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热泵工程 \ 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各部件模型及系统算法

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各部件模型及系统算法

发布于:2015-06-23 21:28:23 来自:暖通空调/热泵工程 [复制转发]
制冷系统仿真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制冷系统各部件模型的建立及其系统仿真算法的研究,已有主要的研究集中于压缩式制冷系统,现在将研究状况介绍如下。
对于制冷系统及其部件的仿真,研究者们针对不同物理模型建立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如集总参数模型、分区参数模型和分布参数模型等。
压缩机模型:压缩机为制冷剂的流动提供动力,该部件模型的计算决定了制冷剂流量的大小。在压缩机实际工作过程中,过热工质蒸汽流过吸排气阀均有压力损失, 在吸排气过程中工质与汽缸壁也存在热交换,而且换热也与壳体、电动机和润滑油的温度有关。制冷系统仿真中建立压缩机模型的目的是求出压缩机出口制冷剂的质 量流量和压缩机的输出功率,仿真只要求计算压缩机对系统性能和其它部件有影响的参数(如流量和功率),并实现各部件模型之间的耦合。为了在保证计算精度的 前提下尽量缩短仿真时间最终实现对系统的优化,必须对模型做大量的简化。吴业正等对双制冷循环电冰箱的压缩机开停过程建立了较完整的数学模型对压缩机的汽 缸、吸气腔、排气腔和运动气阀等结构部件在吸气、排气、膨胀或压缩过程分别建立了流量、质量和能量方程来求流量和功率。张华俊等以压缩机生产厂家提供的压 缩机性能曲线为依据,取系统运行区间足够多的点,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压缩机中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和功率表达式。陈芝久等考虑汽缸与外界存在热交换情况采用集 总参数法建立压缩机的非稳态仿真模型。与以上不同且也最常用的模型是视压缩过程为多变过程或绝热过程,这种模型通用性强,但针对不同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和电 效率是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回归成经验公式来求得。还要提到的是,丁国良等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改进压缩机模型,提出了传统理论模型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新型 压缩机热力计算模型,将传统计算模型中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和电效率以及其它诸多难以描述的因素归入神经网络部分,减轻对试验的要求,同时达到较高的计算精 度,这对模型的简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节流部件模型:节流部件是制冷系统的压力调节机构,直接决定了系统的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小型制冷系统中常用的节流 部件有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和毛细管等。热力膨胀阀常用于汽车空调。陈芝久等建立了对过热度做出响应和对流量调节过程的控制环节和流量环节的热力膨胀阀 数学模型。于兵等建立了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的 — 模型,采用SIMPLEST算法模拟了流过阀体的制冷剂的速度场和压力场。电子膨胀阀常用于变频空调。由于电子膨胀阀能使系统所提供的制冷量对负荷的变化 做出快速的反应,维持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过热度最佳,保证蒸发器的面积得到充分的利用,其具有节能舒适的特性,因而在变频空调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电子膨胀阀的节流结构与热力膨胀阀相同,二者在计算质量流量时的数学模型相同,其关键是流量系数的确定。
毛细管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无运动部件等优点,是小型制冷设备中最常用的节流部件。毛细管内制冷剂的流动特性较为复杂,尽管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但有些理论(比如亚稳态区)尚待完善,所以一般都忽略亚稳态区对毛细管内制冷剂流动特性的影响。毛细管模型有绝热毛细管和非绝热毛细管两种 模型,一般都基于以下假设来建模:①忽略相间滑动,采用均相流模型;②管内是一维稳态连续流动;③毛细管内径一致,内壁粗糙度均匀。毛细管的入口有饱和液 体、过冷液体、过热蒸汽或气液两相这四种状态,所建立的模型必须能处理这任何一种状态。设有回气管的非绝热毛细管常用做冰箱的节流部件。彦启森和陈芝久分 别建立了非绝热毛细管的非线性模型,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考虑了毛细管与空气的热交换。阴建民等提出了冰箱毛细管的优化方法。邓湘华基于两相流压降算法 建立了非绝热毛细管模型。绝热毛细管常用做空调器的节流部件。陈芝久等基于热力学方程建立了绝热毛细管的分布参数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建立了用于混合工质 的绝热毛细管模型。张小松等在建模时忽略进口压力损失,而何晓明则认为变频空调制冷系统从冷凝器出口到毛细管入口的制冷剂流动的压损不可忽略,可看作突缩 流动。此外,张华俊采用步进法建立了毛细管的模型,考虑了亚稳态区过热液体的存在[5]。
  • 同道者已难寻

    谢谢楼主讲解,学习了。

    2018-04-08 13:08: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单级压缩制冷系统的理论计算
    本文是本人在详细阅读5本权威制冷设计方面的书籍的基础上摘录出来的有关单级压缩部分的设计与计算。计算的方法十分的全面。对制冷设计人员以及初涉制冷行业的人员尤其适用。 相对于一篇普通的理论阐述类论文,本
  • 高速压缩制冷系统及盛放,图纸介绍的是一套应用于惰性压缩制冷的易总组件接配套的盛放罐制作图,分析说明及材料配表,总成布置图等,各组图尺寸参数齐全,可供参考。...
  • 一个冰箱冰柜用的制冷系统模型,文档用SW做的,也转有STP档,包含装配和零件图,空间距离随需要可以修改。主要是表示出该制冷系统的模块。尺寸参考只是参照了一个厂家的。安装不可能所有都匹配。供学习。...
  • 制冷系统设计模型可分为直接蒸发式(氨系统)和间接冷却式(盐水或乙醇—水系统)两种。直接蒸发制冷系统是氨经压缩机冷凝后,通过膨胀直接送至蒸发器或冷风机,使周围介质降温冷却。其优点是:降温效果快、可获得较
  • 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均需安装双位电动两通阀并配用温控器.其它各种风柜的回水管上安装比例积分调节阀,并在风柜集中回风管内设置回风感温元件用以控制调节阀的开启....
  • 中间吸气压缩制冷系统设计
    制冷量为120kw的中间吸气式压缩制冷系统,为提高制冷量在压缩机的中部设置了一个中间吸气口,吸收的是来自经济器的闪蒸气体,于是必须设计一个经济器。
  • 模型采用SOLIDWORKS2015版本设计,制冷系统电机容器房模型,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该模型创建效果逼真,不含参数,
  • 这是制冷罐体设计模型,模型为stp通用格式,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需要可以下载...
  • 利用由多台螺杆压缩机组成的配组式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在高压级、低压级压缩机理论输气量之比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对其进行热力计算与分析,并对制冷量、轴功率、单位轴功率制冷量作综合的比较与分析。
  • 单级压缩氨泵供液制冷系统图

  •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图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图。
    制冷系统循环分析软件
    多国语言版,常用制冷剂的热力特性和循环状态图形分析,制冷管路的管径和长度的确立等。。。,本人还未研究此软件的准确性。,只抱着与大家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望大家尊重原创者,请勿商业利益己化。
  • 主要介绍某冷库机房制冷系统原理,标注清楚,一目了然。
  • 蓄冰制冷系统原理图
    蓄冰制冷系统原理图,本工程目前正在建,使用效果以后我会陆续介绍!
    溴化锂制冷系统原理图
    溴化锂制冷空调系统原理图。
    机房制冷系统原理图
    大型氨系统原理图。
  • 家电行业,冰箱、热水器等产品环境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所用制冷系统,管路连接,零部件布局,包含丹佛斯压缩机,管式冷凝器,储液罐,盘管蒸发器,气液分离器,...
  • 本次设计为上海某一猪肉冷库的制冷系统工程。采用氨为制冷剂,氨泵强制供液方式。冻结间采用冷风机进行冻结,冷藏间采用光滑顶排管。主要任务是完成冻结间和冻藏间制冷系统的设计;制冷系统的确定及论证;冷库墙体围
  • 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
    内容简介 本文通过对制冷系统耗电诸多因素的初步分析,采用正交试验、回归计算等手段,得出系统耗电与主要因素的函数关系,以便通过优化计算迅速找出最佳运行参数,指导操作,从而达到节能是目的。
  • 制冷系统管详细设计
    本资料为制冷系统管路详细设计,内容简介:制冷管路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下的因素:最大的制冷量、最低的成本、正常的回油、最小的功率消耗、最小的制冷剂充注量、低噪声、正确的制冷剂流量控制以及系统制冷量能够从

阅读下一篇

双源热泵热水机的应用及运行经济性分析

摘要:双源热泵热水机即可以使用水源、也可以使用空气源制取生活卫生热水,是将水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设备。双源热泵热水机的功能及使用范围得到了扩展,市场应用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介绍双源热泵热水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同时介绍了双源热泵的选型计算及运行费用分析。其目的在于,让用户认识双源热泵热水机的节能优势。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保节能意识的增强及国家政策的支持,节能创新性产品不断出现。在热水器领域,从传统的燃气、电热水器到太阳能热水器,再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水源热泵热水器,热水器的发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热水器节能产品的发展还在持续,双源热泵热水机就是其中之一。双源热泵热水机组可以分别利用水源和空气源制取卫生热水。机组采用双热源设计,不同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热源。充分保证机组始终处于理想的工况下运行,避免了水源热泵热水机组在冬天冻裂水源侧换热器。其是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与水源热泵热水器相结合的设备,具有一年四季产热水的功能。图1所示为双源热泵热水机的示意图。双源热泵热水机由压缩机、热回收换热器、水源侧蒸发器、空气侧蒸发器等组成,水源侧蒸发器和空气侧蒸发器可以方便的切换吸热来制取生活卫生热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