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中小型水利工程中常用的重力式挡土墙的断面类型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对重力式挡土墙的分缝、止水、排水、抗冻等细部构造措施和设计参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形式;排水措施;抗冻胀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139(2012)03-048-02 重力式挡土墙是用墙体本身重量来平衡外力以满足稳定要求,多采用浆砌石和混凝土构建。由于重力式挡土墙取材和施工均比较方便、经济实用,所以在中小型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水利工程中常见的重力式挡土墙高度一般在6 m以下,由于重力式挡土墙结构简单,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经常作为水闸、溢洪道、堤防工程和大型渠道的边墙使用。科学的设计和使用重力式挡土墙是水工设计中的重要项目。 1 重力式挡土墙的断面结构形态 重力式挡土墙可分为仰斜式、垂直式与俯斜式3 种形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比较复杂,目前主要利用库伦理论和朗肯理论,两种理论均适用于无黏性土。通常的俯斜式重力式挡土墙的墙背摩擦角δ≤0.67φ,不能满足朗肯理论,因此重力式挡土墙多采用库伦理论进行土压力计算。 选择重力式挡土墙的形式时,需要结合工程的使用部位、地质条件等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仰斜式墙后坡比一般采用1:0.2~1:0.4,墙背可降低土压力,但墙后填土却不易压实。当为获得较好的水流条件,仰斜式常作为过渡段的扭曲翼墙。当墙后允许开挖边坡较陡时,也可作为大型渠道的侧墙或滑坡防护工程。俯斜式和垂直式的墙背可以回填土料,有利于防渗,同时墙体可以承受较大的土压力,填土也易于夯实。实际工程中以俯斜式使用居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外墙面垂直的挡土墙与周围建筑物更容易衔接,同时还可以得到较好的水流条件,因此常作为水闸闸室、溢洪道等水利工程的岸墙。俯斜式墙后坡比一般采用1:0.4~1:0.7,当俯斜式墙身的高度较大时,为了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可将外墙面做成1:0.1~1:0.2的坡面。 工程建设中重力式挡土墙的下部常做成底板形式,底板埋深通常在冻层以下。为了增加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通常采取增加底板宽度、基底面做成向内倾斜和增加凸榫基础几种措施。增加底板宽度后的前后趾宽度不宜大于0.5 m 分享到: 更多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市政工程施工
返回版块15.09 万条内容 · 37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的泥沙处理利用1 前言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自1952年人民胜利渠开始灌溉以来,经历了试办、大办、停灌、复灌和稳定持续发展的曲折过程。据1990年统计[1],黄河下游共有引黄渠首工程128处,万亩以上灌区156处。实灌面积由50年代30万hm2左右,发展到186万hm2,灌溉用水量112亿m3,引沙量1.2亿t,分别占黄河下游来水、来沙量的32.9%和18.2%。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