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9-14 20:08:14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森林公园是利用优美的森林环境为游人开辟的游览、休息、娱乐、度假的开放式巨型场。因其内必然包含有不同的人工设施,所以要将森林的自然美和人工艺术的美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出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互爱所在。环境学认为,环境的和谐性有极强的外部经济性,能激发人们更加热爱和向往大自然,从而使环境经营者获得双赢。然而调查发现,一些森林公园并不注重创建与自然的和谐美,这表现在开发的项目以及基建的规模、体量、造型与色彩上,也表现在功能区建设完成后植被景观恢复上。
种植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失调,常常引发游赏者的不满,从而影响了森林公园本应具有的魅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植规划设计的意识淡薄,重建筑,轻植物。一些部门的决策者往往把项目的开发和基本建设放在工作的重心,忽视了森林公园的规划主题和指导思想,把种植设计及其具体施工置于次要的地位,导致植物造景偏离了正确的指导方向。认为整个庞大的森林已具备了优美的景观和完善的生态功能,任意铺上一些草,栽上几棵树,只要黄土不露天,便不伤大雅。因此出现了呆板的一块块纯草坪和机械式的或点播式的种植,完全失去自然美的特征。
二、缺乏具有实力的风景园林规划人才和人才的再培养。近几年,少数森林公园引进的园林专业人才,由于在生态学、景观学、植物造景学方面研究和实践较少,以致无法灵活地进行种植设计和施工,往往把园林绿化工程做成植树造林工程,降低了艺术性。而有的单位在人才再培养方面重视不够,缩减了员工调查、学习、交流、实践的机会。无法从优秀的种植工程作品中吸取营养,设计出完好的作品。
三、种植设计模式化、城市化、景观缺少特色。因受城市园林绿化模式的影响,盲目采纳时尚树种和几何图形造景设计方案,过多地运用规则式种植,结果在树木形状、色彩和整体效果上难以与整个森林景观取得融合。
以上原因,给森林公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游赏者仰慕的是整个的森林景观,但其他的功能区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种植景观与整体景观处理不当,就达不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如何做好种植设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无论是决策者还是实施者都要树立强烈的种植规划意识。具有实用性的设施固然重要,但园林绿化是基建与森林景观形成对立统一的有效柔和点,没有园林绿化,所有的亭台楼阁都是生硬和呆板的。整体是局部的组合,是局部的集中表现。所以局部景观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对整体景观的感受,为此,种植设计必需园林化,才能获得对森林公园的整体美感,从而赢得游客的青睐和向往。决策者应做到“先规划,后施工”,善于组织专业人员对种植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多方听取意见,根据是否与整体景观获得自然和谐来衡量方案的可行性。
二、森林公园规划部门是公园蓝图的描绘者,决定着公园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在抓好总体规划的同时,也应重视细部景观的设计和创建给施工者在实施时有一个正确的指导。特别是种植绿化这种关乎与自然景观是否和谐统一、是否能获得双赢的工程,更需要一个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否则就会造成盲目施工的局面,建造出失调、生僻的绿地,而影响公园的整体效益。
三、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要求加强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储备。植物造景学是一门新兴的设计学科、集生态、遗传、树木、美学等学科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需要从广泛的园林绿化工程活动中,提高感性认识,再以概括、简约的思维,才过渡到理性认识中去,最后以此为基础指导完成园林种植设计。
四、摆脱城市园林绿化模式的影响,根据森林公园具体情况即自然性特点进行种植设计。城市绿化与森林公园绿化具有不同的性质,因环境因子、人文气息、服务对象以及环境特征的差异性,在植物的品种、规格、色彩、姿形以及布置的形式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森林公园的种植设计应以自然性为基础,以本地树种为主要基调,通过运用对比、变化统一规律,采用群植、从植、孤植手法,进行自然式配置,从而使人工景观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效果,与森林景观和谐相配。
总之森林公园的种植设计是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与森林公园的整体景致,游人的感知,甚至森林公园的效应息息相关,这在一些森林公园中已体现出来。只有重视森林公园的合理种植设计并有效地付诸实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发与保护,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森林带给我们的无穷效益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