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农田土整 \ 探析提高水利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探析提高水利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发布于:2015-09-14 17:26:14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一、引言
  水利施工是一个涉及面广、过程复杂的操作过程,所以,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很多。近些年来,随着水利建设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水利投资的不断大幅度增加,水利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例如管理和技术落后、施工任务不足、机械设备陈旧、体制和机制僵化等,这都严重阻碍了我国施工企业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和适应市场化管理的速度。
  另外,水利施工过程也极易受到材料、机械设备、操作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如材料的微小差异,机械设备的小小磨损,操作的细微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等都会致使施工质量发生变异,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当工程项目完成以后,如再发现质量问题也不可能进行拆卸更换配件,更不可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可见,选择水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更为重要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多种参考资料的学习,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措施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3年8月,某水利工程给水管线施工中,DN1 500 mm 给水管线不得不穿越一座石桥。在施工阶段,通过设计院对桥体结构、基础的研究论证,决定采用钢制管道外加2100 mm×16mm 套管在西侧桥孔中穿过,并且在套管外浇注混凝土,来保持套管不产生变形。但地质勘察报告表明,该处地质流沙较多,地下弯道的圆弧线,由于受工作面的限制,使用经纬仪在桥下挖沟槽中定位难度较大。另外,在正常施工时首先要降水,只有水降到一定位置才能进行沟槽开挖,但此处紧邻汾河等一系列大河,地下水来源不明,单纯降水又会影响桥梁基础及桥旁挡土墙及附近建筑的安全。
  一个好的施工方案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在上面施工方案中虽然预先考虑了桥体结构及周围的地质因素,但管道在石桥下面通过,大口径管材的施工需要挖掘的基坑面积较大等,这些操作本身就影响了桥身及周围建筑安全。要想提高施工质量,就必须清楚我国水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技术水平偏弱
  水利单位作为我国典型的事业单位之一,基层技术人员一般多以从事上传下达行政事务性工作为主,很少从事施工方面的工作,也很少遇到施工方面的问题,也就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另外,专门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也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外出深造,不能学习和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下降的反常现象。
  施工质量管理人员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动力和主导因素,质量管理专职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就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专业素质要求,工作素质不高,就难于承担具有一定深度的工作。再加上,现场少数质量控制人员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在现场进行操作时不按监理有关规定和施工操作规程,就难免出现有质量问题的工程了。

2.2执行力度不够
  我国的水利工程常常是公益性项目,大多数以国家或省级投资为主,政府对施工单位的技术标准和执行力度不严。建设单位看到了有利可图,往往把精力放在争取项目上,在工作前期很少对工程进行充分论证,再加上招标不规范,通过暗箱操作中标承包。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工程被多次转包、分包,造成工程出现无资质施工或无监理队伍进行质量管理控制。另外,由于层层收取管理费用,挤占建安工程成本资金,导致施工单位采取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办法获得利润。
  另外,施工单位管理力量薄弱,执行力度不够,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手段落后,质量体系不健全,操作不规范,施工质量目标、施工措施未能严格落到实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和质量管理工作向深度开展。


三、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强执行力度,全面深入地规范和整顿水利建设市场,要切实建立起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针对当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要切实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管理工作。
3.1 注重管理,严把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一个由蓝图变为现实的一个重要阶段,一个建设项目确定后,领导应把工程质量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组织落实,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以保证管理队伍的有效有序运作。并在施工时,根据国家颁布的技术标准先检测材料、设备质量,不合格的坚决不能使用。另外,加强监督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对施工中的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并追究责任,使工程质量终身制落到实处。


3.2加强工程管护,使水利工程健康发展
  要重视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后续管护,扭转部分领导重效益、轻管理的倾向。对建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按照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方案,采取租赁、拍卖、个人承包等形式,“以水养水”,加强工程的后续管护,形成既切合实际,又适合社会发展的不同运行管理模式,使建成的小型水利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3.3 注重基层水利职工的培训和再教育
  要加强对基层水利职工质量管理意识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注重人才资源开发培养,每年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基层水利职工带薪到大中专院校进行再深造学习,提高接受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业务素质,使基层水利职工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四、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决不能小视,质量较差的工程虽然一次投入少,但未来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并不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水利施工企业要想使自己在水利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上不断提高,就必须坚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科学尊重科学,总结项目管理经验,丰富水利施工项目管理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发展理论。 只有提高水利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并获得较好的长期持续发展,实现企 业的长远战略目标。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农田土整

返回版块

5.03 万条内容 · 11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利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探讨分析

前言   企业的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都是一个不断超越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水利施工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一门科学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着质量、资金和经营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加强水利施工企业的经济管理,才能实现水利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 一、水利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水利施工企业经济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管理。只有找出水利工程施工经济管理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在实践中加强管理,才能把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