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建筑智能化 \ 基于H3C某智能建筑的IP监控方案

基于H3C某智能建筑的IP监控方案

发布于:2015-08-03 10:10:03 来自: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 [复制转发]
1 方案概述

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引入视频监控领域,在智能建筑监控应用中,IP网络监控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模拟监控。但以往的解决方案更多是各个产品的简单组合,而智能建筑监控在资源统一接入、设备统一管理、业务高效处理等方面越来越深入的需求,进一步要求联网监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件能够基于统一基础架构紧密配合,形成更加贴近业务需求、深度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

凭借在智能建筑行业多年的IP网络、IP存储、IP多媒体和业务软件平台产品开发经验,H3C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规划,提出从联网监控的整体架构角度对网络、存储、视频编解码和管理软件四大组成部分进行融合设计,推出了能够高效、稳定实现大规模联网监控看、控、存、管、用基本业务的IP监控解决方案,实现IC网络通信、IT信息技术和SA安防自动化技术的真正融合。

2 智能建筑联网监控解决方案

H3C通过多媒体操作系统IMOS(IP Multimedia Operation System)的通信、信息处理、存储和多媒体技术以及基于开放的中间件平台,提供了包括编解码器、网络存储设备、网络系统和管理平台四大基础组件的IP网络监控解决方案,实现了四大组件的特性融合和架构优化。

2.1 方案组成

H3C的智能建筑监控解决方案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某智能建筑网络监控解决方案的组成和基本功能有如下几种。

(1)前端系统

包括摄像机、监听头、对讲设备、报警 探头和编解码设备组成,其中编解码设备由H3C提供。当前端到中心的带宽足够,允许中心存储时,前端配置EC 编码器或IPC;当带宽有限无法中心存储时,采用支持前端存储的ECR系列编码器;当前端需要解码还原图像时配置DC系列解码器。

(2)网络系统

所有前端编解码器通过网络系统和监控中心相连,实现各种信息的传递。H3C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设备,包括接入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核心交换机和路由器,针对EPON无源光网络组网需求提供了低成本的盒式OLT交换机和集成在S75E核心交换机中插卡式OLT.

这些设备内嵌了丰富的安全特性并针对监控的需求对组播等应用进行了优化,同时还可以为广域网组网提供完善的VPN解决方案,从而为监控系统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灵活和高性能的基础网络平台。


(3)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的核心是IMOS管理平台,包括VM视频管理服务器、DM数据管理服务器、MS媒体交换服务器和VC客户端等。除此之外,监控中心还可以分布式部署,基于H3C IPSAN技术的NVR网络视频录像系统和电视墙 控制设备

1)视频管理服务器

监控中心的核心管理设备首先是VM视频管理服务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信令管理服务器。VM视频管理服务器单域支持10000路视频和3000台编解码设备的管理,该服务器主要用于系统认证、配置、控制、报警等所有核心信令的处理。

2)数据管理服务器

作为监控中心另外一个核心管理设备DM数据管理服务器,主要功能为对全系统分布式部署的NVR网络视频存储设备(基于H3C IPSAN技术)进行统一的资源管理,配置和故障检测。并对外提供备份转发和检索服务。

3)客户端

各级中心最主要的 人机界面通过IMOS管理平台中的B/S架构客户端软件-VC客户端来实现。VC视频管理客户端包括管理员版、用户版和告警台三部分,可以实现完善的监、控、查、管、用日常业务操作和管理功能。

4)流媒体交换服务器

根据项目需求,IMOS管理平台可以提供MS流媒体交换服务器组件,在单播网络环境下,该服务器可以提供单播视频流的复制分发,同时对于外网访问,该服务器还可以提供内网组播转外网单播服务以及面向外域和其它业务系统的VOD点播服务器等功能。

5)DVR代理服务器服务器

当前端存在主流嵌入式DVR需要接入时,可以部署DA代理服务器软件,通过运行DVR SDK,实现将DVR信令格式转化为IMOS系统的标准信令格式,实现对DVR设备的监视、控制、查询、报警管理、对讲等基本资源访问功能。

6)NVR网络视频录像

H3C创造性的将IPSAN直存技术引入NVR网络视频录像系统中,前端H3C系列编码器应该可以直接通过iSCSI协议将压缩的数字视频信息以裸数据块的方式写入NVR的IPSAN盘阵中,客户端VC可以直接访问IPSAN盘阵实现快速回放,这种端到端的IPSAN架构,无需传统方案的转存服务器,系统架构更加简洁高效和可靠。

7)电视墙

中心可以配置H3C单路或多路解码器,接收VC客户端通过VM管理服务器发来的指令,实现将前端各种格式H3C系列编码器或IPC传送过来的压缩图像还原解码成模拟图像接入中心电视墙,通过客户端的灵活控制和系统报警联动,实现数字 矩阵的功能。

(4)远程访问

远程监控中心可以通过VC客户端访问监控中心的资源,在授权范围内实现基本监控功能,同时远程监控中心还可以是另外一套管理平台,通过多级多域架构实现系统扩容和多级监控。

2.2 H3C智能建筑方案特点

H3C智能建筑网络监控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监控解决方案,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先进可扩展的体系架构

系统借鉴IMS体系架构,采用分层、模块化的设计,遵循标准SIP协议规范,将媒体交换处理同系统的控制、管理信息相分离,具备灵活的可扩展性,保证了海量视频接入和大并发量访问的能力。

系统采用双流的工作机制任意分配实时流和存储流的码流格式、码率等参数,并通过组播和iSCSI数据流端到端进行传输,避免了矩阵、流媒体服务器等系统瓶颈造成的“哑铃效应”,提升系统传输的可靠性。

(2)统一资源管理

系统采用资源化管理框架,把物理设备分解成多个基本资源的集合,根据抽象出的资源类型(如摄像机资源、 监视器资源、告警源资源、存储资源、地图资源等)进行分类,结合基于角色的精细化分级分权用户权限管理,可完成前端监控点按照虚拟域的资源划归,屏蔽资源的物理地域差异,方便业务开展。通过设备代理服务软件(Device Agent),iVS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接入业界主流DVR、IP摄像机。

(3)创新的存储技术

H3C智能建筑监控方案基于存储虚拟化技术,采用标准IPSAN存储设备,实现大量视频存储设备的分布式部署和集中管理,以及存储空间的动态分配及调整。

将iSCSI块存储的存储方式引入监控中,通过端到端直存的方式,取消了服务器转发,提高了存储可靠性,实现了对于媒体流这种非结构化数据的结构化存储,使得监控录像可以秒级精确检索和即时回放。

(4)网络与监控的融合

iVS监控系统将IP组播技术、网络Qos技术、IP 网管技术引入监控。针对建筑监控点的不同环境,采用相对应的接入技术。前端编码器可以通过LAN、SFP、EPON、RRPP环网、WLAN等方式灵活地接入承载网络。

(5)业务应用整合能力

系统采用SOA框架,对外提供全方位的平台级中间件接口,包含了监控平台完整的管理接口与业务接口,可以将视频资源开放给更多的行业应用处理使用,如GIS系统、安防报警系统、工业SCADA联动、专业工业电视、专业管理系统、视频智能分析等。各种行业化应用可以在系统提供的SDK上进行各种层次的开发。

(6)高可靠的系统保证

为了满足室外环境的要求,前端采集编码设备提供了高环境适应性(高低温、潮湿腐蚀、EMC电磁兼容等)。通过双网口链路上行、环网等接入方式,实现网络链路的高可靠冗余系统通过视频管理软件平台的热备份及媒体服务器的集群管理,提升了核心系统软件的可靠性。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智能化

返回版块

12.4 万条内容 · 38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浅谈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1 前言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浪潮,在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农业生产、轨道交通、智能建筑等十几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定义物联网为“将智能建筑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换言之,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 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1]~[4]。获得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融合,改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2009年物联网正式列入国家信息产业战略发展目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应运而生。在建筑行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系统,可实现任何智能化功能,不需要去规划、不需要让其他厂家做开发、定制,只要用鼠标就可以随时自行创造,把人的思想融入到整个系统里去。智能建筑技术遍及各个行业,从传统“弱电”基础上,延伸为“综合集成系统”,智能建筑技术遍及数字城市,是其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构建绿色建筑的重要技术[5]之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