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农田土整 \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对策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对策

发布于:2015-08-17 16:04:17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是贵州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贵州水利“十一五规划”龙头项目。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一期工程涉及贵州省3市(贵阳、安顺、六盘水)1州(黔南)1地区(毕节)的10个县(区、特区)和贵阳、安顺市区。工程总投资80亿元,年调水量7.41亿m2,拟解决贵阳、安顺市城区城市供水,以及六枝北部和东部、普定南部、镇宁北部、关岭中部、西秀区南部和东部、平坝南部、长顺西北部等7县49个乡镇43 426.7 hm2农田灌溉用水和36.35万头牲畜饮水。
 
 1工程概况
  1.1工程环境及资源环境现状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源水库工程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的三岔河流域上游区,流经毕节地区的威宁、赫章、纳雍、织金,六盘水市的钟山区、水城、六枝等行政区,流域面积3 492 km2。区内喀斯特岩溶发育、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但煤炭等主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1.2工程区工农业生产布局
  三岔河流域煤、铁、铅、锌等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上游六盘水市的水城、六枝等地,区内工业行业主要为煤炭、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炼焦等,同时还有机械、化肥、酿造、粮油及其他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流域内旱作坡耕地多,农耕基础条件差。据统计,流域内排放废水的主要企业有87家,排工业、生活污废水0.66亿m3/年;其中排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石油类、铜、铅、镉、六价铬、氰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5.2万t/年。流域区农业及农村面源通过各种渠道排放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约5.9万t/年。这些排放物不仅会污染当地水环境,同时一些有机物、氮、磷及成分复杂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也严重影响三岔河干流的水质。
  
2工程存在问题
  目前在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若解决不好这些矛盾,一方面会给工程项目本身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将会使工程建成后的有效利用率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影响整个工程的长期重大隐患。其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2.1流域水环境问题突出,水源工程河段水质污染严重
  2.1.1工业生产污染。六盘水市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岔河流域,周边毕节所属市、县工业也有一定分布。环境污染和隐患主要是国有大企业生产排放。水矿、水钢等6个大型国有企业及部分地方企业已相应建设了废水处理设施,但有的企业由于设施落后或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废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目前区内地方煤炭工业的实际产能已达4 000多万t,相当于规划控制总产量的2倍;其中多数企业因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基本无废水处理设施,而严重污染影响区域水环境。此外,六盘水大湾一带非法铅锌冶炼厂虽大多已依法取缔,但个体户利用遗留废渣洗选铅锌,致使三岔河及其支流河水发黑,铅、锌污染严重。
  2.1.2城市生活污染。目前六盘水市5万m3/d城市污水处理厂及500 t/d垃圾处理场已建成并运行,但辖区及周边由于设施建设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部分生活污水和垃圾尚未及时收集处理,直接对流域区水环境造成相应的污染影响。
  2.1.3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流域区上游生态环境质量最差、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除毕节的威宁等相关地区外,主要集中在大湾、大河、汪家寨等3个镇。但是因行政管辖或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该区域基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治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即使丰水期时辖区的工业全部停运整顿,三岔河干、支流的水也都会因污染和泥沙淤积变黑。
  三岔河突出的水污染所造成的严重水质问题,有可能成为工程效益发挥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同时也可能成为整个水利枢纽工程的无穷后患。但工程环评报告却一定程度上忽略或回避了流域区环境污染尤其是水污染对工程本身造成的环境影响这一突出的现实问题。
  2.2工程灌区和供水工程调节水库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工程灌区和贵阳供水工程涉及到桂家湖等8座水库水质,其由于总磷、总氮等营养物指标超标,不能完全满足国家gb3838-2002ⅱ或ⅲ类标准要求。其中桂家湖等4座水库总磷、总氮等营养物浓度水平都在ⅳ~劣ⅴ之间,水质相对较差。尤其是红枫湖,近年来不仅富营养化更加严重,而且氟化物超标,浓度还不断攀升。因此,工程灌区和供水工程调节水库目前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压力大。如果工程建成运行后,其长期严重污染的水源水与已不同程度污染的调节水库水污染叠加,可能造成调节水库原水质受到水源水的二次污染而不同程度下降,从而导致整个供水“受益区”出现新的水质安全等问题。

  3建议
  3.1加强水源保护和水环境规划、治理,保证供水安全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目标是解决黔中地区缺水问题,保障黔中地区用水和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全省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应加强工程区的水源保护、水环境规划和重点治理,以确保工程供水质量安全。
  3.1.1制定、实施三岔河流域水环境专项规划和治理方案。贵州省有关部门应尽快重点针对造成三岔河流域水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源及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措施有效、操作性强的专项规划和治理方案。加大投入,抓紧实施,力争在工程竣工通水前取得满意实效,迅速扭转水源工程河段水质污染严重的被动局面,确保水源工程供水质量。
  3.1.2加快“两湖一库”(红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治理步伐,全面开展调节水库水源保护及治理。应加快“两湖一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步伐,并以此为契机和突破口,全面开展调节水库的水源保护及治理。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方法、最经济的代价,争取预期效果,全面保证工程系统供水质量。
  3.1.3制定《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强化水源监管。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解决黔中地区缺水问题的关键性重大工程,为全面保证其供水水量的长期稳定与水质安全,应制定《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将工程的水资源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强化监管。
  3.1.4将工程的水源治理与保护纳入工程概算,确保资金支持。目前,三岔河水源工程河段水质污染严重,调节水库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严重制约着工程效益的整体发挥,因此解决整个供水工程的水质安全问题刻不容缓。但是,目前工程的环境保护投资仅为工程本身的环境保护费用,缺乏水源与调节水库的环境保护投资。所以,工程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应将整个水源的环境治理与保护纳入工程投资概算,以确保三岔河水源及调节水库的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3.2调整调水工程方案,使方案更合理
  工程水源与调节水库存在的水环境问题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解决的区域性环境问题。结合灌区和贵阳市供水区实际情况及用水客观需求,应对调水工程方案部分环节做如下调整。
  3.2.1将一期工程的桂-松干渠方案调整为桂-麻(广顺麻杆寨)干渠。具体方法是:接总干渠桂家湖水库节点自流引水,经大山哨、小王官、双堡,提水入革寨水库,从革寨水库提水,经东屯、马路,至广顺麻杆寨;自流入麻线河输入红枫湖南湖,从红枫湖后湖提水,经蜈蚣桥入汪官(团寨)水库,自流入花溪水库北支流,顺河经赵家庄、元方、车田、芦荻、摆拢流入花溪水库。
  3.2.2将贵阳市供水2期工程的引子渡水库提水,经秀洞河输水入红枫湖北湖方案调整为入红枫湖南湖方案。具体方法是:从引子渡水库(老寨子)提水,经柿花田、鸡场坝入秀洞河,顺秀洞河至石潴桥一带(河床标高1 258 m),经羊昌洞、宴家龙潭(河床标高1 248 m),在白泥坝入红枫湖南湖(入湖标高1 230 m)。
  上述水工程调整方案优点:一是从整个调水工程在目前甚至较长时期存在水环境问题的客观实际出发,既可保证阿哈、松柏山等水质相对较好水库免受来水水源的二次污染影响,又可满足重点灌区与贵阳城市及生态用水需求;今后贵阳城市供水主要集中于中曹、西郊水厂扩容提级解决。二是充分利用调水区域原有河道输水,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供-输系统建设投资。三是可避免贵阳市供水二期工程原方案经秀洞河输水入红枫湖北湖造成湖水倒流所导致的水质问题,从而使整个调水工程方案更臻客观合理。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农田土整

返回版块

5.03 万条内容 · 11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目前,淮南市各地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全面有序地推进,一大批饮水安全工程已建成投产,一大批尚在建设中。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工程良性运行,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巨大投入真正形成巨大的产出,长期稳定地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迫在眉睫。为此,淮南水利局组织了调研,对一些县(区)进行调研,通过现场查看、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征求有关县(区)的书面意见,初步了解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情况,现以该市潘集区为例介绍如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