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继电保护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研究应用获突破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研究应用获突破

发布于:2015-06-20 12:28:20 来自:电气工程/继电保护 [复制转发]
变电站是电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开展智能变电站研究和实践,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提升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周春霞、周泽昕、詹荣荣、李仲青、艾淑云、李岩军、张晓莉、杜丁香、余越、董明会、项灿芳、詹智华、贾琰、崔佳、刘慧海等研究团队完成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特性与智能设备及网络数据流密切相关的特点,从设备单元、系统集成、总体性能测试三方面考虑,进行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研究。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研究,顺应世界电网发展趋势。我国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截至2012年底,国网系统内已经投运的智能变电站达217座,2013年建成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六座,2014年—2015年计划建设新一代智能变电站50座。坚强智能电网是功能强大的能源转换、高效配置和互动服务平台,是坚强电网与智能控制紧密融合的现代电网,是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的智能化电力系统。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环保价值,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清洁的电力保障。
针对智能变电站大量使用电子式互感器的特点,研究并提出电子式互感器传变特性测试技术,分析电子式互感器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研究了网络交换机接入不同设备和不同数据流量时的优化配置及不同交换机之间的兼容性测试技术;研究了数据采集单元守时精度、发送报文的均匀度及延迟的测试技术;研究了智能终端与各类保护控制装置配合的动作可靠性测试技术。研究了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的智能设备与保护子站、信息子站、录波子站之间多种信息交互方式及测试技术。
首创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在模拟运行环境下的性能测试及评价技术;
首次提出了合并单元数据畸变、数据丢帧等数据异常情况时评估保护装置的数据处理机制的有效性技术;
首次使用了基于对称光原理的分光测试方法,实现了不同光通信口的报文传输差异性比较测试,为研究其对保护装置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使用多端数据采集单元非同步工况对保护装置影响的测试方法,得出直采模式下数据采集单元失步时保护不应闭锁的重要结论。
项目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受理2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提出国家电网公司标准5个,培养硕士2人。
应用本项目对国内外十八家智能设备厂家生产的64种型号百余套智能设备进行测试,进行了浙江、桂林数字化变电站、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二次设备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与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和解决诸多技术问题和设备缺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变电站是电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开展智能变电站研究和实践,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提升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周春霞、周泽昕、詹荣荣、李仲青、艾淑云、李岩军、张晓莉、杜丁香、余越、董明会、项灿芳、詹智华、贾琰、崔佳、刘慧海等研究团队完成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特性与智能设备及网络数据流密切相关的特点,从设备单元、系统集成、总体性能测试三方面考虑,进行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研究。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研究,顺应世界电网发展趋势。我国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截至2012年底,国网系统内已经投运的智能变电站达217座,2013年建成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六座,2014年—2015年计划建设新一代智能变电站50座。坚强智能电网是功能强大的能源转换、高效配置和互动服务平台,是坚强电网与智能控制紧密融合的现代电网,是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的智能化电力系统。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环保价值,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清洁的电力保障。
针对智能变电站大量使用电子式互感器的特点,研究并提出电子式互感器传变特性测试技术,分析电子式互感器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研究了网络交换机接入不同设备和不同数据流量时的优化配置及不同交换机之间的兼容性测试技术;研究了数据采集单元守时精度、发送报文的均匀度及延迟的测试技术;研究了智能终端与各类保护控制装置配合的动作可靠性测试技术。研究了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的智能设备与保护子站、信息子站、录波子站之间多种信息交互方式及测试技术。
首创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在模拟运行环境下的性能测试及评价技术;
首次提出了合并单元数据畸变、数据丢帧等数据异常情况时评估保护装置的数据处理机制的有效性技术;
首次使用了基于对称光原理的分光测试方法,实现了不同光通信口的报文传输差异性比较测试,为研究其对保护装置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使用多端数据采集单元非同步工况对保护装置影响的测试方法,得出直采模式下数据采集单元失步时保护不应闭锁的重要结论。
项目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受理2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提出国家电网公司标准5个,培养硕士2人。
应用本项目对国内外十八家智能设备厂家生产的64种型号百余套智能设备进行测试,进行了浙江、桂林数字化变电站、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二次设备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与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和解决诸多技术问题和设备缺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自主创新获突破
突破传统单装置测试模式,研究完成了包括多电压等级、多变电站节点的系统特性分析方法,首创了基于智能变电站过程层设备、间隔层设备、站控层设备的系统集成检测技术,实现了智能变电站不同数据传输方式下继电保护测试的新技术。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继电保护

返回版块

7.32 万条内容 · 41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什么是固态继电器及固态继电器的原理

固态继电器(亦称固体继电器)英文名称为Solid State Relay,简称SSR。它是用半导体器件代替传统电接点作为切换装置的具有继电器特性的无触点开关器件,单相SSR为四端有源器件,其中两个输入控制端,两个输出端,输入输出间为光隔离,输入端加上直流或脉冲信号到一定电流值后,输出端就能从断态转变成通态。 固态继电器工作可靠,寿命长,无噪声,无火花,无电磁干扰,开关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且体积小,耐冲击,耐振荡,防爆、防潮、防腐蚀、能与TTL、DTL、HTL等逻辑电路兼容,以微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主要不足是存在通态压降(需相应散热措施),有断态漏电流,交直流不能通用,触点组数少,另外过电流、过电压及电压上升率、电流上升率等指标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