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土木工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训

土木工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训

发布于:2015-09-07 21:01:07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土木工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训

论文栏目:高层建筑论文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前进的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等学府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如何在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教育中行之有效地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积极创新意识,仅依靠极少数学生参加一两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十分不足和远远不够的。总结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在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创新能力方面,逐步形成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工程实践教学、科研创新性实验计划多种形式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如图1所示。其中,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及实验课教学实现,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工程实践教学及科研训练计划来实现。
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一)注重课堂启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是大学理论知识传授、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老师在课堂讲授和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思维模式、理论知识讲解、工程实例分析及个人素质修养,都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以后的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可利用自身创新思想和理念去引导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想和理念的培养。老师在课堂教学上以工程中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由学生利用已掌握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案,再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分析。长期以来,得以形成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分析--提出解决问题方案--老师总结点评分析的创新思维模式培养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创新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进行主动创新思维成为一种习惯意识。为了能培养所有学生去进行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将课堂提问回答表现情况评分计入学生平时成绩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潜在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创新性的想法,鼓励学生去查文献、写文章。
(二)利用课程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是《土木工程材料》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课程实验操作学习,对课堂所学理论进行验证,通过课堂试验操作、培养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由于教学计划规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时较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性实验受到时间限制,为此,要求学生利用教学计划创新实验周,自主设计创新实验、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分析整个实验过程和结果。
(三)开展零距离的工程实践教学
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如何建立单独唯一的材料特性与工程实际两者之间有机联系,需要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实践性,在课外创造条件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实际工程,在工程实践中对课程理论知识有了具体的感性认知,将课程理论知识进一步充实巩固。利用社会资源联系混凝土搅拌站、建筑材料市场、施工工地现场等实践场所,安排学生课余时间参观实习,并请相关人员进行实践实习指导实习。使学生对工程中建筑材料的选用和具体的施工生产过程有所熟悉,并对材料发展趋势有所了解。课程时间和外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调研,要求学生对建筑材料市场进行调研,对常用建筑材料进行分析对比,并就调研情况分组进行总结、讨论。通过实践调查环节不仅使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有了感性认识,同时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综合专业素养也有了提高锻炼。采取这种课堂理论教学结合工程实践,交叉渗透的零距离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具有优势互补、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效果明显地提高。
(四)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部门不断进行探索研究适合本校的管理政策措施。《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组老师紧抓学校政策,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积极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近年来,申报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人数逐年提高,积极性高涨,效果十分理想。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采用分期的能力培养模式。初期,指导老师主要从科研态度、思想、思路、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引导,要求学生多看文献,组织对文献学习讨论,期间主要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收集分析整理资料能力培养,为下一步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一时期学习安排,以指导教师为主,学生主动配合完成任务。后期,学生配合指导老师制定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进度,按时完成规定研究内容。这一时期项目研究安排,以学生自主创新性研究为主,教师进行辅助指导,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三、结语
通过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工程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通过本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不仅掌握了课程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利用教学计划创新实验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实验、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分析整个实验过程和结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创新性人才培养是我国科技兴国发展战略的关键,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需要在平时教学、学习和实践中点滴积累。大学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各门专业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不断探讨和研究,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5 万条内容 · 208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高层建筑的影响及其利用

高层建筑的影响及其利用 论文栏目:高层建筑论文 1研究范围与街区概况研究范围主要为中山路周边及其沿线的几栋高层建筑(见图1),深色区域为大型建筑与高层建筑。其中,为人所熟知的中山路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闻名全国的商业街,它南接著名的风景名胜——栈桥,北至老青岛著名的“大窑沟”,西有进出青岛的重要集散地——火车站,是青岛市西部重要的商业、金融、旅游和集散中心。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大型建筑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山路与胶州路两侧耸立起来。图书大厦28层,总建筑面积39700m2,容积率14.59;国货大厦60425m2,容积率22.1;伊都锦商厦11层,建筑面积19385m2,容积率8.34;东方贸易大厦6层,建筑面积17105m2,容积率7.36;上海商城6层,建筑面积15203m2,容积率3.43。这些大型建筑与高层建筑在给街区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对原有街区空间结构、区域景观等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城市天际线也因此被破坏殆尽。尤其是图书大厦、国货、东方贸易大厦等高层建筑,把原本完整的大鲍岛里院街区割裂开来,河南路与中山路两条南北向干道之间几乎被高层建筑、大型建筑所占满。中山路历史街区自德占时期开始系统规划,道路与地块划分均未考虑高层建筑的产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的出现已然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高层建筑在给中山路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这条百年老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交通、人口、就餐、停车、日照、视觉压力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地涌现出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原本风光无限的青岛中山路也渐渐走到了兴旺的尽头,变得无人问津,商业萧条,虽然社会上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着颇为合理的解释,但高层建筑对历史街区的冲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中山路历史街区的复兴过程中,如何解决好高层建筑与历史街区的关系成为街区复兴的重要一环[1]。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