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规范资料 \ 促进红松保健食品开发保护小兴安岭生态环境

促进红松保健食品开发保护小兴安岭生态环境

发布于:2015-08-26 16:13:26 来自:环保工程/规范资料 [复制转发]
论文导读::促进红松保健食品开发保护小兴安岭生态环境,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促进红松保健食品开发保护小兴安岭生态环境

  红松又名果松、海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是名贵而又稀有的树种,是像化石一样珍贵而古老的树种,天然红松林是经过几亿年的更替演化形成的,被称为“第三纪森林”。红松在地球上只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到长白山一带,国外只分布在俄罗斯、日本、朝鲜的部分区域。红松是典型的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树种,喜好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在湿度适宜(湿润度0.5以上)的情况下,对温度的适应幅度较大,耐寒力强。中国黑龙江省小兴安岭的自然条件最适合红松生长,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红松资源分布在这里,被誉为“红松故乡”。是我国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也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一、红松保健食品开发现状
  红松树干粗壮,树高入云,伟岸挺拔,是天然的栋梁之材;但红松生长缓慢,树龄很长,四百年的红松正为壮年,一般红松可活六、七百年,红松是长寿的象征;红松不畏严寒,四季常青。红松树龄达到五十年以上才开始结籽,并要跨越寒冬,历时18个月才能成熟。红松种子价值占全部红松林价值的26%。另外,红松花粉是雄蕊的生殖细胞,含有生命体长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而且这些营养成分的配比也是合理的。它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酶与辅酶、核酸、黄酮、单糖、多糖等200余种。也是一种营养全面的药食两用佳品。红松松针富含蛋白质、抗菌素、叶绿素、植物纤维、植物酵素、8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等活性物质,也可作为生产新型保健食品原料。
  (一)红松果仁系列保健食品的开发
  红松果仁是松科乔本植物红松的种子。又称海松子、松子仁、新罗松子。种粒硕大,千粒重约570g, 在我国松科种子产量中名列前茅。我国食用松子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自唐代以来松子就成为我国人民喜爱的小食品。古人把松子视为延年益寿的“长生果”。
  松子既是美味食物,又是食疗佳品。《本草纲目》记载:“松仁性温,味甘,无毒,主治关节风湿,头眩,润五脏,逐风痹寒气,补体虚,滋润皮肤,久服轻身不老。《本草经疏》中说:“松子味甘补血。血气充足,则五脏自润,发黑不饥……故能延年,轻身不老。”故被誉为“长生果” 《日华子本草》中说:“松子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玉楸药解》中说:“松子润肺止咳,滑肠通便,开关逐痹,泽肤荣毛”。《随息居饮食谱》赞誉它“补气充饥,养液熄风,耐饥温胃,能畅辟浊,下气香身,当益老人,果中鲜品”。在《太平广记》、《本草纲目》、《开宝本草》中也都有关于松子美容、长寿、抗衰老的记载。
  松子吸取松树的精华,十六个月怀胎结果,其营养十分丰富。据测定每100g果仁中,含热量为698千卡(2920千焦),水分0.8g,蛋白质13.4g,脂肪70.6g论文网,膳食纤维10g,碳水化合物2.2g,灰份3g,胡萝卜素10μg,视黄醇当量2μg,硫胺素0.19mg,核黄素0.25mg,尼克酸4.0mg,维生素E32.79mg,钾502mg,钠10.1mg,钙78mg,镁116mg,铁4.3mg,锰6.01mg,锌4.61mg,铜0.59mg,磷569mg,硒0.74μg。
  松仁中含有丰富的磷脂、维生素E、高质量的植物蛋白、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对激活酶的活性,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抗衰老,抗缺氧,抗辐射,增强体力,提高耐力,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松子内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在含量上还是在成分组成上,都是目前所知各种植物油中的最佳的。常食松子,可以强身健体,特别对老年体弱、腰痛、便秘、眩晕、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均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滋补健身的作用。治疗燥咳、吐血、便秘等病。
  据资料查询,国内外对松仁的开发利用研究相对较少,松子还是以炒食、煮食为主。目前,在松仁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方面,虽已开发出了开口松籽、松仁露、松籽酱、松籽调和油、松籽蛋白粉、松籽油软胶囊等产品,但整体状况还属起步阶段,还没有厂家研究红松果仁系列食品生产技术,实现红松仁的综合开发利用。
  (二)红松花粉系列保健食品的开发
  红松花粉是雄蕊的生殖细胞,含有生命体长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而且这些营养成分的配比也是合理的。它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酶与辅酶、核酸、黄酮、单糖、多糖等200余种。
  松花粉食用的历史久远,早在2000 多年前,中国就有许多食用松花粉和用松花粉美容的记载。在《本草纲目》和《随息居饮食谱》中有关花粉糕的论述,《元和论用经》中也有花粉酒做法。宋代苏东坡的《花粉歌》写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杏花粉各五钱,两斤白蚕一齐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在历代《本草》中多有松花粉“无毒”的记载,这一记载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实践的结晶。
  进入现代,为了对松花粉营养生理作用进行评价,从1993 年起,中国营养学专家在德国幕尼黑技术大学营养生理研究所进行了松花粉对生长中的大鼠锌代谢和脂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松花粉具有很高的生物安全性。1995年,对松花粉的急性毒性实验、致突变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历代《本草》中关于松花粉无毒的观点。因松花粉长期的食用安全性,1998 年国家将松花粉纳入普通食品管理。
  红松花粉中的活性物质如维生素A可滋养毛孔;维生素B6可改善毛细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将营养送达皮肤层,改善皮肤品质;核酸素可促进饱和脂肪酸的代谢,使皮肤不再油腻。红松花粉中还富含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物质。红松花粉中还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可燃烧过量的脂肪。红松花粉含有近百种酶,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对胃肠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红松花粉中含有多种活性氨基酸,服用后不必经过消化和分解即可直接被人所吸收,转送到溃疡面,去进行组织修复。松花粉中所含的多种酶和辅酶,也会有益于这种修复工作。
  此外,红松花粉还具有肝脏的保健作用,能预防由于过量饮酒所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能帮助受损的肝脏功能康复;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增强动物的耐力;具有抗衰老作用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作用等。
  一般认为,未经加工的红松花粉极不易消化、吸收,直径仅15~50微米的花粉球外有两层对酸、碱及消化酶均持稳定性的外壁,并且在花粉的外壁中富含纤维素及抗癌物质胡萝卜素等。虽然花粉的萌孔可以释放部分营养物质,但经科学研究表明松花粉如不经破壁处理其有效成分不能充分释放,因此只有经过破壁处理的松花粉其有效成分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目前多采用机械法对松花粉进行破壁处理,如:低温高速气流干法粉碎技术和低温高频振荡粉碎技术。松花粉的破壁效果可以采用电镜扫描和X-射线扫描进行分析。
  破壁后的松花粉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可开发松花粉片剂、冲剂、松花酒等保健食品及雄花保健枕。
  (三)红松松针系列产品的开发
  松针是松树的叶,味酸,苦涩,性温,无毒。入心、脾、肝经。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主治风湿痿痹,湿疮疥癣等。《本草纲目》言,松针长期服用,治百病,安五脏,生毛发,耐寒暑,耐风吹雨打,轻身益气,守中而辟谷延年。松叶以除邪气为主,邪去则正安,疾病不生,从而获得不饥延年的实效。松叶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表明,松叶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树脂、纤维素、木质素、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松叶挥发油类有祛痰、健胃、驱风、解热、利尿、镇痛、驱虫、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治上呼吸道慢性感染。松叶黄酮类,可治疗血管发脆及血管渗透压不正常等。松叶中含的树脂、纤维素等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松针来源广阔,采集方便,化学成分复杂,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广泛,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在医药、保健方面开发利用价值潜力巨大。为保健品和药品是近期研究开发的,韩国、朝鲜、日本对松针的研究较早,将松针干燥磨成粉,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松针有了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作为新型保健品,正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识和接受。现在主要研究开发松针精油保健食品、松针粉保健食品、松针保健茶、松针酒、松针口服液、叶绿素制品等系列产品。但红松针还未被国家卫生部列入保健食品新原料和新资源食品名录,这就极大的局限了松针的应用。
  二、红松保健食品开发的意义
  促进红松保健食品的开发生产,可解决林区就业问题,提高当地林业工人的生活水平,促进黑龙江省林区对天然红松林的保护和人工营造红松林的积极性,对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生态效益
  天然红松林在防护效益、涵养水源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东北林区流经天然红松林分布区内的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鸭绿江等河流,红松林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意义。松花江水位比较稳定,含沙量较少,就是因为上游长白山林区有丰富的阔叶红松林。红松林从林冠到地面的灌木、草本、苔藓和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很厚的海绵体吸收保存着大量的水分,起着巨型水库的作用,可以调节气候论文网,保证江河水位的稳定。防止泥土冲刷,使之大雨不涝,无雨不旱,保证农业高产稳产。黑龙江和吉林省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地,基本没有大旱大涝,颗粒不收的年代,主要原因是有超过30%以上的森林覆被率,其中有大面积的阔叶红松林。
  红松原始森林是小兴安岭生态系统的顶级群落,生态价值极其珍贵,她维护着小兴安岭的生态平衡,也维护着以小兴安岭为生态屏障的中国东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但是,从1948年小兴安岭开发到现在,历经56年的采伐,这里的天然红松林已从原始的120万公顷减少为不足5万公顷,成熟林木大约只剩下300万株。且天然红松生长期比较长,生长速度比较慢。一批红松绝迹后,要1500多年才能再见到大面积的红松林。天然红松林内物种十分丰富,林下植物多达70至130多种。且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防止病虫害等功能。国外学者研究测定,一棵500年的红松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仅有50美元至125美元,而所产生的生态价值却多达19.5万美元。因此,红松保健食品的开发生产,可促进黑龙江省林区对天然红松林的保护和人工红松林营造,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松子系列产品出口量逐年增长,松仁以其个大、饱满白嫩、入口清香,具有防止血脂沉积、降低胆固醇、减肥等作用且富营养而享誉世界,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认同。但由于我国红松天然林资源的大幅度减少,全国约产红松子2万t/年,而随着人们对天然绿色有机食品的食用量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约为10万t/年,目前生产的红松种子只占市场份额 20%。2010年红松籽国内市场价格已达50元/kg左右,红松果仁更高达300元/kg以上,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而种子产量逐年降低,同时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出口红松子6000t/年。几乎占据了整个国际松子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我国红松种子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生产经营还基本停留在果仁裸仁出口上,深加工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产品也没有形成系列化,知名品牌少之又少。据资料介绍,红松籽进行深加工综合利用后与出售初级原料产品对比,附加值可增加10倍以上,因此,促进红松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深加工基地,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三)社会效益
  红松是重要的经济用材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东北林区经济林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采伐量的减少,红松母树林承包经营现已成为林区职工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促进红松保健食品的开发生产,建立红松综合开发利用的现代化加工企业,提高红松林的经济效益,还可增加了红松籽仁的附加值和林区工人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当地林业工人的生活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促进人工红松林的发展。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规范资料

返回版块

10.97 万条内容 · 22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烈河流域水质评价研究

论文导读::而主成分分析法(PCA)利用降维技术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武烈河流域目前还缺少水质综合评价的相关研究。水质评价涉及的影响因子众多。论文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武烈河流域,水质评价  引言  水质评价涉及的影响因子众多,导致数据分析中某些重要信息受到干扰甚至被掩盖,影响综合评价结果[1]。目前,常用的水环境评价方法主要有简单指数法、分级加权平均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数学法、普通概率统计法等[2-3],但却无法解决水环境系统多因子问题[4]。而主成分分析法(PCA)利用降维技术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对高维变量进行综合和简化,并且能够客观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取前后方差较大的几个主成分因子来代表所有因子,能够减少原始数据信息损失、简化数据结构、避免主观随意性环境保护论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区域综合评价中[5-9],如李湘凌等利用层次聚类发和主成分分析法解析研究铜陵市大气降尘污染元素来源[10],刘总堂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云南湖库水体中重金属分布[11],伊元荣等[12-1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评价了伊犁河和南淝河河流水环境质量;LOSKA等[14]对Rybnik水库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来源作了分析;李琼等[15]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我国98年洪灾损失等。但是,武烈河流域目前还缺少水质综合评价的相关研究。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