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规范资料 \ 浅议影响城市大气污染质量的气象因素

浅议影响城市大气污染质量的气象因素

发布于:2015-08-26 16:46:26 来自:环保工程/规范资料 [复制转发]
论文导读:就扩散稀释而言,其他一切气象因素都是通过风和湍流的作用来影响空气污染的,凡是有利增大风速,加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扩散稀释,反之亦然。因此大雨是净化城市空气的有效因子。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气象条件

  1大气湍流扩散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大气中几乎时时处处存在着不同尺度的湍流运动。在大气边界层内,气流受到下垫面的强烈影响,湍流运动尤为剧烈,湍流输送的速率在大气中比分子扩散速率大几个数量级。同样,当污染物从排放源进入大气时,就在流场中造成了污染物质分布的不均匀,形成浓度梯度。由于湍流的扩散作用,流场各部分之间发生强烈的混合和交换,大大加快了污染物的扩散速度,污染物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输送,逐渐被分散、稀释。而在风场运动的主风向上由于平均风速比脉动风速大很多,因此主风向上风的输运作用是主要的,只要风速足够大,主风向上的湍流输送作用可忽略不计。归纳起来: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污染物的扩散速度也就越快,浓度相应越低,因此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最本质的因素。就扩散稀释而言,其他一切气象因素都是通过风和湍流的作用来影响空气污染的,凡是有利增大风速,加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扩散稀释,反之亦然。
  2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扩散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往往取决于该地区排放污染物的源参数、气象条件和近地层下垫面的状况。在源参数一定的情况下,气象条件和下垫面状态是影响人产一毛污染的重要因素。气象条件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风向
  风向与污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风对污染物的水平输送作用上,高值污染浓度常出现在大污染源的下风向。以上海市的两个S02监测站为例:杨浦站位于工业区;四平站位于工业区边缘,在杨浦站的西北偏西方约3到4公里处,其北方为郊区的大片农田。测量结果显示,四平站高于杨浦站几乎都出现在E-SSE风的情况下,即在东南风输送下,杨浦工业区的高值浓度中心有向西北方转移的趋势。发表论文。
  2.2 风速
  风速的大小和大气稀释扩散能力的大小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污染物浓度产生影响。一般来说,随着风速的增大,浓度值迅速减少,但是有时候也发现有另外一种情形:例如日本四日市在地面风速小于3米/秒时出现S02浓度仅0.lppm以下,而当风速超过5米/秒时反而出现高浓度,有时甚至达到2ppm的程度,这表明风速对污染的影响很复杂。风速小,一方面大气稀释扩散能力弱,引起局地污染物浓度增加;但另一方面,在微风条件下热烟云抬升较高,从而使地面浓度减少。风速大,一方面固然表示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使地面浓度减少;而另一方面,强风能使上升烟云弯曲提早抵达地面,引起地面浓度增加,同时强风将使烟云在建筑物背风侧造成下洗,会增加地面浓度,这一效应有时称作风速的次生效应,显然它对高架源的影响比对地面源更为重要。
  2.3 稳定度
  大气层结稳定度是决定大气稀释扩散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子,它对地面S02浓度的影响比风速更为显著,逆温与污染物浓度的关系包含逆温强度、逆温层厚度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污染物浓度随着逆温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逆温层厚度的增大,污染物浓度值也增大,但是从日变化的角度来看,不能说大气层结稳定的时刻、特别是逆温层存在的时刻,污染浓度一定最高。有资料表明,污染浓度的大小不仅同相应的排放率有极大关系,也和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相联系。
  2.4 云量及辐射
  云量及辐射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很密切,因此也影响着污染物的扩散。一般来说,晴朗的白天,特别是中午,太阳辐射最强,温度层结是递减的,大气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晴朗的夜间,黎明前逆温最强。日出及日落前后为转换期,均接近中性层结。云层对辐射起屏障作用,它既阻挡白天太阳辐射,又阻挡夜间地面向上的辐射。总的效果是减小气温随高度的变化,使白天递减和夜间逆温的温度层结均受到削弱。减弱的程度视云量的多少而定。
  2.5 降水
  降水对污染物有净化作用。降水的净化作用与降水强度有关。降水强度越大,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也就越强。因此大雨是净化城市空气的有效因子。另据日本的经验:一小时降水量在1毫米以下的降水,不论它持续多长时间,地而污染物浓度都不会降低。
  2.6 天气形势
  天气形势是指大范围气压分布的状况,一定的天气现象和气象条件都与相应的天气形势联系在一起,因此,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气象因素也与天气形势有密切联系,进而天气形势与大气扩散也有密切联系。在低压(气旋)控制区内,空气有上升运动,多云天气较多,而且通常风速较大,大气为中性或不稳定状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相反,在强的高压(反气旋)控制区内,天气晴朗,风速较小。由于大范围的空气下沉运动,在几百米到一、二千米上空容易形成下沉逆温,像盖子一样阻止向上的湍流扩散,如果高压系统是静止或缓慢移动的,那么连续几天的微风或逆温,使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大大下降,呈现所谓“空气停滞”现象。此时如果有足够的污染源,就会出现较大范围的污染危害。发表论文。
  3下垫面条件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
  除气象条件外,下垫面状态也是影响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下垫面的粗糙度及其构成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气象条件。对一个具体城市来说,要同时考虑城区和郊区的地理情况,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下垫面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城市下垫面
  城市下垫面的三大基本特征是干、热、粗。一方面,非均匀的下垫面造成动力学粗糙度增大(其地面粗糙度可从1到3米之间变化),使得城区风速减小,气流不规则,湍流强度增大,这也称作机械湍流增强。另一方面,由城乡水平温差(一般大于3℃以上)引起的热岛效应和热岛环流,冷空气从四周的乡村流向市中心,在市中心形成复合上升气流,并将暖空气带到高空,为满足动量守恒原理,在市中心上空与乡村区域形成补偿的辐射和下沉气流,连同市中心的辐射上升气流组成完整的闭合环流,即热力湍流。
  3.2 水域下垫面
  水域下垫面所产生的特殊流场势必影响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在大的水域和陆地的交界处,由于水面和陆地的热力和动力作用截然不同,会改变局地的气象条件。水域引起的最明显的局地气流是海陆风。由于水、陆的热性质不同,造成了它们之间温度的差别。温度的差别造成压力差,进而形成局地的水陆风环流,一般称为海陆风。在近地面,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它的上面是反向气流,吹海风时,反向气流从陆地返回海洋。
    水域引起的另一个气象条件是局地气团变性。春末夏初,白天陆地温反比水温高得多,当气流从水面吹向陆地的时候,低层的空气很快增温,温度层结自下向上转向超绝热状态,形成热边界层。热边界层在海岸附近开始形成,在空气向内陆运动的过程中,受地面加温变性的气层逐渐增厚。因此,热边界层顶向内陆逐渐增高。热边界层内的空气受地面加热变性,它的温度层结和未受地面影响的上层空气不同。如果原先水面上的层结是稳定的,热边界层以上的气流仍维持稳定状态,并保持水面气层的低湍流特性。发表论文。热边界层内的层结则是不稳定的,加上陆地比水面粗糙,故这一层内的湍流交换大为加强。此时,热边界层内外气层的特性截然不同。一旦沿岸地区出现上述热边界层时,如果岸边有一高架源,就会在陆地上形成持续的漫烟污染。水面的另一个特点是比陆地光滑,它的粗糙度随风速和波浪状况变化,但一般都比陆地小得多。因此,水面上的大气湍流强度较小,扩散速率比陆地低。
  3.3 山地下垫面
  山地下垫面对污染物扩散最明显的影响是山谷风和逆温,山谷风是山风和谷风的总称,它主要是由于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在白天,太阳先照射到山坡上,使山坡_L大气比谷地上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形成了由谷地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在高空形成了由山坡吹向山谷的反谷风,它们同山坡上升气流和谷地下降气流一起形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在夜间,山坡和山顶比谷底冷却得快,使山坡和山顶的冷空气顺山坡下滑到谷底,形成了山风,在高空则形成了自山谷向山顶吹的反山风。它们同山坡下降气流和谷地上升气流一起构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山区由于它复杂的地形结构,在夜间常出现比平原更强的逆温。夜间山坡冷却得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在谷底积聚,再加上谷底风速小,所以逆温发展的速度比平原快,逆温层更厚。如果凹地四周是封闭的,冷空气逐渐堆积滞留,形成逆温强度很大的“冷湖”,且日出后消散也很慢。

【参考文献】
[1] 胡辉,谢静,侯祺棕,李湘男,徐双庆. 城区大气污染物——NO_X浓度预测预报模式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2,(01) .
[2] 王树功,岑慧贤,陈新庚. 环境空气污染预测预报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 1999,(02) .
[3] 徐明德. 城市大气质量的模糊评价[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1997,(01) .
[4] 姜金华,彭新东. 复杂地形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 2002,(01) .
[5] 韩明山,梅宁,梁泽德. 城市大气污染扩散监测模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 2004,(02) .
[6] 密保秀,李金龙.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 1997,(05) .
[7] 刘瑞民,王学军. 太湖污染与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 2001,(03) .
[8] 田超,范相阁,张文利,常江. 大气污染物SO_2扩散模式的建立及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03) .
[9] 戚焕岭. 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叠加方法的修正[J]轻金属, 2001,(04) .
[10] 李玉轩,王玉明,白惠峰. 城市空气污染预报预警系统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 .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规范资料

返回版块

10.97 万条内容 · 23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蚯蚓床法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论文导读:此外,还有历年存积下的城市生活垃圾60亿吨。在国外颇受欢迎的蚯蚓床法便是一种绿色的城市生活垃圾最终处置方法。蚯蚓床法所能处理的对象是可降解的有机物,而我国现在大部分垃圾是混合垃圾,许多废弃物混于一起,要分离出其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必需借助垃圾分选设备。关键词:蚯蚓床,城市生活垃圾,可降解有机物  1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脚步地加快,我国大多数城市承受着城市垃圾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1998年我国产城市垃圾1.4亿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此外,还有历年存积下的城市生活垃圾60亿吨。绝大多数城市已经陷于垃圾的包围之中,泛滥的垃圾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社会每年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垃圾的清运和处理。所以,探索更科学、更经济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治理目标,是我们每一个环保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