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8-03 10:27:03
来自: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湿地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全球的湿地总面积约为 5.14 亿 hm2,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左右。我国湿地总面积约 6594 万 hm2,约占全世界湿地总面积的 13%,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位,亚洲居首位。分布之广,类型众多,不仅涵盖了《湿地公约》所列出的所有类型,而且独有青藏高原湿地和内陆盐碱湿地。湿地是人类和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具有丰富的物种。湿地在防洪减灾、治理污染、生态恢复、改善气候、美化环境、控制洪水、调节径流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被誉为“自然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的基因库”。提起湿地的价值,大多数人不以为然。其实不然,如果把它换成人们熟悉的货币语言,就能加深我们对湿地价值的印象,也就相对容易被人们理解了。湿地换成货币究竟价值是多少呢?据英国《Nature》杂志于 1997 年对湿地价值进行了公开评估,研究认为全球生态系统的总价值约为 33 万亿美元,其中全球的湿地生态系统约为 14.9 万亿美元,占全球生态系统总价值的 45%[1]。从上面的数字来看,湿地就是人类拥有的无价之宝。因此,全人类应把保护湿地看做是我们共同得心愿。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不仅是生命之本,也是湿地之母。然而,在保护环境和湿地过程中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全球的湿地面临严峻的考验。譬如,怎样从根源上保护水资源,进而保护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人类在快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认真面对生态问题,湿地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如果不有效及时进行保护,不仅影响可持续发展,还会导致湿地的生态恶化,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虽然我国政府付出很大代价来治理保护湿地,但效果并不显著,湿地的生态保护问题已出现恶化趋势。在中国,只看重经济的发展而无计划的养殖水产品、大量的向湖泊河流内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致使湖水内的水质被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例如:1980 年排入太湖的磷量约为 2.40×106t,到1987 年增加了 7.24×106t,是 1980 年的 3 倍;1990 年和 1994 年在太湖北部水域出现了两次蓝藻“水华”的现象,局部水位蓝藻细胞数竟达 1.32×109L 之多,不仅腥臭难闻,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更严重的是污染了无锡市人民的生活用水,许多工厂也被迫停工。不仅国内如此,国外的湿地面积也在逐渐减少。如:阿富汗和伊朗共有 99%的湿地已经干涸[2];美国兴建的 C-38 运河致使基西米河周围的湿地面临干涸的危机并导致许多野生的动植物和水禽类生物死亡[3];早在 2000 年,联合国做的一项关于湿地的调查表明:伊拉克约 90%的自然湿地已经或正在消失。种种数字和迹象表明: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刻不容缓,湿地的存在对人类至关重要。中国虽然有着极其丰富的湿地资源,但是,中国的湿地目前的状况不容中观,问题主要包括水的工业污染和水的富营养化日益加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受损,盲目扩大耕地、围湖造田、大量的占用天然湿地,兴修水利,滥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水土大量的流失,这些环境问题可能会导致河流或湖泊中的泥沙大量沉积,从而导致了湿地面积锐减,甚至衰退。另外,对雨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认识不足,使湿地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中国现在拥有的半自然或自然湿地占国土面积的 3.77%。根据对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一些科学家认为应该将中国的自然湿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的比例提高到 6%左右,加上人工湿地,总湿地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10%左右,这将极大程度上的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满足了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这为湿地相关的科学家,规划师和设计师带来无限的研究和实践的机会。目前有关湿地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自然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利用,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和重建;二是出于污水治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吸引动物或景观的需要,模拟自然湿地的水文、植物等生态条件建造人工湿生环境[4]。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在历史进程、地理位置还有城市建设上都有特殊的地域性。黑龙江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 4 处较大湖泊及星罗棋布的泡沼。全省流域面积在 5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1918 条,水资源丰富。由于三江水系及其支流的作用,在江边沿岸遍布了各种类型的湿地,形成了黑龙江省的生态保护网。与此同时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自然湿地,却由解放初的 500 万公顷减少到目前的 91 万公顷,湿地丧失面积约 78%。这些数字表明:保护、恢复和构建黑龙江省的湿地及湿地植物景观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