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输变电工程 \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形式及作用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形式及作用

发布于:2015-08-24 20:45:24 来自:电气工程/输变电工程 [复制转发]
输电线路的基础种类是多少呢?

一、基础型式

1、复合式沉井基础

2、联合式基础

3、灌注桩基础

4、斜插式基础

5、大板式基础

6、阶梯式基础

7、岩石锚杆式

8、掏挖式基础

9、岩石嵌固式基础

10、金属基础

11、装配式基础

12、底拉盘基础

二、基础的作用(只叙阜阳地区常用的基础)

1、混凝土阶梯式基础

这种基础是传统的基础型式,适用各类地质,各种塔型,特点是大开挖,采用模板浇制。成型后再回填土,利用土体与混凝土重量抗拔,基础底板刚性抗压,不配钢筋。

缺点:由于阶梯式基础混凝土量大,埋置较深,易塌方,在流砂地区难以达到设计深度,固经常出现设计变更。

2、大板式基础

大板式基础的主要特点是;底板大,埋置浅,底板较薄,靠底板双向配筋,承担由铁塔上拔下压和水平力引起的弯矩和剪力。

优点是;易开挖成型,混凝土量能适当降低。

缺点是;钢筋用量大,占地面积大。

3、灌注桩基础

对于地质条件为流塑型的,地基持力层较深且基础作用力较大的耐张塔或直线塔,使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它主要靠桩周与土的摩擦力和桩端承载力承担基础上拔力和下压力。

优点是;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占地少,适合城区用。

缺点是;施工费用较高,用人工施工时危险因素大,施工量越少费用越高。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输变电工程

返回版块

11.09 万条内容 · 59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我国几种常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站内通信模式研究

  [摘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站内通信模式,着重论述了各自的通信结构和特点,并通过对各种的通信模式在我局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合理的通讯系统实现模式,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厂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1引言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系统的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对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进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避免重复投资,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须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加以规范,对站内通信配置予以综合考虑。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了软硬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及管理水平,达到变电站减人增效,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的目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