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建筑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

发布于:2015-09-05 21:39:05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建筑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

论文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1结构设计及受力荷载因素
在进行结构设计和受力荷载因素分析的时候,通常以下几个情况会导致裂缝出现。在进行设计荷载时通常都有荷载的范围,一旦出现超过设计荷载范围的情况,或者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出现没有考虑充分的情况都会导致裂缝出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构件断面尺寸不足或者是钢筋的用量不足都会导致裂缝出现。而且,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出现的裂缝情况进行控制,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其施工质量。
1.2施工因素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施工不当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为了更好的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同时会出现人为向混凝土中加水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在强度不断降低的过程中,裂缝会慢慢出现。混凝土在进行振捣的时候振捣方式的不正确也会导致裂缝出现。当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振捣的方式不正确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分层和离析情况,这样在混凝土的表面会出现浮浆情况,导致混凝土材料在分布和收缩的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在进行浇筑的时候非常容易在交界处出现裂缝情况。在混凝土浇筑以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养护不当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情况。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以后要对其表面进行覆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表面水分过快蒸发情况,避免混凝土表面和内部出现温度不同的情况,这样会导致收缩裂缝出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在进行养护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经常会出现覆盖不及时的情况,同时在一些高温的天气会导致表面出现开裂情况。
2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2.1设计方面
在构件截面允许的情况下,配筋率不出现变化这样在进行浇筑的时候非常方便,同时在进行浇筑的时候,钢筋的直径越细,间距越小就能更好的预防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避免出现结构断面对混凝土带来的应力。混凝土出现裂缝都是由于混凝土出现收缩情况导致的,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拌制的时候可掺入一些膨胀剂,这样能够避免出现收缩的问题。在对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对钢筋的配置问题进行重视,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建筑施工技术得到提高。
2.2材料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方面
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泥品种、等级。选用优良级配的砂、石原材料,且含泥量要符合规范要求。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以及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设计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根据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根据施工现场的操作水平、浇捣工艺、构件截面等情况,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坍落度,同时要协助现场做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2.3混凝土施工方面
加强钢筋绑扎施工时对负弯矩筋的管理。将支撑马凳的间距加密、确保板面负弯矩筋的保护层有足够的厚度。加强模板施工过程的管理。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刚度。在振捣过程中要派专人看模;等到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允许值时才可以进行拆模。对于体积厚大的混凝土,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水泥水化热的问题。
2.4混凝土养护方面
混凝土养护工作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尽量避免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使其能够正常硬化及强度增长,所以在养护工作中需要注意混凝土与外界温差的变化,使其尽量减少温差,避免其应力的不断增强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过程中,需要分别情况对待,对于一般混凝土则其养护时间半个月以上即能达到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水化热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也多,所以需要采用蓄水保温的方法进行养护,而养护时间以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时间为宜。
3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
3.1表面处理法
此办法是利用树脂保护膜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的。但在进行修补前需要将混凝土表面的附着物清洗干净,待混凝土表面干燥后则将表面凹瘪的部分利用油灰状树指来进行填充,填充完成后再进行涂抹。表面处理法需要根据混凝土漏水的面积的大小来采取贴补法或是涂抹法,对于较大面积的渗漏采取贴补法较为适宜,此方法需要在用腻子将表面填平后用砂布磨平后再进行涂刷,涂刷需要以三遍为准,前二次以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涂抹,每次涂抹前都需要在前一次表面干燥后进行。
3.2填充法
此方法一般适用于修补宽度在0.3mm的裂缝,其直接用修补材料进行填充,不仅作业较为简单,而且成本也较低。通过填充法进行裂缝的修补,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面板的防水性,同时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老化,同时对钢筋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其被锈蚀。
4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原料,在很多的建筑施工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作用是非常大的,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也很大,因此,混凝土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出现裂缝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的影响将是无法预计的。对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也能避免裂缝的再次出现,这样也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wxf20072008
    wxf20072008 沙发
    总结得不错,学习学习了!
    2015-09-06 13:28: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qq_1434720115783
    多谢楼主。学习了
    2015-09-06 13:03: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75 万条内容 · 153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施工管理论文 5篇

建筑施工管理5篇 论文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第一篇1影响建筑施工中电气现场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1.1电气施工中的电气施工企业资质不达标电气施工工程是一项比较严谨的工程,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具有相应的资质,才能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对此,国家设有严格的标准,规定企业必须在自己的资质等级内承包具体的电气施工工程。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对于小规模的建筑电气施工工程来说,不注重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导致许多资质不达标的施工单位也可以承包到工程。施工单位不具有相应的资质,因此很难保证电气施工工程的质量,在施工现场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1.2电气施工中线路安全问题在电气施工的现场,如果出现线路安全问题,严重的话,会导致现场发生火灾,从而影响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结合具体实践经验,主要是电气线路的短路会造成线路安全问题的发生。而线路的短路包含两种情况:相间短路和电线绝缘层失效。如果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接线工作中不注意或者在安装中出现任何的疏忽,导致断路器的电阻不正常,就会造成线路的相间短路。在安装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合格的或者已经开始老化的电线,导致电线表层破坏及绝缘层失效,使得线芯裸露在空气中。1.3电气施工中的用电布置问题在电气施工的现场中,由于工作人员的不注意,将施工中需要的配电设置安放在湿度比较大的空间,如安放在建筑中的卫生间或者浴室等等比较潮湿的地方,就会出现用电危险问题。此外,用来安装发电机的房间应该保持一定的干燥度,设有一定的防潮装置,确保用电安全。1.4电气施工中的防雷问题电气施工中主要是用电问题,因此应该在施工现场做好防雷的工作,对防雷装置应该进行严格的核查。第一,避雷带弯曲弧度的大小以及避雷带转角的弯曲半径不符合安装装置的要求,会影响避雷的功效。第二,金属管道是否与避雷装置进行了牢固的连接。第三,在防雷装置中的接地装置测试点构成中有金属物,而金属物是否能够耐腐蚀或者施工人员是否做好了防腐措施,都会影响防雷装置的正常运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