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农田土整 \ 浅谈利水型农业是农业发展重要方向

浅谈利水型农业是农业发展重要方向

发布于:2015-08-31 14:06:31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水利”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问世的《吕氏春秋》中的《孝行览·慎人》篇:“掘地财,取水利”,但此处所讲的“水利”主要指捕鱼之利。司马迁《史记》中的《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该书记述了从大禹治水到汉武帝黄河瓠子堵口这一历史时期内一系列治河防洪、开渠通航和引水灌溉的史实之后,感叹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并指出“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从此,“水利”一词就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除害兴利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目前“水利”主要指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开发、管理和保护,防治水涝灾害,为人类服务的各项事业和活动。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对水的保护还比较薄弱,以至于出现“水多、水少、水脏”等重大问题。
什么是利水型农业
“利水”并不仅仅是“水利”两个字的颠倒,而是具有新的内涵。“利水”就是人的行为和规范至少不对水造成伤害,关爱水的健康,维护水的健康,保护水资源。“利水型社会”就是对水友好的社会,无论是直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还是从事涉水的相关活动,都对水友好。
“利水型农业”是“利水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保护水资源、对水资源不造成伤害的农业。利水型农业是从农业的角度对水友好,其对利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利水型农业的产生具有深厚的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农业用水短缺与浪费并存。农业用水短缺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素。2000至2010年,我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平均达到253.51万平方千米,因旱损失粮食多年平均为286亿千克,2000年受灾面积最大,达到400多万平方千米,损失粮食高达600亿千克。我国每年农业缺水为30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据测算,2010年全国亩均灌溉用水量为405立方米,其中:大型、中型、小型、井灌区的亩均灌溉用水量分别为466立方米、517立方米、456立方米和205立方米,相应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454、0.467、0.503和0.682,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为0.502。农业用水短缺与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并存,是我国农业用水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是农业用水面临水污染严重威胁。根据水利系统全国水资源质量监测站网的监测资料,2011年对全国18.9万千米河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全年Ⅰ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4.6%,Ⅱ类水河长占35.6%,Ⅲ类水河长占24.0%,Ⅳ类水河长占12.9%,Ⅴ类水河长占5.7%,劣Ⅴ类水河长占17.2%,也即全国35.8%的河流长度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我国水资源污染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海河流域、辽河流域是我国水污染最为严重的两大流域。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业面源引发的水污染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在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总氮的贡献率为34%至52%,总磷的贡献率为17%至54%。发展农业的同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成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课题。

三是农业用水面临的水生态问题突出。通常认为,当径流利用率超过20%时就会对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超过50%时则会产生严重影响。2000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8%,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个别地区更高,如海河南系开发利用率已达120%以上。据预测,到205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为27%,除西南诸河利用率较低外(12%),其他各流域均超过20%,特别是海滦河、淮河、黄河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均将超过50%,分别为62%、60%和56%。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面临的生态压力很大。
河道断流是农业用水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之一。我国北方河流断流重于南方,根据中国水资源综合评价结果,在调查的北方514条河流中,2000年有49条河流断流,断流的河流长度占被调查总长度的35%,海河流域“有水皆干、有水皆污”是形象描述,海河流域断流河段占河流长度51%。

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位漏斗是农业用水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2011年,20个省级行政区对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下简称漏斗)不完全调查表明,共统计漏斗70个,总面积6.5万平方千米。其中:在34个深层(承压水)漏斗中,漏斗面积大于500平方千米的有15个,以天津的第Ⅲ含水组漏斗、第Ⅱ含水组漏斗和江苏南通第Ⅲ含水组漏斗面积较大,分别为7145平方千米、4983平方千米和3580平方千米;西安市城区严重超采区漏斗、山西太原漏斗、山西运城漏斗和天津第Ⅲ含水组漏斗较深,超过了100米。
农业用水对水生态产生重要影响,调整农业用水是水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
利水型农业实现的重要途径
利水型农业是一个新概念,其发展和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早日实现利水型农业,研究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非常必要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系列工作。
一是在农业用水中树立利水价值观。在人类诞生之始,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水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成为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原则,水利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由于人类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超出了水资源本身的承受能力,水资源本身对人类造成了伤害,人们才开始逐步关注水资源保护问题,这只是利水思想的萌芽。随着水对人的伤害越来越大,保护水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利水的思想逐步产生和发展。尽管如此,利水和水利相比还很弱小,利水价值观还远未形成,树立利水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价值观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行动推动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逐步建立利水的观念,建立与水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农业用水中形成知水、爱水、护水、利水的风尚,减少对水的伤害,是我们的目标。
二是建立利水型农业技术体系。利水型农业是针对农业用水对水造成不同的伤害而提出的,实践利水型农业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单一的技术无法完成,要形成利水型农业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
(1)利水型农业用水配置体系。通过科学的配置,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雨水和其他非常规水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尽可能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利用,减少对水的伤害。
(2)利水型农业高效利用技术体系。选择合适的综合节水技术,实现农业用水的高效利用,高效利用技术体系要考虑合理的成本和效益,要方便可行,尽可能实现高技术的“傻瓜化”。
(3)利水型农业监测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利水型农业评价指标,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价,评估利水型农业进展、优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制定利水型农业发展战略。
(4)利水型农业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利水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利用离不开基层技术服务体系的支撑,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其成为利水型农业发展积极的推动者和指导者,同广大农民一道共同推进利水型农业的发展。



三是强化利水型农业研究。目前,有关涉水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用水配置、农业用水利用、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对于如何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对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则重视不足。利水型农业是一种新概念,有许多内容需要认真研究,主要包括:
(1)利水型农业发展趋势研究。对利水型社会产生、现状和未来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定位利水型农业地位。
(2)利水型农业对水生态影响定量研究。研究利水型农业对水生态影响机制是什么、其影响如何定量表达、在区域上有何差别等。(3)利水型农业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建立利水型农业评估理论与方法,评估利水型农业的进程,为利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利水型农业与节水高效农业的关系研究。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节水高效农业发展,利水型农业如何镶嵌在节水高效农业中得到生长,其对节水高效农业的影响和作用等需要深入研究。
(5)利水型农业如何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发挥作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是未来我国水资源管理积极推进的管理方式,利水型农业如何促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如何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融合等,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四是构建利水型农业发展政策体系。利水型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政策体系做支撑,支撑利水型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1)鼓励利水型农业发展的政策。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写入十八大报告,各地也在不同程度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利水型农业发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应进一步明确利水型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点进行推进。(2)利水型农业科技支撑政策。对利水型农业相关研究进行政策性支持,鼓励利水型农业研究,列入相关研究计划中,适当予以政策性倾斜。
(3)利水型农业基础支撑政策。支持利水型农业技术体系建设,提高基础服务手段,在利水型农业技术教学、科研、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特别要对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支持。
(4)建立利水型农业投入机制。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股合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利水型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利水型农业整体水平。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农田土整

返回版块

5.03 万条内容 · 12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浅析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的设计方法

围绕如何进行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从设计的角度对河道生态化治理提出多方面的要求与建议,抛弃传统设计方法,对生态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述。过去,城市河道治理往往偏重于水利灌溉、排水泄洪,护岸硬化、渠化现象严重,加上两岸居民生活污水、垃圾的排入,导致很多河道变成臭水沟,水生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破坏。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中,城市的建设者们开始寻找一条有效的生态化解决方案,以解决钢筋混凝土丛林中人与自然隔绝的现象,创造一个水清岸绿、虫叫蛙鸣、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水岸环境[1]。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