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工程项目管理 \ 浅谈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三)

浅谈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三)

发布于:2015-08-26 16:57:26 来自: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复制转发]
三、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的保证体系
  建筑产品的生产受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可变因素多,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层次和组织结构,也因工程对象规模、性质、地理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无固定的施工组织方案,生产的全过程都是在用户的监督下进行。建筑产品体积大,生产规模大,周期长,占用资金大,大量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围绕产品流动,生产工艺在建筑对象上顺序展开,多工种配合作业,工序间穿插频繁,产生施工空间和时间上的矛盾,生产均衡性较差。
  建筑生产的这些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建筑成本管理中各要素间联系特别普遍,相关性特别强,在成本管理中必须考虑尽可能多的因素,从整体上加以权衡和综合施治,以求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整体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它与外界环境(自然条件、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经济政策和建筑市场)休戚相关,环境的变化必然对它产生重大影响,在成本管理中,必须具有应变能力和最大的适应弹性,才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因此,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涉及到人、财、物、信息、时间多因素,涉及到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各项经济政策、建筑市场等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以工程企业为核心和各专业职能部门(经营、生产、计划、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设备、劳资、财务、政工、后勤和行政等部门)多层次多变量的复杂的耗散结构系统,其内部各环节、各方面都处在一种多因素的交错综合、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运动中,并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工程企业成本管理必须要用系统的思想来对待,要把成本管理看成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的整体目标而形成的整个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和复杂的子系统。它是一个围绕工程企业,从工程的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预算、施工,到交工验收整个过程,在国家基建计划、经济政策和建筑市场等影响下,全员、全面、全过程参与的主动系统跟踪控制过程。它是一个从企业成本目标整体优化的基点出发,运用系统的方法,将企业各层次、各部门、生产各环节有机组织起来,通过成本目标的分析,规定它们在成本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并建立起组织协调机构,使各方面的工作活动标准化,建立起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在保证工程企业工期、质量下,用最优的控制去优化成本目标的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保证体系。
  工程企业成本管理保证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围绕着工程企业成本形成过程,对成本目标的优化在目标方针体系、成本控制体系、信息流通体系三条线上交又进行保证,同时也是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科学管理环节(PDCA循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和具体化。
  1.目标方针体系。在企业经营整体目标指导下,通过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确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再进一步分解到企业各层次、各部门,生产各环节,形成明确的成本目标,层层落实,保证成本管理控制的具体实施。构成了成本管理保证体系中的“计划”环节。
  2.成本控制体系。围绕着工程企业,企业从纵向上各层次、横向上各部门以及全体人员根据分解的成本目标,对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即相对于施工过程对招投标过程中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的事前控制,对施工阶段成本计划实施的事中控制和交工验收成本结算评价的事后控制。根据各阶段、各条线上成本信息系统的反馈,对成本目标的优化控制进行监督并及时改正发生的偏差,使工程企业成本限制在计划目标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体现了成本管理保证体系中的“实施”环节。
  3.信息流通体系。是对成本形成过程中,有关成本信息(计划目标、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的系统。企业各层次、各部门生产环节,对成本形成过程中实际成本信息的收集和反馈,用数据及时、准确地反映成本管理控制中的情况,就是成本管理保证体系的“检查”环节。反馈的成本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对企业各层次、各部门、生产各环节发出调整成本偏差的调节指令,保证降低成本目标按计划得以实现,这就是成本管理保证体系的“处理”环节。
  PDCA循环在成本的管理保证体系中是不断进行的。每循环一次,就实现一定的目标,解决一定的问题,使成本目标不断优化。在成本管理保证体系中,整个企业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企业各级、各部门又都有自己成本管理的PDCA循环,依次有更小的PDC A循环,直到落实到每一个人,下一级的PDCA循环又是上一级的具体落实。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彼此协调,相互促进,使企业全体人员都参与,对全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进行控制保证,以实现企业成本目标的优化,进而使企业整体经营效益得到提高。
  (二)成本管理保证体系的实施
  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成本的形成过程,因此工程企业成本保证体系的实施也是贯穿于工程企业从投标报价到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生产过程。
1.目标方针体系的实施
  建筑企业现在面临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能否招揽到必要的工程任务,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在投标报价中,关键是确定既能使企业中标,又能保证企业盈利的理想标价。
  因此,标价的制定,一方面要计算出工程的直接费,做到不错算、不漏算、不重算;另一方面要计算出工程的间接费,根据企业本身的任务的饱满度、技术、资金条件、管理的适应能力等估算企业管理费用;再一方面,还要根据企业本身经营目标的整体策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和经济政策,建筑市场的变化以及以往的投标报价经验。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进行成本的预测,根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反馈,经反复研究对比可选方案,作出成本决策,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投标标价,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建筑企业在中标后,为了达到预期的利润,必须确定目标成本,以此为根据去组织施工和经营管理工作。工程的目标成本等于工程的中标标价(预算收人)减工程目标利润(法定利润加预计成本降低额)再减税金;工程降低成本目标等于工程预算成本减工程企业目标成本后再除以工程预算成本。
  工程企业成本目标化以后,由于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层次或部门都不可能单独完成对成本的管理控制,只有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之间围绕工程项目成本的优化进行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发挥各自在成本管理保证体系中的不同职责,才能在整体上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成本的优化目标。这体现了系统管理的整体原则和能级原则。
  因此,成本目标必须从纵向上对公司、企业承包班子、施工处、作业班组、个人进行分级分解:从横向上对劳资、计划、生产、财务、材料、质量、安全、政工、后勤等进行分工分解。同时分解还要结合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人工、材料机械费、管理费的节约;质量、安全的管理等降低成本途径进行,使每一层次、每一部门以及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成本,形成一个矩阵式的成本管理保证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企业各层次、各部门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教育与激励、指导与服务的成本管理控制功能,使各级、各部门为工程企业的服务落实到实处,切实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不断优化目标成本。
  2.成本控制体系的实施
  成本管理保证体系中对成本目标的控制,最终都要落实到施工现场上来。加强施工现场成本的有效控制,其关键在于能否在公司、相关业务管理部门保障下,组织企业班子及其企业分包单位在内的全体人员参与的施工成本综合管理与控制的网络系统,以目标成本为目标,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与控制,以经济合同为手段,搞好分包协作,有效控制分包目标成本,强化工序管理,奖惩兑现,及时改正脱离目标的偏差,以保证实现最佳的成本控制目标。
  (1)为保证工程企业目标成本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目标成本的制定必须要与施工组织设计相适应,同时施工中劳动力、材料、机械的消耗费用支出,很大程度上是由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控制的。因此施工组织设计要根据计划成本目标,按建设企业、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分级网络计划,以网络计划为基础编制相应的劳动力、材料、机械需求计划、施工组织准备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网络计划意识。以优化的网络计划为主干按工程进度控制劳动力、材料、机械资金消耗,在全面计划管理的基础上,以成本目标为目标控制成本,并根据施工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和目标偏差,及时反馈、调整,保证计划实施的均衡性和连续性,以有效的技术措施,节约措施促进成本的节约。这是能否有效推动网络计划和按进度进行成本跟踪管理控制的关键所在。
  

  • 结构大佬
    结构大佬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
    2015-09-02 08:23: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程项目管理

返回版块

4.63 万条内容 · 46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浅谈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二)

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许多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没有系统开展,主要是由于企业短期行为造成的。现在行业发展到了成熟期,建筑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内部管理,向管理要企业竞争力。施工企业主要以施工项目为主,企业管理的好坏也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我国施工企业在推广项目管理方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在多年的工程管理中,一向重进度和质量管理,轻视成本管理,从而造成企业的成本控制只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却未能真正有效地运用。目前在工程企业的投资上,大部分企业都突破设计概算,必须追加投资后才能完成,这里的原因很多除了企业前期研究不足,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外,工程企业施工成本控制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