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市政工程施工 \ 对发展中小型黄河施工企业的探讨

对发展中小型黄河施工企业的探讨

发布于:2015-08-02 15:04:02 来自:施工技术/市政工程施工 [复制转发]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治黄机构改革逐步深入。水管体制改革后,实现了政、事、企彻底分离,上级所拨事业经费不足,缺口非常大。针对此问题,黄委紧紧围绕“一手抓治黄,一手抓经济”的总体工作思路,立足黄河实际,要求基层单位要大力发展自身经济,增加收入,弥补事业经费缺口。这是治黄经济能否顺利进行,治黄队伍能否稳定的关键,是一切治黄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可靠保障,是完成各项治黄经济工作的基本条件。而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就是发展黄河企业,企业效益好整个黄河经济就会得到提高。作为一个基层企业的管理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探索和体会,对发展黄河中小型施工企业谈几点看法。

一、黄河中小型企业现状


水管体制改革使黄河原有中小型企业彻底从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由事业单位变为企业单位。在水管体制改革过程中职工对事、企业单位意识非常浓,没有人愿意到企业单位去,认为去企业就低人一等,有些同志从事治黄工作几十年,骤然从事业编制转变为企业人员心里转不过弯,对事业编制无法割舍,觉得企业的发展前途不如事业稳定,很多人因思想陈旧不想去企业,导致局工程公司人员少,懂技术的人才更少,很多工作无法开展,有些甚至只是走走形式,企业成了一个空架子。


拿开封第二黄河河务局工程公司来说,工程公司成立之初没有几个人,就是一个空架子,后来因工作实在没法开展,就充实了几个机关里面的人员做兼职;工程公司经理还分管其他工作,外聘两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仅高中文化水平,说是管理只能起到监工的作用,财务人员3人全是兼职,平时不以公司业务为主,公司很多工作很难正常开展。许多部门只是虚设,现有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也只局限于经理、主管领导,没有具体管理人员,日常事务无人做。公司就象是台戏,戏台已经搭好,戏台上只有主角一个人唱,缺少配角和跑龙套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公司人员缺乏,致使公司的许多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无法落实。招投标工作工程公司就只能报名、整理业绩,标书就只有聘请别人来做,然后报公司负责人审核报价及单价分析。资质联营中标后,大部分工程由联合施工,公司管理层因其它工作走不开只能电话联系工程进度,导致工程价款不能及时结算。对公司承揽的黄河内部工程,只有总经理(副总经理)和主管领导管理,公司总经理同时还忙于社会工程信息的搜集考察和其他一些事务,每天忙忙碌碌,但是效果甚微,效率不高,顾此失彼的现象时常发生,达不到真正的管理效果,距离上级把企业做强做大,真正走向市场,参与社会市场竞争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存在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

一部分人还没有彻底转变从事业单位到企业单位的观念,对于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满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寄希望于“管养分离”后解决单位的经济困难,对经济工作的长远发展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进入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信心,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没有“走”出去的观念,还只局限于干自家的“田地”。近年来,水利建筑施工业收入在单位经营总收入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主要靠黄河内部工程,黄河施工企业缺乏进入社会建筑市场、参与竞争的观念与能力,随着黄河内部工程的逐年萎缩,经济收入水平将会大幅度下降,但目前的创收大多仍是靠行政手段进行推动,缺乏主动性,思想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

2、经营、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在黄河中小型企业中,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从事生产经营和经济管理的人员很少,而且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真正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很少,缺乏高层经济、财会方面的人才,尤其是缺乏懂经营、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3、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个企业运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规范的管理体制,那么很难有好的经济效益,要适应复杂的市场和残酷的竞争,必须有科学的管理制度,而不是通过管理者的随意性或某种协调来达到。水管体制改革后一些黄河中小型企业的规章、制度、办法还是“管养一体”时制定的,这与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很不相符,企业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很多事情还要受相关部门的行政干预,企业内部的管理比较混乱,没有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办起事来相互推脱,导致办事效率不高。


三、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首先,黄河职能部门要加快职能的转变,要从过去习惯于经济发展的具体管理和对单位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转变为加强经济规划和发展战略的研究,以及法规制度的建设;要从习惯使用行政手段干预管理企业,转变为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家方针政策办事,也就是少用行政手段,多用有关政策法规和必要的经济手段进行管理,研究发展黄河经济政策,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其次,全体干部职工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发展黄河经济的重要性,树立起现代企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加快黄河经济的发展。

2、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按照法律法规,在企业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针对主要问题或薄弱环节,制定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使企业活动有章可循,把权利交给制度让制度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自主性,坚持企业制度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进经济改革,使企业管理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适应新形势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以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实现经营管理者能上能下,一般员工能进能出,职工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还要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要求工作人员形成按章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习惯。

3、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关键在人,必须依靠一批具有高层财会、经营、法律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必须拥有一支懂专业、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企业家队伍。加强对现有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着重培养市场经济意识和参与市场、驾驭市场、市场竞争合作的能力;加大职工培训经费投入,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为目标,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4、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员工执行力如何就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平时注意培养企业员工团队精神,就能增强企业执行能力。


四、结束语


黄河中小型施工企业作为发展黄河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黄河经济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让黄河中小型施工企业往适应市场方向发展,是黄河中小型施工企业生存的必经之道,所以要深化体制改革,尽快使黄河中小型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市政工程施工

返回版块

15.08 万条内容 · 36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丁坝布置形式与河道整治目的的承辅关系

摘 要:分析了不同整治目的的丁坝平面布置形式:①以稳定河势为目的的丁坝布置形式;②以保证航运为整治目的的丁坝布置形式;③以适应河口感潮河段的丁坝布置形式;④以护岸固滩和保护海塘工程安全为目的的丁坝布置形式。研究发现:根据河流整治目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丁坝平面布置形式;除为适应河口感潮段双向水流动力作用采用正挑丁坝外,其余整治目的的丁坝布置形式以下挑丁坝为宜。关键词:河道整治;航道整治;丁坝1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