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热泵工程 \ 关于探户式地源热泵系统关键问题

关于探户式地源热泵系统关键问题

发布于:2015-08-17 16:06:17 来自:暖通空调/热泵工程 [复制转发]
本帖最后由 stkt29890 于 2015-8-17 18:29 编辑

  地源热泵是一项高效节能型、环保型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它既不会污染地下水,又不会影响地面沉降。本文对地源热泵户式空调系统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运行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



  一、引 言
  地源热泵是地下土壤层为冷(热)源对建筑物进行供暖、供热水和空调供应的技术。众所周知,地层之下一年四季均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在夏季,地下的温度要比地面空气温度低,在冬季却比地面空气温度高。地源热泵正是利用大地的这个特点,通过埋藏在地下的换热器,与土壤或岩石交换热量。地源热泵全年运行工况稳定,不需要其它辅助热源及冷却设备即可实现冬季供热、夏季供冷。所以,地源热泵是一项高效节能型、环保型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它既不会污染地下水,又不会影响地面沉降。在冬天,管道内的液体将地下的热量抽出,然后通过系统导入建筑物内,同时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在夏天,热量从建建筑物内抽出,通过系统排入地下,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冬用。地源热泵一年四季均能可靠的提供高品质的冷暖空气,为我们营造一个非常舒适的室内环境。因此,地源热泵空调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尤其适合作为户式中央空调的冷(热)源。
  地源热泵的历史很悠久,美国早在上世纪初就开始了对地源热泵的性能研究,目前在美国地源热泵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完全产业化技术。到2001年止,已安装了400000台地源热泵,且还在以每年10%速度稳步增长。在北欧如瑞典这些国家,90%的房屋装有地源热泵。相对而言,我国对地源热泵的研究则要晚得多,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一些单位对它开始进行系统研究。国内开始对土壤源热泵的探索性研究,但在如何有效地降低系统初投资、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突破。其主要的原因是已开展的研究绝大多数都局限于对所建立的实验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并与传统的空气热源热泵性能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而得出土壤源热泵节能的一般性结论。由于缺乏对埋地换热器在土壤中复杂的传热、传质综合传递过程的深入研究,使得这些结论只适用于某一具体实验系统,所提供的基础数据较少而不能作为设计依据。因此在地源热泵机组及系统开发和设计上还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户式水-水式地源热泵机组、土壤热交换器及整个空调系统等的开发与设计进行简单探讨。
  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
  1.地源热泵系统循环简介及选择
  地源热泵系统按其循环形式可分为:闭式循环系统、开式循环系统和混合循环系统。
  1.1闭式循环系统
  封闭循环系统是指冷(热)源侧的循环水在机组室外换热器与地源换热器间形成封闭循环。管道可以通过垂直井埋入地下150-200英尺深,或水平埋入地下4-6英尺处,也可以置池塘的底部。在冬天,管中的流体从地下抽取热量,带入建筑物中,而在夏天则是将建筑物内的热能通过管道送入地下储存;所用管道为高密度聚乙烯管或其他防腐管道作为输送和地源热交换器材料。大部分地源热泵冷(热)源侧换热系统是采用封闭循环。
  1.2开式循环系统
  开式循环系统是其管道中的水来自湖泊、河流或者竖井之中的水源,在以与闭式循环相同的方式与建筑物交换热量之后,水流回到原来的地方或者排放到其它的合适地点。
  1.3 混合循环系统
  对于混合循环系统,地下换热器一般按热负荷来计算,夏天所需的额外的冷负荷由常规的冷却塔来提供。
  1.4 循环系统选择
  闭式循环系统是一中比较稳定可靠的常规循环系统,对地下水、地下环境没有污染,一般设计应优先考虑该循环系统。对于地下设计热交换空间不够充分,或垂直埋管困难等地下特殊情况,可考虑设计混合循环系统。
  2. 系统设计参数讨论
  关于(冷)热源侧水流量,要由最大得热量和最大释热量确定的。埋管中水流速的选取取决于埋管循环流程长度、埋管材料、管径大小、当地地源条件以及机组的特性要求。一般,如提高水流速度可适当增加换热系数,强化换热量,减小换热面积和换热管的耗材,但流速太快会增加循环水泵能量消耗。一般可取流速为 0.65-1.5 m/s。具体可当地条件进行优化分析与设计,其优化设计考虑的参数关系如下。
  复合能耗N = f(长度LLT、埋管材料Ma、管径D、地源温度Te,地源热指标Ke,机组特性Type)
  在机组选择上,设定地埋管进水温度,根据测井测出的进出水温差推算出地埋管出水温度,进而确定热泵机组中工质冬季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总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处温带,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其负荷也迥然不同。因此不能照搬国外的技术成果,而要开发适合我国气候特点的技术。
  三、机组的设计
  地源热泵的形式比较多,其中商用化最为广泛的是蒸汽压缩式热泵。对于户式地源热泵系统,以水-水系统为例,由一个室外机组和多个室内机组组成。该系统可以对每个空调室进行单独调节,满足各个空调室的要求,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而变频户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加上独立的新风系统是一很有发展前景的理想的节能舒适型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因而其优化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传统的制冷系统设计方法是基于经验加实验为主。通常经验设计方法简便易行,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条件等依赖性相对较小。然而经验设计方法不可避免地具有直接和可靠性低、稳定性差的缺点,只适于产品的初步开发。而基于理论预测的优化设计技术可以有效。最优化方法就是在一切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的方法。在最优化设计中,表征方案的一切独立变量为设计变量。最优化方法就是研究如何合理地确定这些变量的方法。而评价方案优劣的指标决定于该方案所选定的设计变量,即该指标为设计变量的函数-目标函数。在系统优化设计中,设计变量的取值常常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即约束条件。
  变频户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由变频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室内机、制冷剂管路和水泵水管路系统组成。根据制冷系统热力学理论,利用参数动态分布、相互关联的方法,建立系统各部件数学模型和运行参数动态方程,组成系统运行参数的方程组,并对该系统进行动态模拟。模拟系统的动态特性,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为满足空调系统的节能、热舒适性及制冷制热好的效果,空调系统的能效比、降(升)温速率和降(升)温幅度要达到指标要求。因而在优化设计时,分别选取能效比、降(升)温速率和降(升)温幅度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同时考虑满足冷凝器和蒸发器结构、面积范围、迎面风速范围、系统温度和压力变化范围、水和制冷剂流量范围、过冷过热度范围和室内机数量等约束条件的要求,利用优化方法进行对上述目标多目标优化计算,从而达到针对不同地域的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的目的。
  四、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形式与布设
  土壤热交换器是地源泵机组设计的关键。地源热土壤换热器有多种形式,如水平埋管、竖直埋管等。这两种埋管型式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应用环境。在中国采用竖直埋管更显示出其优越性:节约用地面积,换热性能好,可安装在建筑物基础、道路、绿地、广场、操场等下面而不影响上部的使用功能,甚至可在建筑物桩基中设置埋管,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下面就竖直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进行简单的探讨。
  1. 竖直埋管材料和深度
  埋管材料最好采用塑料管,因与金属管相比,塑料管具有耐腐蚀、易加工、传热性能可满足换热要求、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供选用的管材有高密度聚乙烯管(PE 管),铝塑管等。竖直埋管的管径也可有不同选择,如 DN20、DN25、DN32、 DN50 等。竖直埋管可须根据当地地质条件而定,可以从20m- 200m。确定深度应综合考虑占地面积、钻孔设备、钻孔成本和工程规模。如果地表土壤层很厚,钻孔费用相对便宜,宜采用较深的竖直埋管,反之,采用浅埋。埋管间距一般以5-6米及以上,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质及土壤的传热情况。
  2.竖直埋管换热器回填、灵敏度
  竖直埋管换热器的形成是从地面向下钻孔达到预计深度,将制作好的U 型管下入孔中,然后在孔中回填不同材料。在接近地表层处用水平集水管、分水管将所有U 型管并联构成地下换热器。根据地质结构不同,回填材料可以选用浇铸混凝土、回填沙石散料或回填土壤等。材料选择要兼顾工程造价、传热性能、施工方便等因素。从实际测试比较浇铸混凝土换热性能最好,但造价高、施工难度大,但可结合建筑物桩基一起施工。
  3 竖直埋管换热器中传热的衰减
  竖直埋管换热器中流动的循环水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夏季供冷工况进行时,由于蓄热地温提高,机组运行时水温不断上升,停机时水温又有所下降,当建筑物得热达到最大时水温升至最高点。冬季供热工况运行时则相反,由于取热地温下降,当建筑物失热最多时,换热器中水温达到最低点。对于签埋管尤其严重。设计时,首先应设定换热器埋管中循环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同时,由于埋管换热器的表面结垢等影响,设计时要考虑衰减。设定值应通过经济比较选择最佳状态点。
  五、结论
  对地源热泵户式空调系统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系统选择、热泵和土壤热交换器进行了讨论,对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运行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

20141209114359471.jpg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engruo
    zengruo 沙发
    狮歌风机谢谢分享
    2016-08-31 15:59:3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xlyy
    wxlyy 板凳
    谢谢楼主的资料
    2016-04-21 09:50: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热泵工程

返回版块

4.66 万条内容 · 36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节能JF-CV蒸汽喷射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本帖最后由 bfup_26573 于 2015-8-17 18:58 编辑   节能JF-CV蒸汽喷射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蒸汽喷射式热泵由混合压缩室、拉瓦尔喷嘴、喉道和扩张增压段等四部份组成。其工作原理可简述为:高品位压缩工作蒸汽(即生蒸汽)高速通过拉瓦尔喷嘴,在真空状态下膨胀,势能转换成动能,在喷嘴出口处形成超高速冷蒸汽流。由于冷蒸汽流的卷吸作用,工作蒸汽与被压缩气流(即二次蒸汽)相互混合,进行能量和质量交换。混合汽体经过超高速扩压器的扩张段形成激波,由于激波的增压作用,混合汽体在扩压器出中口处增压到一定背压值,进入工作系统。由于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被压缩的低品位蒸汽和高品位压缩工作蒸汽混合成较高品位的混合蒸汽,过程中没有相变,故能量损失较少。相反,由于混合蒸汽量的大幅度增加,使进入蒸发系统的热量亦大幅度增加,从而,达到节能、增产的效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