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市政公用工程 \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RS485通信设计和使用的经验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RS485通信设计和使用的经验

发布于:2015-08-03 12:46:03 来自:电气工程/市政公用工程 [复制转发]
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大型商场等大型建筑,这些场所人员密集,用电负荷大,所以对电气火灾隐患要尤为重视。目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开始在这些场所逐渐普及和运用,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帮助,有效防范和杜绝电气火灾的发生。在实际使用中合理的搭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可以让系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下面主要针对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利用RS485通讯技术在实际应用的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

2 RS485通信技术简介

RS-485标准是为弥补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等缺点而产生的。RS-485标准采用差分传输方式(Differential Driver Mode),也称作平衡传输,它使用一对双绞线,将其中一线定义为A,另一线定义为B(如图1所示)。

通常情况下,发送发送器A、B之间的正电平在+2~+6V,是一个逻辑状态;负电平在-2~-6V,是另一个逻辑状态。另有一个信号地C。在RS-485器件中,一般还有一个“使能”控制信号。“使能”信号用于控制发送发送器与传输线的切断与连接,当“使能”端起作用时,发送发送器处于高阻状态,称作“第三态”,它是有别于逻辑“1”与“0”的第三种状态。

对于接收发送器,也作出与发送发送器相对的规定,收、发端通过平衡双绞线将A-A与B-B对应相连。当在接收端A-B之间有大于+200mV的电平时,输出为正逻辑电平;小于-200mV时,输出为负逻辑电平。在接收发送器的接收平衡线上,电平范围通常在200mV至6V之间(见图2所示)。

定义逻辑1(正逻辑电平)为B>A的状态,逻辑0(负逻辑电平)为A>B的状态,A、B之间的压差不小于200mV.

作为一种常用的通讯接口器件,RS-485芯片可以在许多半导体公司的“标准接口器件”栏目中“收发器”类元件中找到对应的型号;比如Sipex公司(器件前缀为SP)、Maxim公司(器件前缀为MAX)、TI公司(器件前缀为SN)、Intersil公司(器件前缀为ISL或LTC)等各大半导体公司。在使用上是比较方便和简单。

3 RS485问题解决

3.1 通信距离

RS-485标准的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200m,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是成反比的,传输速率越高,通信距离就越短。通常,RS-485网络采用平衡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只有在20kbps速率以下,才可能使用规定最长的电缆长度。只有在很短的距离下才能获得最高速率传输。一般来说,15米长双绞线最大传输速率仅为1Mbps。通常在使用时为获得更远的通信距离,可以适当降低传输速率。根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特点,选择用9600波特率,以获得较远的通信距离。如果还要更远的通信距离,可以增加485中继器来实现。但不可以通过无限增加中继器来实现超远距离传输,原因后面论述。

3.2 布线方式

RS-485支持32个节点,可多节点构成网络。网络拓扑一般采用终端匹配的总线型结构,不支持环形或星形网络。在构建网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一条双绞线电缆作总线,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从总线到每个节点的引出线长度应尽量短,以便使引出线中的反射信号对总线信号的影响最低。图3所示为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连接方式(a,c,e)和正确的连接方式(b,d,f)。图3中a,c,e这三种网络连接尽管不正确,在短距离、低速率仍可能正常工作,但随着通信距离的延长或通信速率的提高,其不良影响会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信号在各支路末端反射后与原信号叠加,会造成信号质量下降。

(2)应注意总线特性阻抗的连续性,在阻抗不连续点就会发生信号的反射。下列几种情况易产生这种不连续性:总线的不同区段采用了不同电缆,或某一段总线上有过多收发器紧靠在一起安装,第二是过长的分支线引出到总线。总之,应该提供一条单一、连续的信号通道作为总线。

3.3 RS-485的接地问题

在标准中,RS-485网络仅需要2根信号线(A和B)即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所以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忽略了地线的作用。但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例如各个RS-485节点的地电压存在较大偏差的情况和现场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需要将地信号作为传输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根导线。

RS-485传输网络因为接地系统不合理会影响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和传输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对于接地的要求更为严格,否则接口器件的损坏率较高。很多情况下,RS-485通信链路时只是简单地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A”、“B”端连接起来,而忽略了信号地的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在许多场合是能正常工作的,但却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1)共模干扰问题

RS-485收发器共模电压范围为-7~+12V,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整个网络才能正常工作。当网络线路中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时就会影响通信的稳定可靠,甚至损坏接口器件。以图3为例,当发送发送器A向接收器B发送数据时,发送发送器A的输出共模电压为VOS,由于两个系统具有各自独立的接地系统,存在着地电位差VGPD.那么,接收器输入端的共模电压VCM就会达到VCM=VOS+VGPD.RS-485标准均规定VOS≤3V,但VGPD可能会有很大幅度(十几伏甚至数十伏),并可能伴有强干扰信号,致使接收器共模输入VCM超出正常范围,并在传输线路上产生干扰电流,轻则影响正常通信,重则损坏通信接口电路。

(2)EMI问题

发送器输出信号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个返回通路,如没有一个低阻的返回通道(信号地),就会以辐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整个总线就会像一个巨大的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

由于上述原因,RS-485网络尽管采用差分平衡传输方式,但对整个RS-485网络而言,必须有一条低阻的信号地。一条低阻的信号地将两个接口的工作地连接起来,使共模干扰电压VGPD被短路。这条信号地可以是额外的一条线(非屏蔽双绞线),或者是屏蔽双绞线的屏蔽层,这是最通常的接地方法。

3.4 RS-485的瞬态保护

对于频率很高的瞬态干扰,由于传输线对高频信号而言就是相当于电感,因此对于高频瞬态干扰,接地线实际等同于开路。这样的瞬态干扰虽然持续时间短暂,但可能会有成百上千伏的电压,但实际应用环境下还是存在高频瞬态干扰的可能。一般在切换大功率感性负载如电机、变压器、继电器等或闪电过程中都会产生幅度很高的瞬态干扰,如果不加以适当防护就会损坏RS-422或RS-485通信接口器件。

(1)隔离保护方法。这种方案实际上将瞬态高压转移到隔离接口中的电隔离层上,由于隔离层的高绝缘电阻,不会产生损害性的浪涌电流,起到保护接口的作用。通常采用高频变压器、光耦等元件实现接口的电气隔离。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可以承受高电压、持续时间较长的瞬态干扰,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缺点是成本较高。

(2)旁路保护方法。这种方案利用瞬态抑制元件(如TVS、MOV、气体放电管等)将危害性的瞬态能量旁路到大地,优点是成本较低,缺点是保护能力有限,只能保护一定能量以内的瞬态干扰,持续时间不能很长,而且需要有一条良好的连接大地的通道,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实际应用中是将上述两种方案结合起来灵活加以运用。在这种方法中,隔离接口对大幅度瞬态干扰进行隔离,旁路元件则保护隔离接口不被过高的瞬态电压击穿。

在工程中适当增加选用485中继器可以让这个问题简化,因为485中继器内部一般是用了光耦来作为电信号的隔离,这样可以把一段长的通讯线路分成多段,这样每段上的冲击不会互相影响,这样会远小于原来的影响。通常485中继器同时还会使用了TVS、气体放电管,这样可以作为对冲击的一个吸收,减小冲击的影响。

3.5 485中继器

在一些工程中,如监控数量有32台以上,通讯距离较远时,通常用增加485中继器来解决这个问题:①可以增加通讯距离;②可以增加通讯的节点数;③可以适当增加通讯线路的可靠性。

RS-485的规范中定义了最早的485通讯可以支持32个节点,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公司推出了许多有更大负载能力的485通讯芯片,比如有可以支持128节点的芯片。使用这些芯片可以不增加中继器来获得更多的监控数量。根据木桶短板理论,在工程中同时监控多种具有485通讯的设备时,这时候整个线路的负载情况是和线路中使用的小负载能力的485芯片有很大关系,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如果对使用的485通讯芯片性能不是很了解,则建议保守地按RS-485规范的来做。

目前,485中继器一般内部都有完善的光电隔离电路,浪涌冲击保护电路,可以更好的保护485通信芯片。同时使用485中继器可以延长通信距离和增加通讯的节点数,在监控数量多的工程中是基本的解决办法。

在485通讯中很多使用了光耦这个器件,可以起到一个隔离保护的作用。每种光耦的通讯速率是不同的,所以在选有时要注意通讯速率的问题。还要注意一点:光电转化时电平高低变化是有延时的,比如PS2501的延时有5us,6N136的延时0.3us,这个时间和具体电路参数有关,实际可能会更大。举例:在9600波特率的通讯线路中使用了一个PS2501光耦,1bit的高电平持续时间为100us左右,在通过PS2501后,因为电平转化时间的影响,高电平持续时间会变为95us.只要电平长度能到70%以上就不会导致判断错误,所以上面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如果再增加经过6个同样的光耦,这时高电平持续时间就会小于70us,就会照成后级判断数据错误。在实际使用485中继器时要注意这个问题,不是用的越多越好。建议设计时用分层来处理,上位机到下位机之间不要通过太多的级数,减小485中继器延时的影响。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市政公用工程

返回版块

3.11 万条内容 · 17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火灾报警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分析

1 产业现状 我国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70、80年代,并在90年代得到了蓬勃发展。从国内火灾报警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国有企业为主的阶段,在此阶段,火灾报警设备主要由国有企业生产和提供,产品种类较单一,价格昂贵,设计、安装和维护难度较大,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专业高端设备提供。第二阶段,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筑业的大力发展,强劲的市场需求带来了火灾报警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此阶段,培育出了国内一大批火灾报警厂家,市场需求的带动、不同厂家之间的竞争以及政策法规的引导,使得火灾报警行业逐渐趋于正规化和有序化,形成了火灾报警行业的蓬勃发展之势。第三阶段,国内外资本同时竞争的阶段,在此阶段,一些知名的外资企业通过独资、控股和收购的方式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利用自身的品牌和技术优势以及国内民营企业原有的业务渠道,实现了业务的高速扩张,同时也为火灾报警行业引入了新的管理和业务模式以及专业技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