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8-28 07:26:28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2002年1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由前期规划阶段正式转入实施阶段。即将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南省线路长、投资大、范围广,既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等主体工程,又包括配售水的地方配套工程,建设与管理关系错综复杂。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是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性环节之一。
1 加强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的必要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城市供水。河南省位于中线工程的上游,丹江口水库库区新增淹没面积的50%在河南省境内,新增水库移民14.3万人;河南段占渠线总长的58%,分配调水量占全部调水量的40%。因此,河南段的建设管理工作在整个南水北调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1 受水区配套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及总干渠工程以国家为主负责建设,受水区城市供水配套工程由地方负责建设与管理。总干渠与配套工程同时建成才能充分发挥调水工程的效益。配套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与现有的城市供水系统和水厂相衔接,还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布置,需要水利、建设部门和受水区城市密切配合,合作完成。为用好南水北调水量,北京市和河北省已初步完成了配套工程的规划工作;河南省位于中线工程的上游,通水早、供水城市众多、工作量大、前期工作周期长,如不抓紧开展配套工程前期工作,将会出现河南省总干渠通水后,由于配套工程建设滞后,有水不能利用的被动局面。河南省的配套工程前期工作由于目前刚刚落实初步经费,工作刚刚起步,加紧此项工作已成当务之急,在继续争取工作经费的同时,必须争取超常措施开展这项工作,才能实现配套工程与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步进行。
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将给河南城镇经济和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将有效缓解河南省受水区城市缺水状况,为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河南省许多城市由于缺水而限制了工业的发展,有些城市为了自身的发展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去寻找水源。受水区是河南省矿产资源富集地区,而这些资源的开采及加工又多是耗水产业,多年以来因水资源的制约影响了这些优势资源的规模开发,使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成使用则为该地区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机遇,将有力地促进该地区及全省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供水后,将促进区域城镇体系功能进一步完善。供水可靠性的增加必将加快工业的发展步伐,同时带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强化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服务职能,沿南水北调受水区将会逐步形成经济发展带,尤其是郑州、新乡、焦作、安阳、南阳等较大的区域中心城市,非农产业的发展将促使城市产业向着多元化综合方向发展,其区域吸引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提高,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全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向着结构合理、规模适当、联系便捷、中心突出、功能强大的方向发展,城镇体系结构及功能必将逐步趋于完善。
中线工程将会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国家确定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要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指导方针,在加强城市节水、治污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分析预测各城市需调水量。这就促使各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前后,下大力气解决本地区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河南省初步规划到2030年受水区要建成二级以上污水处理厂 80座,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830万t/d。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地下水补采平衡,供水后,将停止开采城区中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不超采,有利于城市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随着城市用水矛盾缓解,用于绿化、营造水体、清污等城市环境建设和治理的水源有了保证,亦会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使全省大部分城市环境质量得以提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受水区城市把挤占的农业用水返还给农业,工农业争水的矛盾将得到缓解,沿线灌区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缓解灌区供水保证率较低的问题。
1.3 水资源配置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河南省11个省辖市、30座县级市和县城供水;供水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引黄水、南水北调水和其它水源,供水类别可分为城市生活、工业、环境及其它用水等。所以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用好南水北调水,必须处理好丹江口水库供水、沿线调蓄工程调度和城市用水的关系。工程实施前进行水资源配置规划,分析丹江口水库与受水区城市用水的丰枯遭遇,提出不同水平年丹江口水库的供水过程和调蓄工程调度原则,提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与措施;工程建设期应建设相应的量水、分水设施和监测调度系统,以保证工程运用时实现适时调度。
1.4 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管理
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水库移民、水源区保护、总干渠建设和配套工程建设等,工程建设涉及计划、财政、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税务等多个部门。中线主体工程在河南省境内投资460多亿元,配套工程河南省投资约170亿元。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对于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在使用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银行贷款的同时,要通过提高现行城市水价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基金。据此,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建设中河南省按照分配水量应分摊的建设资金不需要河南省财政资金的投入,而是需要在中央的基金政策出台后,建立河南省的基金制度。配套工程总干渠分水口门到水厂的输水工程投资初步匡算为68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和受水城市输水工程投资约98亿元,为地方资本金;需要河南省出台筹资方案解决出资问题,并组建项目法人,代表出资方参与总干渠的建设管理和河南省配套工程建设与管理,协调工程施工中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各种关系。水厂和城市管网建设投资通常可以视为企业行为,建议采用金融市场运作的方式或BOT方式进行建设。
2 河南省工程前期工作管理现状及建议
2.1 河南省工程前期工作管理现状
为做好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工作,省政府2000年11月13日成立了由王明义副省长任组长、省直有关厅局负责人和沿线主管副市长参加的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由韩天经厅长任主任。机构成立之后,王明义副省长主持召开了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各市成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协调指导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安排部署沿线11座城市在充分调查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按照要求尽快开展水资源规划工作。遵照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中线办”本着对党的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和沿线各市开展城市水资源规划工作,虽然该项工作按照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水利部的要求,按时提交规划成果,但是承诺各市的工作经费至今没有落实。由于“中线办”是临时机构,人员是从水利厅直有关单位抽调来的,这些人在原单位是表现优秀的技术骨干,到“中线办”以后与原单位是一种松散的联系,又不能纳入水利厅正常的干部管理,实际上成为了编外人员,即无福利待遇也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建设。由于没有工作经费,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管理局、长江水利委员会安排工作和河南省配套工程前期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一旦中线工程开工建设,河南省的工作将非常被动。“中线办”被上级调水部门称为“有实事无实岗,有实责无实权,有干部管理责任,无干部管理职能”。目前“中线办”的状况急需改善。
2.2 对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工作的建议
(1) 明确职能。南水北调工程是调整我国水资源布局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巨大效益,国家将按照准市场的原则建设和管理南水北调工程。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应由前期工作管理过渡到工程建设的管理直至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其职能应为代表省政府管理南水北调的前期工作、作为河南省的资本金出资人代表参与总干渠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对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2) 设立正式机构。在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对中央机构做出了明确的批复“同意成立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依托水利部,编制、经费单列,直接对领导小组负责。”河南省处于南水北调工程的最上游,境内涉及水源区、水库移民、总干渠等多类工程,涉及供水省辖市多、供水渠线长、投资大、通水早、协调任务重;应尽快设立正式机构研究和解决河南省的南水北调有关问题。
(3)落实前期工作经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今年开工建设,目前河南省配套工程的前期工作刚刚起步,对于这一巨大投资的系统工程,急需投入专项资金安排勘探测量、规划设计、科学研究等前期工作,以保证河南省能及时用好南水北调水,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4) 加强南水北调工程与河南省城镇发展对策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缓解了城镇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结合工程建设,把沿线城镇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城市群。
(5) 抓住机遇,搞好经济拉动。中线主体工程建设在河南省投资巨大,将对相关产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河南省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对河南省经济的拉动作用。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