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市政给排水 \ 城镇供水水质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探讨

城镇供水水质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探讨

发布于:2015-07-30 22:26:30 来自: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 [复制转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供水水源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水源地的水质情况已达不到取水标准。为此,卫生部提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简称《规范》),建设部提出《城镇供水水质标准》cJ/t208—2005(简称《标准》),要求城镇供水企业分期达到该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供水企业是城镇重要的基础设施,城镇供水系统从水源到用户龙头,点多面广,只要众多环节之一受到损坏,就可能不同程度影响供水水量、水压或水质,而大多数水质项目的监测又是定期的、事后的。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怎样保障供水安全已是大家关心的重要问题。

  

1 供水系统可能出现的水质问题

  

  我国绝大部分城镇水厂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一般常规处理的水厂在正常生产中可能造成供水水质的问题有:工艺技术上不够完善,如混合不充分,絮凝不完善,滤池去除率低;工艺可靠性不够高,遇流量变化较大或原水水质变化时,水质缺乏保证;设备损坏、后备不足,或由于设备质量、维护等原因导致损坏增加;运行上缺陷,如混凝剂、消毒剂加注不当,滤池运行产生气阻或滤层含泥量增加,絮凝与沉淀间穿孔墙处积泥过多,使絮凝体打碎影响沉淀效果;缺乏浊度、余氯等在线监测仪表、警报装置及自动控制加注混凝剂消毒剂设备,或这些设备损坏;所用设备或投加的药剂不符合卫生标准等等。

  配水管网一般造成水质的问题有:新管投产前消毒不严格;污染物经虹吸进入管网;污染物进入无盖的清水池或水箱;生物再繁殖;化学腐蚀;水压较低时地下水渗入;错误的接水;管道设备维修时进入污染物;管道水流速突然改变;管道设备不合卫生标准;管道冲洗不正常等等。

  目前的常规处理工艺主要适用于处理未受污染的水,少有地区进行供水的深度处理,对水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处理能力有限。

  

  2 常规的水处理措施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镇供水范围也产生较大的增长,用水量增速加快,供水更趋紧张。供水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提高并稳定供水水质,充分发挥常规处理的作用是很必要的。

  2.1日常运行的要求

  为保证供水水质,需根据供水水质标准(或规范)所规定定期检测水质的各项目,以验证所供水质是否符合要求。但检测是定期的,检测的结果也是事后的。因此在水厂日常运行中,要寻找便于频繁检测或连续检测的关键性运行项目,以确保供水安全。重点要做好浊度和余氯的常规处理。此外可根据净水要求,增加pH、氨氮或其他项目。

  2.2保证浊度稳定的要求

  当出厂水浊度严格控制在相当低的情况下,就要注意初滤水浊度的控制。控制初滤水浊度的基本措施是:一是降低冲洗结束时的废水浊度。为节约冲洗水,可在后期以低反冲强度冲洗一段时间,或用翻板滤池的冲洗方式,把砂面上水放掉,排放初滤水(约15分钟),反冲水中加注混凝剂,主要是冲洗后期的水。二是可因地制宜选用冲洗后停役一定时问或在冲洗开始时滤速缓慢提高,以缓和初滤水浊度。三是加注助凝剂或助滤剂。特别是加注有机聚合物,以改善水的混凝、沉淀和过滤性能。

  2.3保证余氡幅度的要求

  受粪便污染的原水可能存在着病毒,而且危害严重。病毒测定很困难,多数国家的水质标准中不列病毒项目。美国列了代表性病毒,但检测也是定期的。为保证水质安全,要考虑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的去除率,除随浊度降低去除一部分外,其余靠水厂内保证一定的消毒cT值,以确保出厂水的质量。

  2.4合理选用消毒剂的要求

  目前我国饮用水消毒的方法有多种,除氯消毒外,还有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磁化消毒等,每种消毒均有它的优缺点、副产物和制约条件,水厂可权衡使用风险,要在保证消毒要求的前提下,力争副产物的含量低于标准要求。氯消毒仍是目前城镇给水的重要净水工艺,但氯作为消毒剂使用的同时,也有其副作用。氯在氧化去除或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会通过取代反应与有机物结合生成卤代有机物。这些卤代有机物经过动物试验证明,是有致突变或致癌活性的。氯的加注量越高,加注点越在前面,产生的卤代有机物也越多,副作用也越大。20世纪70年代,氯化消毒副产物相继在自来水中被检出,氯化消毒工艺的地位开始受到挑战。为避免氯消毒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卤代有机物,目前的解决途径有:一是设法降低水中形成卤代有机物前体;二是采用其他非氯消毒剂,如二氧化碳、臭氧、紫外线等消毒;三是去除氯消毒后水中形成的卤代有机物。总的来说,如何合理选择消毒剂,提高供水水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水厂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2.5定期观察测定运行效果

  定期观察沉淀池进口穿孔墙前后的积泥情况、沉淀区积泥情况、沉淀池出水均匀情况、快滤池滤层高度的变化、滤层的含泥量、非气水冲洗滤池冲洗过程中是否有气泡等。定期测定滤层高度、含泥量、一格滤池的过滤全过程的进出水质、滤速、水头损失、冲洗强度以及冲洗时间与初滤水的关系。

  2.6安装必要的仪表、监视系统

  水处理的进水、各沉淀池出水、滤后水及出厂水宜安装在线浊度仪;加氯后的沉淀水、滤后水和出厂水宜安装在线余氯仪;根据控制的需要和条件,确定pH及氨氮是否安装在线仪表。浊度、余氯以及其他主要运行参数宜有越限警报,能在水厂调度室监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有条件的,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水厂宜实施:(1)混凝剂加注自动化,以稳定沉淀水浊度;(2)加氯自动化,以稳定加氯后的余氯值;(3)滤池运行自动化,使滤池按最佳条件自动运行;(4)有条件的大型水厂可每格滤池都装在线浊度仪。

  2.7合理选用混凝剂、助凝荆、助滤剂和氧化剂

  一般讲,使用助凝剂和助滤剂对提高处理效率有较好效果。尤其是使用有机聚合物。这是提高处理效率,保证水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先通过搅拌试验再生产验证的方式,选择运行效果好,价格相对较低的混凝剂。对某些原水,采用氯、二氧化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剂等进行预氧化,可明显提高处理效率并改善某些水质指标,但也要研究其使用的合理性。

  

  3 净水工艺技术改造措施

  



  通过技术改造使净水工艺的每一环节在技术上处于经济合理的状态,是提高供水水质的重要环节。

  3.1适宜的混合条件

  在常规处理中,短促而充分的混合是保证后续工艺处理效果的关键。生产运行中。当混合设施实际运行G值,有一定程度偏离合理值时,为改善混合条件,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改造为机械混合池,效果较好的为水泵提升扩散管道混合器、机械搅拌混合器、水泵提升喷射混合器等;当有几组混凝沉淀池时,可比较停役其中一组后的综合效果,用两只管道混合器以适应不同水量。



  3.2充分、完善的絮凝过程

  完善的絮凝是提高絮凝沉淀效果的首选,沉淀效果决定于絮凝体沉降特性和沉淀条件。水中脱稳颗粒碰撞的机率与GT成正比,用搅拌试验可求得当地水源最佳絮凝条件的GT组合。以同样静止沉淀条件,用搅拌试验来比较理想的混合、絮凝条件与生产絮凝池的差距,可以评估生产混合和絮凝设施的技术状态。

  改造絮凝池是相对投入少而效果显著的技术和工程措施。改造内容主要是调整隔板间距(在机械絮凝池则是调整转速)或延长时间。折板絮凝池是维持较均匀G值的有效形式之一,机械絮凝设备是适应流量变化的合理形式。

  3.3合理的沉淀池改造

  当絮凝体凝结良好,沉淀后水仍不能保证出水浊度的目标要求,则需研究沉淀池(或澄清池)改造的必要性。将斜管沉淀池改造为斜管沉淀/气浮池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实用技术。

  首先,投资省、简单易行。整个沉淀池改造工程仅增加两面隔墙和一套压力溶气水制取及释气系统,斜管沉淀池的原有结构不变。

  第二,处理效果好,滤池过滤周期明显延长。与常规气浮池相比,充分利用了池中原有的斜管,一方面提高了气浮分离效率,另一方面斜管上附着的生物膜在水中溶解氧较为充足的条件下,对于靴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第三,运用合理、灵活。沉淀气浮两个功能互相切换方便,对原水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使整个水厂的沉淀池负荷处在合理的状态。

  3.4严格最后把关性工序

  对以浊度所指示的污染物而言,过滤是最后把关性工序。滤池冲洗后,滤料表层的含泥量宜小于1%。当滤层的浊度去除率较低,宜研究应用助滤剂和滤层改造的可行性。用模型滤池进行若干种滤层的过滤模型试验,求得适合本地条件的滤层和改造可能取得的效果,然后根据效益和投入分析确定改造方案。


此外,当常规处理后的水质不能满足供水水质要求时,则需增设相应的深度处理工艺。对经常超标项目,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要按超标项目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可查阅该项目的溶解性、分子量、能否生物降解、氧化和吸附特性等资料,以便针对特性选择工艺,经过多次的试验,确定相应的工艺方案及主要参数。

  

  4 完善配水系统及管理维护对策

  

  水质标准是指用户龙头放出来的水质。在出厂水符合标准的基础上,为保证管网水符合标准,应做到:

  ①严格控制和避免污染物特别是受粪便污染的污染物进入配水系统。须严格控制和避免的有:用户污水通过自来水接水管倒回到配水系统;各清水池要加盖盖好,避免飞禽粪便等污染物进入,通气孔要用网罩,避免昆虫进入;配水系统要维持足够的压力,避免地下水渗入;避免管网发生水锤,以免低压或负压时地下水渗入;新敷管道清洗消毒达到规定要求;管道停水检修尤其是爆管检修时,要尽最大努力避免污染物进入或进行必要的消毒。

  ②清水池、屋顶水箱、地下水池,每年要清洗消毒1—2次。

  ③配水系统,主要是配水管,要定期冲洗,以改善管网水质。

  ④管网水色度超标,要检验铁、锰值,找出增加铁、锰值的关键管段,对这类关键性管段逐步进行改造。

  ⑤发现个别地区耐热大肠菌或埃希大肠菌不合格,要进一步分析,对多次不合格的则要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⑥发现边远地区管网余氯消失,要因地制宜采取提高出厂水余氯,改用氯胺或管网中间补充加氯等措施。

  

  5 结语

  

  饮用水处理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水工业的技术革命,饮用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1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饮用水源水质日益下降、原水中有机物不断增加的难题。

  5.2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发展,膜处理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膜消毒到反渗透膜的海水淡化,以至于污水处理厂三级出水通过双膜技术(微滤膜与反渗透膜结合)处理后,出水水质能直接达到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5.3 UV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从UV消毒到TiO2/UV光催化氧化工艺及H2O2/UV高级氧化技术去除原水中的天然有机物。

  5.4离子交换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磁离子交换法(MIEX)可使饮用水的处理变得更加高效、环保。

  许多新的水处理技术既经济又环保,但是这些技术在应用推广中却遇到了许多限制,最主要的是欧美等国水处理基础设施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要选用新技术来取代这些已经成熟的工艺其代价很大,这意味着东欧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将是水处理新技术最具潜力的拓展区域。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szg169
    szg169 沙发
    不错,感谢分享!!
    2015-08-13 11:32: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phanghui
    phanghui 板凳
    学习了。。。。。。。
    2015-08-01 08:49: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

23.63 万条内容 · 82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在市政管道抢修中的应用逆作法钢筋砼检查井施工技术

在新建管道大开挖施工过程中,检查井施工一般情况是先进行基础处理、浇筑底板,接着从下而上依次浇筑井壁,最后安装井室盖板、井盖及附属配件。在市政管道抢修时,由于受场地的限制、工期要求紧的制约,检查井的施工有时需要从上而下逐层地浇筑砼井壁,接着进行基础处理、浇筑底板,最后安装井室盖板、井盖及附属配件,即所谓逆作法钢筋砼检查井施工。 本文例举晋江市远东泵站站前污水主干管抢修工程,介绍逆作法钢筋砼检查井施工技术的应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