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8-28 08:21:28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一、建设成就
小水源工程是指小型水库、各种塘坝、拦河闸坝、水窖等小型蓄水工程及大口井、浅机井、机井等水源工程。“九五”期间,山东省高度重视小水源工程建设,在完成各种大中型水源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兴建了一大批以拦蓄降水、矿坑水、生活可用弃水及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的水池、小水窖、小塘坝、谷坊、大口井、机井等小水源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发挥了“小水源、大水利”的作用。
1.主要建设成就
据统计,“九五”期间,山东省小水源工程建设共投入资金42.22亿元,其中省以上财政投入3.13亿元,市县乡财政投入12.28亿元,群众投工折资26.81亿元,完成土石方4.56亿m3,投入工日2.82亿个。建成各类小型蓄水工程441873处,年增蓄水量5.27亿m3,其中:修建各类小水库2347座,年蓄水8727.0万m3;建设池塘30490座,年蓄水2.58亿m3;修建河道闸坝11302座,年拦蓄水1.53亿m3;各地兴建不同规模的水池、水窖53383座,年蓄水528.9万m3;兴建其他小型蓄水工程23571处,增加蓄水能力2373.7万m3。开挖大口井、浅机井51362眼,新打机井269418眼,扩大或改善灌溉面积92.76万hm2。
2.工程形式及分布
以引黄灌溉为主的鲁西北、鲁西南沿黄平原小水库建设难度较大,一般均需设置库底防渗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单库库容尽量扩大,所以该区小型水库数量较少,但各种池塘数量较多,其水源主要为引用的黄河水;该区主要平原河道以排洪防涝为主,汇流面积较大,河道断面较宽,纵坡平缓,因此单个河道拦水闸蓄水量较大(平均每座年蓄水量29万m3),拦蓄水源一部分为汛末降雨径流量,一部分为引黄灌区尾水;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引黄水量等条件的限制,山东省引黄灌区一般分为引黄自流类型区、引黄为主以井保丰类型区和以井为主引黄补源类型区三大类,其中引黄为主以井保丰类型区和以井为主引黄补源类型区均建有大量的机井、浅井,但由于该区含水层均为第四系粗沙、粉细沙,单井出水量相对较小,平均单井灌溉面积2.88hm2,该区机井数约占全省总数的60%。
以山丘区、山前平原等地形为主的其他地区利用合适的地形修建了大量小型水库和塘坝,占全省总数95%以上的小水库、85%以上的塘坝分布在山丘区,其主要来水为山丘区雨季形成的地面径流。大口井是山丘区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主要工程形式之一,由于地质构造的限制,该区机井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或丘陵凹地,含水层多为山前冲洪积砂砾层,因而单井出水量较大,全省纯井灌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地区。水池水窖是山丘区缺水地区农村饮水、抗旱保苗的主要水源工程形式之一,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山丘区小部分村庄既无地下水可以利用,又无修建较大拦蓄工程的地理位置和水源条件,水池水窖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骨干工程”,水池水窖蓄水成为这些村庄的生存之水和效益之水。全省水池水窖工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部分海岛。
二、基本效果
“九五”期间,山东省共新建不同形式的小型蓄水工程121093处,增加蓄水量约5.3亿m3,而同期全省只增加2座中型水库,增加总库容1829万m3,增加兴利库容978万m3,说明在现状工程条件下,靠大中型水库增加蓄水量越来越难,小水源工程成为提高地表径流拦蓄能力、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主要形式。小水源工程的建成,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水资源保证程度,提高区域防洪抗灾能力,解决部分农村饮水困难,提高农作物产量,尤其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五”期间是山东省机井建设的又一高峰期,共开挖大口井、浅机井51362眼,新打机井269418眼,扩大或改善灌溉面积92.76万hm2,占全省井灌面积的近40%,为该区农作物稳产高产、农民增收创造了基础条件。
小水源工程是节水灌溉发展的基础,全省现有喷滴灌面积18.56万hm2,基本上以机井、大口井为水源;全省现有的71.47万hm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中,以机井、大口井为水源的占95%左右,其余5%也是以小水库、塘坝、截潜流、拦河坝等小水源为主;渠道衬砌防渗等其他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也离不开小水源工程建设。
小水源工程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基础设施。据统计,“九五”期间,山东省小水源工程建设扩大灌溉面积67.15万hm2,带动40.97万hm2耕地的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粮食产量22.1亿kg,解决了278.5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农民增收29.6亿元,充分发挥了“小水源、大水利、高效益”的作用。
三、基本经验和做法
1.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
在山东省各种自然灾害中,旱灾影响最广泛,造成的损失也最大。搞好短、平、快小水源工程建设,增强抗旱能力,是每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思路,指导小水源工程建设健康发展。山丘区充分利用山区优势,积极搞好蓄水池、小塘坝、小水库等工程建设,尤其是结合河道治理,修坝建闸,层层拦截,蓄水和防洪两不误,成为深受山丘地区群众欢迎的一种小水源工程建设形式;山前平原地区重点搞好机井建设和废弃窑坑的蓄水;沿黄区县搞好平原水库、打井和防渗渠建设,实现以河补源、以井保丰、以库调蓄、丰蓄枯用,提高抗旱能力;其他地区围绕节水灌溉,重点发展弃水利用。实践证明,这一思路符合山东省小水源工程建设的实际,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符合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农民投资投劳
农民是小水源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小水源工程建设的主体。山东省各地及时制定优惠扶持政策,积极鼓励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投资建设小水源工程,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如淄博市先后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山区每建设1个水池(容量25m3以上),经验收合格后,给予1t水泥补助,平原地区利用废弃窑坑建设蓄水工程,每立方米补助1.0元等,该市涌现出了一大批个人投资百万元建设蓄水工程的典型;潍坊市昌乐县出台了每建成一处浇地3.3hm2以上的小水源工程奖励1000元的以奖代补政策。“九五”期间,全省小水源建设投入中,群众投入资金占65%以上。
3.注重质量,搞好管理
在水源工程建设中,水利部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遵守施工和管理技术规范,严把设计、材料、施工技术关,明确工程验收标准和程序,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对重点水源工程主要材料设备实行集中采购,既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又节省了工程投资。对建后管理和使用,各地也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改革。
据分析,山东省现在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不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60%,一方面工程拦蓄能力较小,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工农业生产供水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小水源工程建设成为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主要而可行的措施之一。
在山丘区,没有建设大中型水库的地形条件,但适合兴建小水库、小塘坝、拦河闸坝、水池水窖的地形条件还很多。
在沿黄地区,引黄灌区下游由于水资源紧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普遍较高,部分地区形成地下水漏斗,容易引起地质灾害,但引黄灌区上游自流区大部分还沿用大水漫灌方式,地下水很少用于农业灌溉。今后将加大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在引黄灌区上游增打机井,将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引至灌区下游,实现整个灌区水资源的优化利用。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