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节能技术 \ 质谱仪用于地震灾后不明成分危害物的分析检测

质谱仪用于地震灾后不明成分危害物的分析检测

发布于:2015-08-21 14:17:21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复制转发]
内容导读: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是导致传染病发生的潜在因素。采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不同性能的分析仪器,实现对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为危险物的处置提供依据。本技术可用于不明原因的突发事件原因分析等。
  
  2013年4月20日上午八时零二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区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科技部紧急研究部署四川雅安地震抗震救灾科技工作,并在科技部门户网站发布抗震救灾实用技术手册,供地震灾区选用。在抗震救灾实用技术手册中,发布了不明成分危害物快速检测技术。具体信息如下:
  
  不明成分危害物的分析检测技术
  
  技术简介
  
  1.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带EI源的高分辨质谱,实现对以不挥发有机物为主成分的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难挥发的有机物,直接选择带EI源的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结合样品分子量,碎片质量实现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必要时选用标准品进行验证。
  
  2.对于不挥发有机物为次成分的未知样品,采用酸碱处理或三氯甲烷,甲醇分步提取,去除主成分,富集次成分,难挥发的有机物,直接选择带EI源的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易挥发的有机物,采用GC-TOF-MS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最后实现未知样品的鉴定。
  
  3.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GC-TOF质谱,实现对未知样品中可挥发物的定性分析。样品:固体、液体、气体、组织、体液、细胞等,易挥发有机小分子直接采用GC-TOF-MS分析,不易挥发的有机小分子可进行衍生化处理,衍生后挥发的有机小分子可以采用GC-TOF-MS分析,GC-TOF-MS数据进行数据库检索,实现样品鉴定,必要时选用标准品进行验证。
  
  4.无机金属毒物采用ICP-MS分析;
  
  5.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不同性能的质谱仪器,实现对未知样品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定性分析。
  
  a)蛋白质:蛋白提取出来后,采用电泳分离,然后进行消化处理,LC-MS/MS分析,利用LC-MS/MS数据实现鉴定,必要时采用IR,UV技术进行佐证。
  
  b)核酸:核酸从样本里提取出来后,电泳分离,然后进行序列分析,实现鉴定,必要时采用IR,UV技术进行佐证。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

1.23 万条内容 · 11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传感器助推地震检测技术发展

内容导读:地震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也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传感器技术将是地震检测技术的最基础。2005年以来,在发改委的支持下,中国地震局开始组织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络技术的地震加速度传感器的研制工作。如果在大地震发生的地区大量部署了加速度传感器,我们就可以近乎实时将极震区和地震影响强烈的地区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向公众发布,这对抢救生命、救灾减灾和稳定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震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也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传感器技术将是地震检测技术的最基础。2013年4月20日清早四川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令人痛心的消息一时间铺天盖地的传播全球。据相关部门报道直至22日8时造成了一百多万人受灾,一百多人遇难,在此期间发生了2000多次余震。在此传感器之家希望所有遭遇灾难的的同胞们能战胜这次灾难,重建家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