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浅谈城市住宅区的园林设计

浅谈城市住宅区的园林设计

发布于:2015-09-14 18:50:14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1.当前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盲目引进,结果栽培的植物因环境不适,成活率不高,从而增加维护费用;小区中使用的树种未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盲目移植大树,结果使用过多,既增加成本,也造成对现有生态资源的破坏。
  1.2园林建筑可视性与植物景观协调性差
  对于居住区而言,园林建筑的形式主要是以休憩为主的亭.廊.花架等。目前有些居住区,在这些园林建筑的设计上一味追求耐久性和管理的方便性,兴建了大量的设计个性不强,形体简陋的混凝土花架。虽然满足了功能性,但景观建筑的可视性与植物景观的协调性较差。
  1.3建筑缺乏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色
  环境设计跟风照搬,缺乏特色和个性。把国外成熟的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一些经典作品不加分析.不分地域地搬到国内来应用,建出一些明显缺乏地域文化特性的建筑。
  1.4缺乏文化气氛和“家”的感觉
  过多的硬质景观在不属于其生长土壤的环境里孤立的.毫无表情的被复制.拼凑和嫁接。形式上缺少和谐与统一;内容上缺乏生活气息。
  1.5追求形式,忽视功能
  过分强调视觉的美化性,追求装饰性.豪华性.异域性,缺少实用性。设施不足,无处休闲,忽略了人休息和娱乐最基本的行为心理。
  1.6肤浅生态
  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用语,“生态”二字成了房地产的一大卖点。然而目前许多住宅区景观的生态设计仅仅停留在浅层次阶段,甚至成为一些房地产商的宣传手段。


2.优秀住宅园林景观设计作品要素
  2.1.了解居住者的需求
  当然,设计一个具有人性化空间的居住区首先必须了解居住者的行为需求,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是为人而创造的,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设计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A·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论,他认为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到精神,有着不同的层次:生理的需要一安全的需要一归属与爱的需要一自尊的需要一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以及人身安全.劳动安全等需要;爱与归属及自尊的需要是指人的心理需要,包话对社会交往.地位.传统.文化的需要;自我实现则是人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包括对生命的意义.自我的满足.个性风格的追求等等。当然,不同人需求的层次是不同的,并且这种需求随着时间.地点和场所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在居住环境建设中,必须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出发,使环境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
  2.1.1安全性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
  2.1.2健康性
  居住环境健康性指标包括空气.日照.噪声和环境等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居住环境空气要保持清新.自然,防止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深度超标。同时,健康性还要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设施.空间配套齐全,满足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
2.1.3舒适性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使用的合理,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
  2.1.4通达性
  通达性保障着居住环境各种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达的可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实现多样需求的目标。通达空间的层次决定了通路的性质和等级。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低,交通性弱,通达性也小。
2.1.5识别性
  居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居民要求所处的环境具有识别性,让居民分辨出自己的住宅以及自身在空间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方向,进而掌握环境的构成模式和组织规律,以便按不同时间和场合需要,以最佳的方式到达自己想去的位置,参加自己想参加的活动。强化识别性,需要赋予外部空间以视觉上鲜明的个性。
2.1.6领域性
  居住环境不同于一般公共环境,它的领域性要求强烈,层次多样。美国学者斯卡·纽曼提出的这个空间概念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要求相适应的领域范围。他把居住环境归结为由公共性空间.半公共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四个层次组成的空间环境占有与控制的要求,认为领域在空间上是固定的,不随人的移动而移动。
  2.1.7多样性
  多样性的要求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要素而产生的,而且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空间的创造.设施的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国造园艺术谓之“造园无格.借景有因”,说的就是无需固定的格局.法式,要因地制宜地将景观组织起来,各种景色皆可为我所用。
  2.1.8和谐性
  多样的外部环境各要素之间做到和谐统一,避免不同形式.风格.色彩的要素产生冲突和对立。同时,环境构成要素作为实体来构成空间,空间才是主角,各要素需要以环境和谐的整体利益限制自身不适宜的夸张表现,使各自的先后.主次.从属分明,共同构筑协调.统一的环境景观。
  2.1.9连续性
  在居住环境景观空间中,应注意居民在居住区内不同时间.空间.方位的视角和活动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景观设计,努力创造步移景异.延绵不断的效果,尤其要注重节奏.形式.色彩与空间的协调。
  2.1.10文化性
  居住环境的文化性体现在地方性和时代性当中。应当充分考虑传统生活方式的特点,寻找与现代居住空间环境的契合点,以不同的方式,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延续文化脉络。
  2.1.11生态性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引入自然界的山.水.绿化,模拟自然风光,也是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具有生态性的居住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感寄托,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栖,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真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2.2 现代居住小区园林设计的原则
  2.2.1以人为本
  居住小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 场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所创造的小区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综合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目前很多园林设计一味地强调什么“欧陆风情”.“巴里岛景观”等等。住宅小区的园林是人们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在园林设计中“欧陆风情”.“巴里岛景观”这些可以借鉴,但是不一定要照搬,因为照搬就很容易与实际情况脱离实际情况,住宅园林设计中,应以当地特色植物为主,这样就更加符合本地人的口味,更加具有人性化。
  2.2.2因地制宜
  是合理利用立地条件,充分利用居住区原有地形地貌.植物结构等,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倡导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既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此外,在园林设计时,还应征求住户意见,充分考虑到生活习惯,将生活习惯充分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去。
  2.2.3注重创新
  居住区小区园林设计与其他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才能各具特色,各有立意,更能体现多层次多方位的人与自然和谐。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设计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灵活运用。在设计构思上,力求自然.协调,体现主题风格与特色。同时要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景观创造与之相关的文化.民情.习俗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文化建园”的科学内涵。材料运用上,多选用新型.环保的园林景观构成材料。

3.结语
  住宅区园林景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住宅区景观的美是居民更高层次的追求,建设“宜人”.“宜居”的住宅区景观是每个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责任。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人员在充分尊重居住者各项需要的同时,在设计上搞创新,不拘泥于教条,就能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03 万条内容 · 26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浅析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0引言   万物负阴抱阳。古人强调“阴阳相生”、“天人合一”,认为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即:阴阳和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平则佳。在诸多中国古代文献中,《易经》雄踞“六经之首”、“三玄之冠”,是世界上唯一由符号和文字组成的神秘典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它影响着气象、天文、地理、军事、农业哲学等多门科学领域。   风水理论是由此而发展出是一门科学,它综合了哲学、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自然科学,它追求的是建筑的人文美与环境的自然美的高度和谐,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它是由《周易》学说衍生出的分支学科,它们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周易》学说的理论体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