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北京大石窝石雕艺术园景观规划设计

北京大石窝石雕艺术园景观规划设计

发布于:2015-09-01 17:35:01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一、项目概况
  大石窝对汉白玉的开采、加工、运输、雕刻、安装和利用自汉代开始,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其汉白玉雕刻艺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象古云居寺经板,卢沟桥的石狮,北京故宫的云龙石雕等均出自大石窝。本次规划设计的石雕艺术园坐落在大石窝石雕艺术商贸园区内。
  该艺术园占地37412m2,四面均为园区道路,用地基址高低不平,现为荒地,为了园区的绿地品位并满足园区各种活动和功能的需求,原有的状况显然不符合要求,通过设计创作,营造完整优美的生态绿化环境和园林景观空间,并满足园区功能需求,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同时塑造亮丽的园区形象景观,体现石雕园区的形象,同时能展示大石窝悠久的石雕历史及现在石雕的艺术水平。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2、《公园设计规范》;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4、甲方提供的地形图;
5、有关领导的指导意见。


三、设计原则
  (1)引入现代设计新概念,创造独特新颖的景观, 该绿地的设计和建造是一个新世纪的工程,应本着高起点,创造出有别于目前其他园区的景观特色。引入国际上现代园林设计的新概念,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受。
  (2)引入生态园林的观念,在注重园林的观赏游憩性的同时,把园林的生态性提高一个新档次。把园林营造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舒适、景观优美的空间。
  (3)正确处理好景观与空间的关系:在园林空间的营建时注重景观的体量和位置。给景观的展示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让游人能充分地游览和欣赏景观。在平面布局上就要处理好空间虚实的变化和布局。景观是实,空间是虚,用艺术的虚实处理达到景观和空间的协调。
  (4)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考虑功能时,以人的视线角度、视觉效果出发,设计该绿地的主、次景观点、线、面,功能设施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5)满足功能的原则:该绿地要满足石雕园区展示汉白玉工艺品,展示大石窝汉百白玉为历朝历代及国内外所雕石刻及精品,同时亦满足景观的要求和绿地的游憩及休闲功能。


四、景观分区
  (一)石神广场
  该区为整个艺术园的最高区域,其主景为"石神雕塑",该雕塑反映历代开采汉白玉,雕琢汉白玉的能工巧匠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的品格。雕塑放置于方形浅水池中心的梯形台上,水池四角为汉白玉仿制的堇鼎,广场两边列柱为汉白玉斗拱柱,增加广场的立面效果,方形浅水池和浅水渠配以动水景观,以活络整个广场空间。石神广场周边为大草坪,草坪上设置圆型的道路,强化景观的向心感,强化"石神雕塑"在该区域视觉中心的景观地位。
  (二)石雕文化广场区
  该区为石雕艺术宫及周边绿地,根据现状地形,其主景为一汉白玉仿制的堇鼎,其浅水池和浅水渠与石神雕塑广场的水系相通,水中设置涌泉,放置水下彩灯,构筑现代水景。
  为丰富平面构成,用汉白玉雕琢产生的碎石在绿色的草地上铺设成直线形的白色碎石带,与草坪形成色彩和质感上的强烈对比,碎石带上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2m×2m见方的黑色花岗岩基座,上可放置历年历代大石窝为国内外所制作的各种石雕精品的微缩品,基座上刻展示品的简要介绍。以展示大石窝汉白玉生产加工的悠久历史和精湛工艺。该区作为汉白玉露天的展示区。同时为人们提供漫步,休闲的活动场所。
  (三)林荫休憩广场
  该广场与原有广场相呼应,同时也是功能上的需求,原有广场为大面积的铺装,适宜大量人流集散的功能需求,广场中不设树池,不种植大乔木,而此广场根据总体布局和功能的安排,强调休息,交谈的功能的需求,构筑林荫和半围合的广场空间,每隔一定的距离种植一排大型乔木,乔木下设置绿篱划分空间,在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内放置桌凳,提供休息,交流的场所。广场边设置供儿童和老年活动的场所。
  (四)主入口景观大道景观区
  根据原有的广场的主入口,设置一展现石雕的景观大道,大道中间设置绿带,绿带上放置石雕展示品,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并设置不锈钢和汉白玉柱相结合的构架,增加空间限定和视觉延伸感。大道的视觉焦点为一汉白玉图腾球,配以喷泉水景,增加动水景观。


五、植物配置
  在设计中,绿化景观上考虑一定的层次,特别是园林周边绿化隔离带采用复合层次的绿化,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采用常绿落叶、色叶、香花乔木搭配,景观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根据绿地的特色,用植物造景和造型,构图新颖别致而巧妙,绿化与美化相结合。色彩上强调整体感,大色块对比,以植物造景为手段,以清新、高雅优美为目的,强调视觉上的效果。不仅有图案美,而且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树种的选择方面首先以乡土树种为主,选用对当地的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有地方特色的树种。其次,要选择抗性的树种,考虑树种净化能力、抗污染能力,以及对土壤、气候、病虫害等不利因素适应性强的树种。
  绿化种植以各种密林为背景树种,中间开阔区以乔木为骨干,在灌木、草坪为衬托的植物配置时,根据地形、地貌等当地条件以及景观功能上所要达到的某种意境要求,采取大小相间,幽畅变换,开合交替,虚实结合形成多样变化景观空间。植物配置时要基本契合森林植被,因地制宜的自然规律。以草坪、灌木、乔木相结合的多层次植被景观。同时,植物配置根据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的原则。为求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功能上的实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


六、竖向设计和地形处理
   必须因地制宜,景观的设置利用原有地形,达到好的园林景观,地形处理时结合原来状况进行填挖土和平整地形。土方基本就地平衡,节约造价,并适当的进行微地形处理。绿地地势情况与两边园路的路面标高相一致,草坪中部略有抬高,在景观的布局时,植物群落的布置须结合地形,高低错落,形成变化丰富的林缘线和林冠线。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uxiaoben90
    liuxiaoben90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
    2017-04-10 15:07: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老建筑人生
    讲得不错,就是少了点配图
    2017-04-05 13:12: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5 万条内容 · 2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探讨分析广东住区庭园的水景设计

水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淡绿透明的水色,简洁平淌的水面是各种园林景物的底色。园林水体在我国传统上素有给人以明净、清澈、近人、开怀的感受,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1]。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是非常重视的[2]。在我国古代甚至被称之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3]。当前,在住区园林中引入水景的举措已在广东以及全国南北流行。而且水景的取材形式多样,造景手法变化丰富。但是,从科学上分析,我国目前的住区园林水景的设计绝大部分还是不合理的。有的是为了盈利,有的是为了“跟风”,只有极少部分近年设计是考虑周详、具有科学性的。总体上,我国水景的设计仍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对于什么样的水景景观才是适合我国人民日常生活、才符合生态的设计要求还没有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因而,在以往大多的住区水景,表面上看起来美观大方,其实背面都隐藏着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危害。因此需要对此有所重视,力求科学地研究一条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水景设计途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