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抗拉隔震橡胶支座在高层中的任用以及设计难点

抗拉隔震橡胶支座在高层中的任用以及设计难点

发布于:2015-07-17 22:01:17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隔震层一般由隔震支座和消能器组成,隔震支座一方面要支撑建筑的竖向重量,另一方面在水平方向提供一个合适的水平刚度,同时提供一定的附加阻尼。 目前建筑常采用的隔震支座有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和滑板支座。
消能器主要用于吸引或耗散地震能量,抑制隔震层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常用的阻尼器有金属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等。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则是将叠层橡胶支座与铅阻尼器的完美结合,发挥隔震与消能作用。
为了保证隔震技术应用后的减震效果,还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建筑场地土坚硬,尽量建造在Ⅰ、Ⅱ、Ⅲ类场地上,选用刚性较好的基础类型。因为软土地基上,输入到上部结构的地震振动会长周期化,倒塌隔震结构相对于普通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可能有增加。软弱场地滤掉了地震波的中高频分量,但对低频分量有放大效应,延长隔震结构的周期将使得隔震层位移过大。位于软弱场地,延长周期可能引起地基和建筑物共振。
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各隔震支座承担上部结构重量的重分布,造成部分支座实际承载超过设计值,对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隔震结构应有较好的地基。
2)房屋不宜过高,可保证结构在隔震前周期较短,采用隔震技术后延长结构周期较为明显。
3)结构高宽比宜小于4,且变形特征接近剪切型,其最大高度应满足规范非隔震结构要求;高宽比大于4的结构采用隔震技术时,应进行详细分析,必要时通过试验确定。主要是因为过大的高宽比易造成上部结构的转动,引起隔震支座受拉。
4)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
5)对于基础隔震结构,其上部结构的层间刚度远远大于隔震装置的水平刚度,则地震中上部结构层间水平位移很小,结构体系的水平位移集中于基底隔震装置。上部结构在地震中支座水平整体平动,如果忽略上部结构的摆动式扭转作用,则结构可简化为一个单质点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并且隔震装置的刚度和阻尼也近似代表隔震结构体系的刚度和阻尼。
6)如果上部结构层数较多、高宽比较大、层间刚度较小,则上部结构须视为多质点体系,并须考虑结构的倾覆、扭转等因素。
抗震规范对隔震支座的压应力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保证结构在极限状态下隔震支座不至于被压屈。抗震规范规定,隔震支座一般情况下不宜出现拉应力,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拉应力最大值应控制在1MPa以内。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核心筒承担了大部分倾覆力矩,核心筒角部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拉应力作用。为了控制拉应力,保证结构在超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设计考虑在相应部位设置抗拔装置以降低支座承担的拉力。
那具有抗拉功能的橡胶支座是怎么设计的呢?设计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houfang04
    zhoufang04 沙发

    可以参考一下

    2019-08-22 16:07: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eliewei
    yeliewei 板凳
    可以将支座拉力释放掉,采用可提离隔震支座
    2015-12-16 10:39: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2 万条内容 · 21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隔震建筑的原理以及优势!

减隔震技术是指在建筑物某一层设置由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部件组成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要求。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隔震装置是隔震橡胶支座。 从反应谱上直观地说明了 延长结构自振周期 、 增大阻尼 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反应。 地震时隔震结构的 变形集中在隔震层 ,上部结构的相对变形很小,不会造成上部结构的破坏;而非隔震结构的相对变形很大,造成上部结构的破坏。实际上,非隔震结构加速度放大1-4倍,房屋剧烈晃动,梁柱损坏,内部装饰、设备破坏;隔震结构加速度减小到非隔震的1/4~1/8,房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