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泵站名称 | 投入运行时间 | 基本配备 | 原单机设计参数 | 现单机运行参数 | 单机工况 |
1 | 汤逊湖 | 15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8m效率65~70% | Q=4.2m3/sH=5.7m效率31.3% | 流量下降47% 效率下降51% |
|
2 | 大军山 | 1975年 | 10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8m效率65~70% | Q=4.2m3/sH=7.5m效率31% | 流量下降47% 效率下降54% |
3 | 洪山北湖 | 1970年 | 8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8m效率65~70% | Q=5.4m3/sH=6.5m | 流量下降32% |
4 | 蔡甸西湖 | 1970年 | 8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6.3m效率65~70% | Q=4.9m3/sH=3.5m效率50.8% | 流量下降39% 效率下降26% |
5 | 蔡甸东湖 | 1970年 | 10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7m效率65~70% | Q=4.9m3/sH=5.9m效率42.4% | 流量下降39% 效率下降38% |
6 | 塔尔头 | 1971年 | 20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9m效率65~70% | Q=4m3/sH=6.5m效率36.4% | 流量下降47% 效率下降54% |
7 | 李家墩一站 | 1963年 | 4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12.9m效率65~70% | ||
李家墩二站 | 1967年 | 6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10m效率65~70% | |||
8 | 黄陂后湖 | 1984年 | 4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7.55m效率65~70% | Q=4.8m3/sH=6.0m | 流量下降40% |
9 | 四联院 | 1980年 | 4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8.7m效率65~70% | Q=4.9m3/sH=6.0m效率61% | 流量下降39% 效率下降10% |
10 | 黄陂武湖 | 1970年 | 8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8m效率65~70% | Q=4.9m3/sH=6.0m效率54% | 流量下降39% 效率下降20% |
11 | 新洲武湖一站 | 4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8.7m效率65~70% | Q=4.9m3/sH=7.5m | 流量下降39% | |
12 | 新洲武湖二站 | 4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8m效率65~70% | Q=7.2m3/sH=4m | 流量下降10% | |
13 | 沐家径一站 | 6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6.9m效率65~70% | Q=5.6m3/sH=4.7m效率26.2% | 流量下降30% 效率下降61% |
|
14 | 沐家径二站 | 1986年 | 6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7.5m效率65~70% | Q=6.4m3/sH=6.2m效率14.3% | 流量下降47% 效率下降79% |
15 | 蔑扎湖 | 6台64ZLB-50轴流泵及同步电机 | Q=8m3/sH=9.3m效率65~70% | Q=4.8m3/sH=8.1m效率23% | 流量下降47% 效率下降51.2% |
基本参数
|
武汉市
|
荆州市
|
孝感市
|
黄冈市
|
宜昌市
|
鄂州市
|
平均值
|
主要泵站数量
|
15
|
32
|
14
|
11
|
9
|
6
|
|
成本水费(元/千吨米)
|
10..97
|
5.43
|
4.76
|
4.37
|
8.40
|
8.15
|
5.19
|
时间安排
|
更新改造内容
|
资金估算
(万元)
|
备注
|
2003~2004
|
1. 淘汰电气设备全部更换 2. 部分重要泵站的机组设备更新改造 3. 部分泵站无法使用并影响泵站安全的栏污栅、真空破坏系统改造 |
3500
|
|
2004~2005
|
1. 剩余部分泵站的机组设备更新改造 2. 其他泵站栏污栅、真空破坏系统改造 3. 部分泵站水工建筑物修复 |
3500
|
|
2005~2006
|
1. 剩余泵站水工建筑物修复 2. 泵站气蚀研究及水工建筑改造 |
3000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23.63 万条内容 · 82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的探讨分析我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历史悠久,秦代已有用以排除城市雨水的管渠。历代帝王的京都大多建造了较为完整的排水系统。但是解放前排水工程的发展是缓慢的。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很差,各大城市都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仅有局部雨污水合流制管道。管材为陶土管、陶瓷管、石棉水泥管和砖、石拱沟,材质差、管径小,污水就近排入水体,排泄能力很低。污水处理设施仅上海、南京两市有4座城市排水处理厂(上海3座;北区、东区及北新泾西区,南京1座,位于江苏路现南京排水处处址)日处理能力共计4万m3。实际上能勉强坚持正常运行的只有上海西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1.6万m3,仅占全市污水量的5%左右,90%以上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具有很好的参考学习价值,收藏学习啦,谢谢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