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生活污水SBR处理工艺运行条件优化实验研究

生活污水SBR处理工艺运行条件优化实验研究

发布于:2015-07-16 22:03:16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与之相应,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寻求高效、经济、稳定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经成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热点[1]。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由于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节省费用、耐冲击负荷强以及能够脱氮除磷等优点,深受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单位的欢迎[2~4]。但是,由于传统SBR工艺是分批地处理污水,处理水量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合理缩短处理时间。本试验主要考察不同曝气工况与处理效果的关系,研究有机物的降解规律,寻求最短的处理时间,确定SBR运行的最佳方式。

   1 试验装置与方法

  1.1 试验装置

  模型反应器用有机玻璃制成,尺寸为:40 cm×40 cm×50 cm,总容积80 L,有效容积50 L,由鼓风机提供空气,两根微孔管曝气,空气转子流量计控制气流量;电机搅拌,电子调压器控制搅拌速度,如图1所示。

  进水和出水人工控制,反应、沉淀和空置各周期时间人工控制。

  1.2 试验菌种和污水水质

  试验所用的活性污泥菌种取自广州猎德污水厂回流污泥,经过20 d驯化之后而得到试验用活性污泥。试验用污水成分水质见表1。

   表1 人工配水成分水质表

成分

浓度(mg/L)

水质指标

数值

淀粉

50

COD(mg/L)

179~508

葡萄糖

100

pH

6.5~7.5

磷酸二氢钾

6.58

温度(℃)

19~25

氯化铵

28.66




  1.3 试验方法

  COD的测定采用快速催化氧化法。

  试验采用经典SBR运行方式,即由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5个工序构成一个周期。试验分以下4个部分:(1)通过控制体系在不同的曝气工况下运行,监测有机物的降解效果,找出最佳曝气工况;(2)研究COD随时间的降解规律;(3)通过测定不同沉淀时间下的沉淀效果,确定最佳沉淀时间;(4)研究pH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体系运行的适宜pH范围。

   2 结果与分析

  2.1 曝气工况参数选择试验

   表2 曝气因素试验

工况

时间(h)

好氧

缺氧

总反应历时

沉淀历时

1

4

4

8

1

2

4

3

7

1

3

3

4

7

1

4

2.25

4.25

6.5

1

5

3

3

6

1

6

1.5

4.5

6

1

7

2

3

5

1

8

1.5

3

4.5

1

9

1.5

2.5

4

1

10

1

3

4

1

11

1

3

4

1


  试验目的是找出SBR工艺运行过程中影响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及确定较理想的运行方式组合。在试验中,选取曝气时间、缺氧时间、总反应时间等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试验,各因素的取值见表2;以COD的去除率为考核指标,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曝气因素试验结果

工 况

进水COD(mg/L)

出水COD(mg/L)

COD去除率(%)

1

240.74

35.65

85.19

2

460.76

37.05

91.96

3

179.65

35.76

80.09

4

356.02

43.74

87.71

5

460.76

38.40

91.67

6

482.85

40.17

91.68

7

436.14

50.52

88.42

8

508.61

45.42

91.07

9

445.47

46.27

89.61

10

482.85

45.76

90.52

11

474.03

49.31

89.60


  从试验结果得知,上述影响SBR工艺处理效果的因素从主到次依次为曝气时间、缺氧时间。曝气时间是影响处理效果最主要的因素。结果表明,曝气1 h,缺氧3 h,COD去除率即可高达90%以上,这说明在SBR工艺中,COD能在较短的曝气时间内去除;各工况的出水都在35~51 mg/L,均低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COD排放标准为60 mg/L,GB8978-1996)。曝气4 h COD去除率可高达91.96%,但太长的反应时间会影响处理量、且在节能降耗方面不可取,因而曝气时间不能太长。由试验得出的最佳曝气工况为曝气1.5 h,缺氧3 h,总反应时间4.5 h。

  2.2 COD随时间的降解规律

  试验中采用瞬间进水的方式,曝气与缺氧交替进行,曝气时间2 h,缺氧时间3 h,总反应时间5 h,在反应时间分别为0(进水),1、2、3、4、5 h取样100 mL,均沉淀1 h后再测定COD。共进行了二组试验,结果见表4和图2。

   表4 COD 降解过程试验结果 mg/L

反应时间(h)

0

1

2

3

4

5

组次1

440.00

161.50

108.17

64.37

54.25

50.52

组次2

508.61

162.33

88.48

50.33

45.42

47.58


  由图2可见,在反应开始的1 h内,COD降低迅速,这是由于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经闲置期活性恢复到最大,产生较大的降解速率。1 h后由于底质浓度越来越小,反应速率越来越慢。到5 h时COD下降到50 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88%以上。

好氧(h)

缺氧(h)

总反应时间(h)

进水COD(mg/L)

出水COD(mg/L)

去除率 (%)

4

4

8

240.74

35.65

85.19

4

3

7

460.76

37.05

91.96

2.25

4.25

6.5

356.02

43.74

87.71

1.5

4.5

6

482.85

40.17

91.68

2

3

5

436.14

50.52

88.42

1.5

3

4.5

508.61

45.42

91.07

1

3

4

482.85

45.76

90.52


  从表5可见,4 h以上的处理时间得到的处理效果并无明显差别。为节约处理时间,增大系统的处理水量,应把总反应时间控制在5 h内。

  综合以上两方面试验结果,把总反应时间确定为4~5 h,具体可根据进水浓度和出水要求进行选择。

  2.3 最佳沉淀时间选择试验

  分别在曝气3 h和4 h后,开始沉淀并计时,分别于15、25、40、55、65、80、100、120 min在反应器中取样,取样位置为水面以下3 cm。然后,测试上清液的COD浓度,测试结果见图3。

  从表6可见,在运行过程中污水的pH基本保持在中性范围,同时存在一定的波动,这是由于反应器内好氧和缺氧交替出现,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分别生成不同的产物,缺氧状态下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不彻底,生成有机酸,使pH降低;曝气时有机酸降解完全,生成CO2逸出水面使pH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2.4 体系运行的适宜pH范围

  为确定体系运行的适宜pH范围,进行一系列试验,瞬间进水,曝气时间1.5 h,缺氧时间2.5 h,总反应时间4 h,曝气分3个阶段,每个阶段30 min,沉淀时间1 h。控制pH为5、6、7、8、9,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pH 范围选择试验

pH

5.05

6.11

7.05

8.01

8.99

进水COD(mg/L)

575.80

477.24

445.47

240.54

562.67

出水COD(mg/L)

131.60

75.37

46.27

61.01

113.32


  污水呈中性有利于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试验结果显示体系运行的适宜pH范围为6.5~7.5。

   3

  在本试验中,SBR的处理效果好,在最优工艺运行条件下,出水COD为45.42 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COD的去除率高达91.07%。在曝气3 h的条件下,可得到COD为38.4 mg/L的良好出水水质。

  本试验得到的COD降解规律为:在反应开始的1h内,COD迅速降低,1 h后由于底物浓度越来越小,反应速率越来越小,到5 h降解反应基本结束。

  本试验得到的SBR最优工艺运行条件为:曝气时间1.5h,缺氧时间3 h,沉淀时间1 h,排水时间0.5 h,周期5 h;交替式曝气;pH为6.5~7.5。该工艺条件周期短,有利于处理更多的污水;同时采用交替式曝气,提高了空气利用率,曝气时间短,节约气量。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2.38 万条内容 · 144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应用进展的探讨

  纺织染料工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各种染料产量已达90万t,染料废水已成为环境重点污染源之一。染料行业品种繁多,工艺复杂。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盐份,具有CODCr高,色泽深,酸碱性强等特点,一直是废水处理中的难题[1]。本文主要介绍了染料废水处理技术中的物理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生化法,以及这些技术的特点原理及其近年来研究进展和应用。    1 物理法   1.1 吸附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