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资料库 \ 地下工程结构七大误区,你造吗?

地下工程结构七大误区,你造吗?

发布于:2015-06-18 09:21:18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资料库 [复制转发]
地下工程结构七大误区,你造吗?


暗梁当楼面梁使用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暗梁之所以不能当楼面梁是因为其刚度不够,荷载不能按自己设想的方式传递,即楼面荷载-板-暗梁-柱的传递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将大大低估板的内力。根据内力按最短距离传递的原则,用暗梁代替梁只有在板受集中力时,在集中力处沿板的最短方向(双向板沿两个垂直方向)设置暗梁,可以认为集中力由暗梁承受以满足抗弯强度和裂缝要求,此时板的计算跨度绝对不能按支承于暗梁来考虑。但很多时候,这种做法也没有必要,直接加大板的受力钢筋即可,除非因抗剪(冲切)需要箍筋而使用暗梁。
与上一个问题相对应的是,在刚度发生较大突变(增加)处,应视为梁

典型的问题是不同高程的板之间出现的错台,错台本身平面外刚度比较大,而板的平面外刚度较小,不管你是否愿意,板上的荷载都要传递到错台上,因此应当按梁来设计,尤其是抗剪钢筋应满足要求。地下通道、车站遇到的这种情况较多,其荷载又比较大,但大多数人对错台的处理却非常草率,这很令人担忧。
框架结构形成事实上的铰接

最常见的是梁刚度比柱大的多,使柱对梁的约束作用较弱,形成事实上的铰。这样减少了超静定次数,于抗震不利,也难以形成“强柱弱梁”。日本坂神地震时,地铁车站柱的破坏相当严重,也提醒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地铁车站顶底板可看作筏板,其梁的刚度当然大于柱,但中板处不宜将梁的刚度做得较大。另外,地下工程如通道、涵洞、地铁车站等,有时不小心也容易作成刚度较大的顶底板和刚度较小的侧墙,这样横剖面就形成铰接的四边形,两侧墙土压力相差较大时很容易失稳,也不利于抗震。
板墙受力钢筋置于分布钢筋的内侧

很多人总把分布钢筋想象成类似梁的箍筋,因此配筋不小心就这样倒置。分布钢筋的作用在于固定受力钢筋位置,传递受力及防止温度收缩裂缝,它不需要象梁柱箍筋那样外包以防止钢筋受压向外鼓出,更重要的是,板墙截面高度较小,为增加有效高度发挥受力筋作用,一般情况下应当外置受力钢筋。某些特殊情况,如地下连续墙,由于施工方便原因可牺牲板有效高度,将受力钢筋内置。
在紧靠柱的位置框架梁上搭梁

由于紧靠柱支承的位置,框架梁的转动受到约束,当其上所搭的梁荷载较大时,将产生很大的扭矩,使框架梁的配筋变得困难。某些设计人员将此处框架梁与搭接梁的连接看作铰接,这是很不安全的,因为梁的塑性变形能力有限。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剑舞长锋
    剑舞长锋 沙发
    值得在今后的设计中加以注意
    2016-03-24 15:38: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kzhao
    wkzhao 板凳
    很重要的东西,设计中应加以重视。谢谢楼主。
    2016-01-25 09:02: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

41.24 万条内容 · 40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梁、柱纵筋搭接区箍筋设置

根据规范和平法规定,当梁、柱纵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时,搭接区内箍筋直径不小于d/4(d为搭接钢筋最大直径),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5d(d为搭接钢筋最小直径),也就是两者取小。03G101只规定了搭接区的箍筋间距,对箍筋直径不作限制,实际施工和钢筋预算一般按梁、柱箍筋直径。假如搭接钢筋直径为16,搭接区箍筋直径则为4;如果搭接钢筋直径为25,箍筋直径则为6.5,而原柱、梁设计的箍筋直径一般为8~12,按此规定,显然搭接区箍筋小于原梁、柱箍筋设计的直径。那么,梁柱搭接区附加的箍筋是根据d/4还是同原柱梁箍筋直径?应该是原柱梁箍筋直径,因为规范上是不小于而不是只等于,完全可以大于d/4。如果是d/4,那么,搭接区箍筋小于原柱梁设计的箍筋,那么出现柱梁其他位置箍筋直径大而搭接区箍筋直径反而小的现象,可能违背设计意图。施工时也不太可能用其他小直径箍筋加密,这里是加密而非附加。如果是附加,就可以用d/4直径的箍筋相间布置,即原梁柱箍筋照设,然后再增设附加箍筋,增设的箍筋可以取d/4,这时可以与原梁柱箍筋不同,但我个人认为不具有可操作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