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规范资料 \ 分析周恩来与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

分析周恩来与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

发布于:2015-08-26 16:30:26 来自:环保工程/规范资料 [复制转发]
论文导读::周恩来敏锐地意识到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面临严重的环境公害问题。建国后的环境问题。我国的环保事业开始步入正轨。
论文关键词:周恩来,环境问题,环保事业

  一、建国后的环境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的,既有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还有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渐渐袭来的环境问题等。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开展,尤其是在大跃进那段高歌猛进的岁月里,国家集中力量大办重工业,全民大炼钢铁,热火朝天。人们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时,却也种下了环境恶化的种子。到70年代初,中国的环境状况令人堪忧,水污染十分突出,一些工业集中的地区污染极其严重。另一方面,随着生产逐渐恢复,国内外政治局势逐渐安定,全国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粮食问题凸显,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政府进一步强调“以粮为纲”,全民种粮,甚至在一些不宜种粮的地区开荒种粮。因此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60年代后期到1976年周总理去世这段时间里,国家各方面的事务都要他亲自去处理,可以说是日理万机。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他却时刻不忘关系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福利的环境问题,率先提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仅凭这一点环境问题,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周总理的卓越知识和超前意识。
  周恩来敏锐地意识到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面临严重的环境公害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一再提出“环境问题一定要有人管起来”。
  周恩来不止一次地提到“环境公害”问题。1970年6月26日,在接见卫生部军管负责同志时,讲到:“卫生系统要关心人民健康,特别是水、空气,这两种污染。前几天接见几个日本留学生,他们说,日本不但陆上污水多,海上污水也多,美国有的内河也完全污染了。他又补充说:“毛主席讲预防为主,要包括空气和水。要综合利用,把废气、废水都利用。如果污水、污气都解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了,就什么财富都可以创造。从卫生角度看,必须解决。”1970年12月26日,周恩来接见中联部、外交部有关同志时,再次谈到世界上几个发达国家的工业污染问题,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解决,他说:“我们不要做超级大国,不能不顾一切,要为后代着想,工业公害是一个新问题。工业化一搞起来,这个问题就大了免费论文下载。”他还一直把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放在首位,曾说:“我们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我们搞建设,一定要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子孙后代,不要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情”。
  周总理为了唤起各方面对环境保护的注意,仅从1970年到1974年,就环境保护做了31次讲话,足以看出总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三、为推动环保的努力
  周恩来心系群众,实事求是,清醒地正视全国环境问题。一再提出“环保问题一定要有个人管起来”,反复叮嘱大家,“要为后代着想”。
  (一)指出“中国也存在环境问题”
  周恩来不仅最先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而且为了强化这一思想,在第一次世界环境大会召开之时努力派团参加,明确指出:“中国也存在环境问题”。
  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有环境公害事件发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68年,联合国决定于1972年在瑞典召开环境会议。当时联合国希望中国能出席。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力排众议,毅然决定派代表团参加。根据他的指示,确定的代表来自计委、工业、农业、水利、卫生、外交等部门,共20多人。周恩来亲自审阅了代表团准备的报告,并要求他们“通过这次会议,了解世界环境状况和各国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并以此作为镜子,认识中国的环境问题”。提出要注意学习国外一些好的经验。
  会议结束后,代表团将会议情况向周恩来作了汇报。为巩固会议成果,周恩来立即指示,召开全国性的环境保护会议。
  1973年8月5日~20日,在周恩来的指导下环境问题,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会议取得了三个主要成果:一是做出环境问题“现在就抓,为时不晚”的结论;二是确定了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工作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三是审议并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至此走上制度化、法规化的轨道。为了贯彻落实《规定》,11月13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情况的报告》,并指出: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保护人民健康和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根据这一精神,1974年10月,全国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国务院环境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各地也陆续建立起环境保护机构。促进了环保工作的开展,我国的环保事业开始步入正轨。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年代里,环境保护工作竟然开展起来了,这主要得力于周恩来总理的推动。通过这段历史可以看到周总理特有的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周恩来不仅指出中国存在环境问题,努力使大家重视环境问题,而且身体力行带领大家开展环保工作。
  (二)治理“三废”,解决“公害”问题
  解决好工业污染问题是做好环保工作的首要方面,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附属物,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公害。周总理率先意识到“公害”问题的严重性,并推动治理工业“三废”工作的开展。
  总理不止一次地提到“公害”问题。1970年8月7日接见抓革命、促生产座谈会的代表时,总理强调说:“废液是个大问题,要搞综合利用。发展大工业、小工业,都要注意,变有害为有利。”1971年10月在参观北京东方红石油化工厂时,指示该厂负责人,要采取措施,消除危害工人健康的黄烟污染问题。[1]总理已经意识到发展工业中的污染问题,指出应借鉴外国的经验,在规划和生产地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三害”。周恩来环视周遭人等,生怕他们听不懂他的话,于是连命令带规劝道:综合利用就是变害为利。没有不可利用的东西。工业不能危害人民,要造福人民,要把你们逼上梁山。周恩来认为搞综合利用是解决“三害”的根本途径,因而他多次强调其重要性。1972年周恩来又说:我们在不搞综合利用,后一代就要骂死我们,骂我们是蠢才。
  总理不仅强调要处理好工业污染问题,而且还亲自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1972年3月,北京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污染事件。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鱼出现异味,吃了这些鱼的人,出现头痛、呕吐等中毒症状。卫生部把这个情况向国务院作了报告免费论文下载。周总理看到后,非常重视,立即要求要查明事件原因、污染源,并采取应对措施。调查结果是官厅水库的鱼受到了污染。总理做出批示,要求立即组织一个领导小组开展对官厅水库的治理。进行调查研究,然后进行分批治理,官厅水库的污染被控制住了。这是新中国史上,国家进行的第一项污染治理工作,为以后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同年11月,周恩来拖着重病之躯,在寒风中登上了北海公园的白塔,俯瞰了北京的市容,了解北京消除烟尘的情况,并当场对有关人员指示环境问题,要把首都的环境保护工作搞好。首都环保事业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开展起来,也带动了全国环保事业的开展。
  (三)积极倡导植树造林
  周恩来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论述了植树造林的重大意义。50年代初,由于一些地方长期存在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不良现象,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对此,周恩来指出:“我们的祖先把山上的树木砍得太多,以致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现在要注意植林,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在《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的报告中极富远见地提出:“林业对供应建设事业所需的木材和防止水旱风沙灾害都有重大的意义。”他很早就认识到植树造林的力量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1966年2月28日,周恩来在《植树造林是百年大计》中再一次明确指出:“林业工作面向全国,依靠全党全民,要两条腿走路,要依靠六亿农民。”
  由此可见,周恩来总理一直都把我国的林业发展事业放在心中,认为:“植树造林是百年大计”,并一直为加强植树造林而做了很多努力和很多工作。他之所以殚精竭虑地抓植树造林工作,其目的在于要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四、结论
  周恩来总理不愧为我国环保事业的领路人,他最先意识到我国的环境问题,竭力唤起人们的注意。他还率先全面地领导环保工作的开展,使环保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在沙尘暴仍然肆虐,全球气候日趋变暖的的今天,在环境破坏速度仍然快于建设速度的今天,我们重温周恩来总理的环保思想,认真研究他在处理环境问题过程中的工作方法,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将为我们克服环境问题,建设美好家园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琦.在周恩来身边的日子—西花厅工作人员的回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研究室,199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贾应旺.周恩来经历叙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曲格平.梦想与期待:中国环境保护的过去与将来[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文稿[A].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规范资料

返回版块

10.97 万条内容 · 22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铁炭微电解的研究与分析

论文导读::本文对高有机磷废水采用铁炭微电解+光催化氧化+生化工艺进行处理,经过八个月调试,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进水(平均)COD12890mg/L ,BOD53472mg/L、NH3-N118mg/L、总磷664mg/L,出水(平均)COD96mg/L,BOD519mg/L、NH3-N13mg/L、总磷0.45mg/L,达到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论文关键词:铁炭微电解,光催化氧化,有机磷废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