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三星级)

【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三星级)

发布于:2015-08-06 10:53:06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三星级)



项目名称:【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三星级
1382927476515.jpg

一、工程基本情况
1、建筑类型 □住宅 R公建
2、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立项时间: 2010年 8 月 16 日
完成施工图审查: 2011 年 5 月 25 日
(计划)开工时间:2012 年 1 月 1 日
(计划)竣工时间:2013 年 3 月 31 日
3、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 □一星级 □二星级 R三星级
项目建筑面积(平方米):7500 m2
为实现绿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资成本(万元):317.12
绿色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万元/年):13.94
二、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
“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位于福州闽侯北部铁岭工业集中区内,该项目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下属机构“福建建工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建,该项目将作为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闽侯基地的办公场所。
根据福建省科技厅下达的“绿色建筑技术重点试验室”任务要求,以及福建省省科技重大专项 “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研究内容要求,把本办公大楼建造成为“三星级绿色建筑”和 “低能耗建筑”。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6621 m2,总建筑面积约7500m2,建筑采用框架——局部预应力梁替代框架——普通梁结构,共七层,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地下一层为多功能厅及设备用房,地面一层为绿色建筑及研究成果的展示空间,二~六层为绿色节能技术重点试验室及办公用房。
本项目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条件,实现建筑低能耗,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2)结合当地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建材发展状况,采用合理的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突出建筑自保温、外遮阳、屋顶绿化等夏热冬暖地区适宜技术的采用,实现较好的建筑节能效果。
3)合理设计暖通空调系统,降低建筑空调能耗。本项目通过采用地下水水源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获得较高的能效比,同时在部分负荷或部分空间使用时,能够灵活调节有效减少空调系统能耗;此外,本项目的新风系统全部采用全热交换新风机,降低新风负荷。
4)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本项目按照福建省“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的要求,在建筑中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通过这些技术的采用,降低本项目的综合建筑能耗。
5)充分利用福州地区较为丰富本项目对建筑屋面及周围雨水进行回收,在保障用水安全的前提下用于绿化灌溉、冲厕、景观等,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使得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40%以上。同时通过采用节水设备选用、充分利用市政余压等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节水、节能。
6)合理定位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本项目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等。专门设有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大楼内的空调通风系统冷热源、风机、水泵等设备进行有效监测,对关键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记录;对照明系统进行可靠的自动控制,保证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高效运营。
三、评价内容简介
1.节地与室外环境
(选址、用地指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室外环境(声、光、热)、出入口与公共交通、景观绿化、透水地面、旧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等)
本项目建筑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项目场地内原始地形主要为荒地及零星农地,无自然水系、湿地、森林等,并不对周边水系造成破坏;离场地最近的文物涉及昙石山山文化遗址,位于本项目西南面850m处,经相关部门评估,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本项目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经对场地进行了氡含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可不采取防氛工程措施,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本项目仅在一层南北面主入口处各有一处21.4m×6.6m的幕墙,均采用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3的Low-E镀膜中空玻璃,外墙装饰采用浅色涂料,未采用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室外景观照明没有有直射光射入空中,周边没有居住建筑,不会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
本项目建设范围内无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及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本项目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现场检测及场地噪声环境的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场地位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类型。
本项目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经自然通风计算分析,本项目出入口及场地内的道路位置的风速均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本项目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本项目屋面大面积采用了屋顶绿化技术,且部分外窗台、及沿各层中庭设置花池,栽种花草,进行垂直绿化,起到优化建筑环境的作用。
本项目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为使用者提供遮阳、休憩的良好条件,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本项目依据建设场地的基本情况,将北面设为车行主入口,西面为车行次入口,交通组织合理,33路、38路及闽侯县公交601路线路中的“县医院公交车站”,从本项目出口至公交站点不超过500m距离,2012年3月19日新增的605路的“方圆机电”公交车站正好位于本项目西面入口,出行十分方便。
本项目设计有地下室,其主要功能为会议室、接待室、活动室及设备用房等。地下建筑面积:965.8m2,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99%。
本项目在室外场地采用了大面积的绿化,室外绿化率高达74.3%,完全满足绿色建筑室外透水面积大于40%的要求。此外,本项目室外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分别为190㎡、1636㎡,分别占室外透水面积的1.7%、15%。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节能设计、高效能设备和系统、节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本项目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通过节能计算分析,本项目节能率为64.5%。同时,通过采用高效的暖通空调技术等技术措施,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
本项目空调采暖系统采用地下水水源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其冷热源机组能效比为5.4以上,通风空调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相关规定,并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本项目整个空调系统分为十四个小系统,由单独的室外机进行独立控制,部分负荷或部分空间使用时,能够灵活调节有效减少空调系统能耗。
本项目在设计时,均采用节能照明设备,并结合合理的控制方式,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目标值。
本项目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能耗的分项计量,计量装置采用具有远传功能数字式电能表计,同时构成网络纳入BA系统。分项计量类别有:本楼各进线配电总箱、电梯、机房、给排水、热水、通风机、遮阳设备等用电负荷、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空调水井加压泵、各楼层空调新风机和末端设备、各楼层照明、插座、公共走道照明(含应急照明)等。
建筑总平面设计时,充分借鉴福建省的院落式传统建筑的优点,优化了日照、通风及采光效果。本项目建筑采用南北朝向,同时在平面设计时,每层均有退台设计,当夏季炎热时候,利用退台形成自遮阳效果,冬季气温较低时,太阳光可以直射入室内,并暴风雨的袭击。同时配合外窗外遮阳设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同时通过调整建筑外部和内部通风开口布置,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
本项目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为外窗总面积的45%,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为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提供了较好条件。
本项目建筑外窗均采用平开窗,其气密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规定的6级要求。
本项目的新风系统全部采用全热交换新风机,新风系统总风量G=29600m3/h,设备总功率,全热交换器效率不低于52.6%,节能效果明显。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
本项目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本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主要包括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热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本楼空调冷热源、除引用水之外的热水均采用采用可再生能源,同时本项目太阳能光伏系统容量6.9KW,约为建筑用电负荷的2.1%。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节水灌溉、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等情况)
本项目水系统规划方案依据相关技术文件,考虑福州地区水资源情况,对用水定额、用水量估算及水量平衡、给排水系统设计、节水器具、非传统水源利用等进行了分析规划。本项目在建筑中采用感应水龙头、节水型坐便器、感应式冲洗阀蹲式大便器、感应式冲洗阀落地式小便器等节水器具,并设计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在保证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水进行冲厕、绿化灌溉等。
本项目给水系统的冷水管采用PP-R给水管(PN2.5)及配件,热熔连接,阀门采用铜阀,给水管道应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所有埋地钢管外刷防锈漆二道,热涂沥清漆二道防腐,且施工单位对所承担的给水、排水、消防、设备等安装进行全面的试验,以符合设计及国家相关规定,避免管网漏损。
本项目采用了雨水利用系统,将屋面及地面雨水经弃流后收集,雨水经处理后用于冲厕、绿化浇洒、景观用水等,在雨量不充足的情况下考虑采用自来水补水。屋面雨水经雨水系统收集,进入室外雨水排水管网,地面雨水通过雨水收集专用雨水口收集,进入雨水收集管网,后经初期雨水井弃流,后进入雨水收集池,弃流雨水排至市政雨水管网。同时在雨水储存、输配等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消毒杀菌能措施,并避免水质污染,雨水管道、各种设备设明显标识,以保证与其他生活用水管道严格区分,防止误接、误用,保障用水安全。雨水利用的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40%以上。
本项目在绿化灌溉中采取喷灌的灌溉方式,以节约用水。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况)
本项目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仅在建筑屋顶四个设备用房屋顶部分的屋檐设有极少量装饰性构件,但其造价小于工程总造价的3 ‰。
本项目使用的全部现浇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混凝土以减少施工现场噪音和粉尘污染,并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材料损耗。
本项目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1.25%。
本项目实现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避免了重复装修。本项目在设计事先统一进行建筑构件上的孔洞预留和装修面层固定件的预埋,避免在装修施工阶段对已有建筑构件打凿、穿孔,既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又减少了噪声和建筑垃圾。
本项目在建筑平面布局时候尽量多布置大开间办公室,减少分隔,在必须采用隔断的时候,局部采用玻璃隔断等形式的灵活隔断,方便拆装,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灵活隔断的比例为67%,有效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
本项目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在结构设计时,采用预应力技术,具有显著的节能和节材效果,通过预应力结构体系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得出本项目共可节约混凝土 66立方,模板385平方,钢筋12吨,降低了单位建筑面积建材消耗水平。
5.室内环境质量
(日照、采光、通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室温控制、可调节外遮阳、通风换气装置等情况)
本项目设计中,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等参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设计计算要求。
本项目屋面采用种植屋面,同时采用100mm厚泡沫玻璃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外墙填充墙采用自保温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柱热桥部位采用无机保温砂浆进行保温;外窗采用12mm厚空气层的中空玻璃,避免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无结露、发霉现象。
本项目功能房间噪声设计值为:办公室≤40dB,会议室≤45dB,并采用自保温墙体、中空玻璃窗等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均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的要求。同时在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方面,将空调机房、排烟机房、配电间等布置在建筑地下室,建筑一层功能为门厅、展示以及接待等对外功能,建筑二层主要为不产生噪声的小型实验室,三层以上为办公区域,整体功能划分较为合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本项目通过合理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色温适宜并符合环保要求的光源如:T5.T8系列三基色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LED灯等,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有关要求。
本项目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充分考虑了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本项目的建筑的三、五层在东西向,以及一层的南北向都处理成为对外开放空间,建筑各层东、南、西、北朝向均设有较大面积的外窗,配合事宜的开窗面积,可以依据需要进行自然通风的调节。同时本项目设计有中庭,当夏季炎热时可以利用建筑上下形成的热压通风,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本项目空调系统末端为多联机室内机,能独立开启、调节方便、可提高人员舒适性。
本项目在建筑东、南、西、北四个朝向立面均布置带形窗,同时天井设置遮阳天窗,天井各层内墙均布置内窗,以达到理想的自然采光效果,采光计算分析,本项目94%以上的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
本项目建筑入口、轮椅坡道和扶手、平台、门厅等部位均设有无障碍设施。此外,还包括电梯设计为无障碍电梯、一层卫生间设无障碍厕位、设置轮椅席位、无障碍车位等。
本项目采用了垂直卷帘遮阳、中置可调百叶遮阳、斜伸臂遮阳帘等活动外遮阳形式,可以依据需要进行全开、全关、部分开启等动作调整,满足自然采光和视觉舒适要求。
本项目设置室内温度、湿度、CO2浓度监测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和分析、监测空调设备的风机状态、空气的温湿度、CO2浓度超标报警等功能。对于人员密度变化较大的房间,考虑新风节能和卫生、健康的需求,除设置CO2浓度传感器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外,还与空调控制系统联动调节新风量,控制新风机的启停。
本项目采用了合理措施改善室内或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各层建筑均采用较大面积的外窗,配合Low-E镀膜中空玻璃的采用,采光效果较好,同时配套可调的活动建筑外遮阳设施有效防止眩光。同时在地下室四周均设计有较大面积的采光井,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同时在地下室楼梯间部位设置光导管,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然采光。
6.运营管理
(节约资料保护环境的物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应用、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运营、维护、保养、物业认证、垃圾分类回收等情况)
本项目管井设置在公共部位,在电气、暖通、给排水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管道的布置、设备安放等因素,保证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本项目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完善。本项目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平台,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信息的传输,网络机房设在四层;有线电视系统采用860MHZ,邻频双向传输模式;大小会议室均设会议系统;一层大厅设LED显示屏;各信息化应用系统能满足具体工作职能及工作性质的基本功能,集合各类业务信息的接入、采集、分类和汇总,并建立数据资源库,向公众提供信息检索、查询、发布和导引等功能;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可对各子系统进行设备运行和建筑节能的监测与控制;视频监控系统对各出入口、各层走道、电梯轿厢进行监控;本工程按二级保护对象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控中心设在一层。
本项目设有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大楼内的空调通风系统冷热源、风机、水泵等设备进行有效监测,对关键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记录;对照明系统进行可靠的自动控制,保证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高效运营。

1382927476515.jp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长白山】万达威斯汀度假酒店(一星级)

【长白山】万达威斯汀度假酒店(一星级)项目名称:长白山万达威斯汀度假酒店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一星级 一、工程基本情况 1、建筑类型 □住宅 √公建 2、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审批时间: 2010年5月27日 项目立项时间: 2010年5月26日 完成施工图审查: 2010年9月8日 (计划)开工时间: 2010年8月14日 (计划)竣工时间: 2012年10月30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