《抗》3.9.1(强)抗震结构对料料和施工质量的【特殊】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由此我们应理解为:不论是否抗震,只要有【特殊】要求,我们均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全国民用技术措施》(地基与基础)图5.7.4—2应有些【特殊】,所以“在施工图中须注明:施工单位应将后浇带两侧的构件妥善支撑,并应注意由于留后浇带可能引起各部分结构的承载力问题与稳定问题”。即也就是如此注明即可,说到底还是施工为完成设计须取的措施。

2.裙房是否只做一跨?我们做结构的说了不算,但做只做一跨一定是可以的,如上有点【特殊】,......
      

3.我们在主楼与裙房之间第一跨内设置后浇带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主楼与裙房之间差异沉降,当裙房只有一跨时我们可以采措下列措施减少主楼与裙房之间差异沉降。
    A.采用《全国民用技术措施》(地基与基础)图5.7.4—2的做法,并配说明。
    B.主楼采用桩基。
    C.主楼与裙房采用同一基础,并加大主楼与裙房之间的连接构件刚度。
    D.别详《全国民用技术措施》(地基与基础)5.7.6条。


18
网友提问18

18网友提问18

曾工,根据<混规>8.2.2第四条,一般建筑说明中对地下室外墙都有一道防水做法和防护的,是不是可能突破防水混凝土规范里保护层50的规定.因为这个对控制0.2裂缝下的配筋影响太大,特别是新规范把保护层重新定义后,如果纵筋不放外侧,实际计算的Cs=50+d了,更大了



曾工解答

1.许多人都有为业主这样考虑,但就规范而言还是要满足<地下防水>防水混凝土保护层50的。
2.<混规>8.2.2当有【充分依据】并采取............

3.当地下室墙体釆取【可靠】的建筑防水.......

从上可看出:.<混规>8.2.2要求我们有【充分依据】和【可靠】的建筑防水,方能适当减少保护层厚度。“一般建筑说明中对地下室外墙都有一道防水做法”如它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我们就不必再做防水混凝土。且我们也不能将<混规>去推翻专业<地下防水>规范,<混规>防水及钢筋保护层厚只是一个最低即基本要求,当其它相关专业有要求时还应满足相关专业有要求,由如<混规>1.0.4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就保护层厚度的有关标准有:《工业防腐》《地下防水》《耐久性》《港口建设》《加固》........


18
网友追问18(1)

那对于纵向受力钢筋放在内侧(好象说这样做一是施工方便,二是水平筋在外侧对遏止竖向裂缝有利),这个50是算到水平钢筋外侧还是纵向钢筋外侧.因为这里根据计算,我水平是按构造配的,老规范保护层是算到受力筋外侧的


曾工解答

你这问题能解决了一个【普遍认识错误】的问题:即这里的钢筋保护层厚度50是【最外层】钢筋保护层厚度。正好相反:这里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理由:《地下防水》条文说明4.1.7-4我国《耐久性》规定,基础中【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距离)不应小于400mm。此外还应考虑施工负误差△之和(现浇构件△取5~10mm)及箍筋与主筋应具有用样厚度的保护层要求,故最终保护层厚度约为50mm左右。


从上可看出::《地下防水》4.1.7护层厚度50mm是从《耐久性》基础中【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400mm,并考虑施工误差及箍筋(分布筋)因素加了10mm而来,故不难看出现行《地下防水》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是指的纵向受为钢筋。


19
网友提问19

请教个问题。如一栋建筑下面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面部分是钢结构,该怎么建模分析?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加个钢屋面又该怎么分析?能分开分别分析吗?刚接触工作没多久,请不吝赐教


曾工解答

1.首先这种结构形式我认为是可以做的,虽然这种结构抗规沒有介绍,但是它符合下刚上柔的设计理念,对抗震是有利.现行抗规附录H中的【框排架结构】,之前的抗规也没有,但全国各地都在设计。
2.不过这种结构因规范没有介绍,所以设计前还要了解你的总师或施审单位的态度。
3.必须整体建模,否则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的水平力(风载、地震力)会比实际【小很多】。
4.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加个钢屋面:钢屋面部分可做为荷载输入。




   
0.gif 你想和结构设计前辈一对一的在线交流吗?点击关注“土木在线”微信公众号,订阅【干货速递】进入到专家答疑专栏,行业领域专业问题或者是设计生活中的困扰,都可以在线提问,等待解答嘉宾为你转身!

00f7ce062ff37075-eb09ad3afe42676e-0d991a4a65bfc6796ee7975a3087c1e3.jpg妈妈说:不吃天鹅肉的蛤蟆不是好青蛙;看完不点赞评论的不是好设计师,哼!


关注送资料









①  长按下边的二维码>>之后在弹出框中点击最下边一个识别图片中的二维码”>>>>>>关注



② 按照你所在的行业回复相应的数字即可获得土木在线为您精心准备的资料哦~







1=建筑结构相关资料



2=水暖专业相关资料




3=电气专业相关资料





4=园林专业相关资料





5=工程造价相关资料





6=众多行业相关资料








最近小编正在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整理土木行业相关资料整合集,由于文档太多,网盘链接地址还没有全部做好,先提供一份资料大全,供小伙伴们选择性下载、共享、学习,更多资料还在收集整理中... ... 定期更新哦!



QQ截图20151106143647.jpg


QQ截图20151106143647.jpg


QQ截图20151106113007.jpg


0.gif


00f7ce062ff37075-eb09ad3afe42676e-0d991a4a65bfc6796ee7975a3087c1e3.jpg

全部回复(1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o1437445581972
    很有帮助,谢谢!
    2015-11-09 17:30: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语陌
    语陌 板凳
    谢谢楼主的分享。。。。。。。
    2015-11-09 15:43: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4 万条内容 · 206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高层建筑一层层高14.2米,导致楼层受剪承载力之比无法满足。

建筑剖面图如下图所示:1、一层层高为14.2m,二层层高为8.4m,三层以上为4.2m,现在一层至二层的受剪承载力无法满足0.65的要求。2、且一层房间在标高8米处有设置吊顶(绿色线条),如果不设置楼板,那么大跨度该吊顶依靠什么职称?3、一层高度范围内存在三层前室,上部两个前室有何用,而核心筒内相应楼梯平台处标高处是否需要浇筑楼板?请论坛的高手们指导,小弟感激不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