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
范 围
|
平均值
|
方 差
|
总COD
|
265~996
|
494.8
|
130.6
|
溶解COD
|
204.8~420.9
|
315.9
|
61.9
|
总BOD5
|
124~425
|
199.3
|
68
|
溶解BOD5
|
59.2~198.0
|
125.4
|
36.9
|
指 标
|
水解池-凤眼莲塘系统
|
初沉池-凤眼莲塘系统
|
|||||
总进水
|
水解池出水
|
稳定塘出水
|
总进水
|
初沉池出水
|
稳定塘出水
|
||
COD
|
浓度(mg/L)
|
492.3
|
304.9
|
97.7
|
492.3
|
393.1
|
171.7
|
去除率(%)
|
88.1
|
80.2
|
20.2
|
65.1
|
|||
BOD5
|
浓度(mg/L)
|
193.5
|
145.7
|
19.5
|
193.5
|
156.8
|
43.6
|
去除率(%)
|
24.6
|
90.0
|
19.0
|
77.5
|
|||
SS
|
浓度(mg/L)
|
204.1
|
45.6
|
8.3
|
204.1
|
93.4
|
12.2
|
去除率(%)
|
77.7
|
95.9
|
54.2
|
94.0
|
指 标
|
水生植物 塘
|
藻菌塘
|
水生植物塘藻菌塘
|
|
COD(mg/L)
|
进水
|
323.9
|
323.9
|
|
出水
|
122.4
|
175.5
|
0.69
|
|
去除率(%)
|
62.2
|
45.7
|
1.35
|
|
BOD5(mg/L)
|
进水
|
125.0
|
125.0
|
|
出水
|
26.1
|
38.5
|
0.68
|
|
去除率(%)
|
79.1
|
69.2
|
1.14
|
|
SS(mg/L)
|
进水
|
45.1
|
45.1
|
|
出水
|
10.0
|
22.5
|
0.44
|
|
去除率(%)
|
77.8
|
50.1
|
1.55
|
项 目
|
水 解 池
|
稳 定 塘
|
全 流 程
|
|
水 温(℃)
|
21
|
15~25
|
||
停留时间
|
3h
|
5~8d
|
||
有机负荷
|
3.87kgCOD/m3·d
|
358.4~653.0kgCOD/ha·d
|
||
COD(mg/L)
|
进水
|
548.2
|
329.2
|
548.2
|
出水
|
329.2
|
89.7
|
89.7
|
|
去除率(%)
|
39.9
|
72.8
|
83.6
|
|
BOD5(mg/L)
|
进水
|
201.9
|
146.3
|
201.9
|
出水
|
145.3
|
11.1
|
11.1
|
|
去除率(%)
|
27.5
|
92.4
|
94.5
|
|
SS(mg/L)
|
进水
|
223.4
|
45.1
|
223.4
|
出水
|
45.1
|
7.0
|
7.0
|
|
去除率(%)
|
79.8
|
84.5
|
96.9
|
项 目
|
水 解 池
|
稳 定 塘
|
全 流 程
|
|
水 温(℃)
|
20
|
5~12
|
||
停留时间
|
4h
|
15d
|
||
有机负荷(kgCOD/ha·d)
|
202.6
|
|||
COD(mg/L)
|
进水
|
457.3
|
303.9
|
457.3
|
出水
|
303.9
|
89.4
|
89.4
|
|
去除率(%)
|
33.5
|
70.6
|
80.5
|
|
BOD5(mg/L)
|
进水
|
189.2
|
145.3
|
189.2
|
出水
|
145.3
|
17.8
|
17.8
|
|
去除率(%)
|
23.2
|
87.8
|
90.6
|
|
SS(mg/L)
|
进水
|
204.8
|
53.8
|
204.8
|
出水
|
53.8
|
14.3
|
14.3
|
|
去除率(%)
|
73.7
|
73.4
|
93.0
|
负 荷
|
接触池进水
|
接触池出水
|
稳定塘出水(停留时间5d)
|
|||||||
水温(℃)
|
BOD5(mg/L)
|
COD(mg/L)
|
水温(℃)
|
BOD5(mg/L)
|
COD(mg/L)
|
水温(℃)
|
BOD5(mg/L)
|
COD(mg/L)
|
SS(mg/L)
|
|
接触池停留1h,负荷3.6(kgBOD5/m3·d)
|
18
|
150.2
|
286.5
|
16.5
|
53.2
|
120.0
|
12↓10
|
15.2
|
102.0
|
9.0
|
接触池停留0.5h,负荷3.6(kgBOD5/m3·d)
|
18
|
149.5
|
280.3
|
17
|
60.1
|
179.2
|
12↓10
|
28.2
|
98.5
|
8.5
|
指 标
|
取 样 点
|
||||
总进水
|
水解池出水
|
稳定塘出水
|
总去除率(%)
|
||
富 营 养 物
|
总氮(mg/L)
|
34.68
|
31.17
|
9.17
|
73.56
|
总磷(mg/L)
|
8.50
|
7.67
|
1.29
|
84.82
|
|
病原微生物指标
|
粪大肠菌群(个/L)
|
2.3×108
|
5.0×107
|
2.3×106
|
99
|
沙门氏菌(个/L)
|
5.1×105
|
1.2×105
|
1.2×104
|
97
|
|
总大肠菌群(个/L)
|
2.3×108
|
7.3×107
|
9.2×106
|
96
|
|
卤 代 烃
|
二氯乙烯(μg/L)
|
0.33
|
2.37
|
-
|
100
|
三氯甲烷(μg/L)
|
53.2
|
12.9
|
0.8
|
98.6
|
|
二氯乙烷(μg/L)
|
52.0
|
19.2
|
7.4
|
85.8
|
|
四氯化碳(μg/L)
|
0.20
|
0.11
|
0.04
|
80.0
|
工 艺
|
基建投资(万元)
|
运行费用(万元/a)
|
占地面积(ha)
|
电 耗(kwh/a)
|
处理成本(元/m3污水)
|
|
水解池-稳定塘初沉池-稳定塘活性污泥法
|
162.6307.6421.9
|
13.521.347.4
|
6.716.71.5
|
26.326.3109.5
|
0.0490.0780.165
|
|
新工艺效益
|
与初沉池-稳定塘工艺相比节约(%)
|
47.2
|
36.4
|
61.7
|
36.4
|
|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节约(%)
|
61.5
|
71.5
|
多占地3.5倍
|
76.0
|
70.3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3 万条内容 · 144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工程技术:电镀废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内容摘要]“超滤+反渗透”膜法水处理电镀中水既可达到最新电镀废水排放标准,又可实现中水回用,节约了水资源。超滤取代传统的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具有更高的过滤精度,保证了反渗透系统的进水水质同时延长反渗透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中水回用;超滤;反渗透 前言 目前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物化法之分流—综合两段处理。前段处理多分三支水:铬水、氰水和综合水(铜镍锌水)。铬水用还原剂使之变价还原,氰水用两级氧化破氰,铜镍锌水直接与前两股水汇合而成为综合水。后段处理综合水,基本上是用碱(烧碱或石灰)、聚合氯化铝(PAC)和有机絮凝剂(PAM)使重金属絮凝沉淀。随着国家标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于2008年8月1日实施且所有的电镀企业将于2010年7月1日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更为严格的标准,电镀废水处理经过传统的方法处理很难达到新的排放标准,对电镀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或者寻求新的处理工艺已经成为各电镀厂家必须面对的难题。超滤+反渗透膜法处理电镀中水,既可达到排放标准又可以实现中水回用。 工程案例超滤技术分析 1、工程概况 中山某电子产生电镀废水,设计超滤系统的产水量50T/H,产水水质达到SDI≤5,浊度<0.2NTU。 该电镀废水处理工程由东莞某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承建,采用UF+RO膜法对电镀中水进行处理。 该工艺流程核心是反渗透(RO)处理单元,该单元的处理原理是在压力的驱动下,使废水中的水从反渗透膜中透过成为可回用的水,而不能透过的盐分及少量的有机物将保留在浓缩液中。为减轻反渗透单元的处理压力,在反渗透处理前增加了超滤单元,超滤能截留0.002~0.1微米的颗粒和杂质,有效阻挡住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为了避免废水中所含的杂质污染超滤膜元件,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膜元件的使用寿命,必须对进水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因此,处理系统增加了叠片过滤器、石英砂过滤器、袋式过滤器等预处理单元,并适当投加了阻垢剂、消毒剂、除氯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