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桂林市旧城保护与更新的地域性景观特色研究

桂林市旧城保护与更新的地域性景观特色研究

发布于:2015-06-16 11:47:16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地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地域性景观是本土文化与其所处城市社会发展现状共同创造的,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形势下,地域文化和本土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1]。在这种背景下,探求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景观地域特色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显得尤为急迫。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以及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桂林市的城市景观特色因其城市的发展定位而显得格外重要。
1旧城区保护现状
1.1历史建筑遗存分散,缺少较为完整的历史地段或历史文化街区
  在以往的旧城改造中,更多考虑的是旧城开发的经济效益问题,使得旧城改造中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倾向。开发密度、容量过高,单纯追求容积率,导致建筑密度过高,城市景观缺乏协调性,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难以提升。
1.2保护机制不健全
  旧城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使整个改造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难以充分吸引社会各类资金,使其最大限度地作用在城市环境的改善上。
1.3新建筑缺少地方风格致使城市面貌缺乏传统地方特色
  在确定单体改造项目的使用性质时,缺乏整体规划思维,合理性差。旧城改造结构与城市综合效益不协调,投资方向偏移。
1.4单中心发展导致城区历史环境风貌不断受到侵蚀和威胁
  位于旧城中心的独秀峰,在桂林市素有“南天一柱”的美称。由于规划控制不力,山体及王城周边建筑逐渐增高增多,发展使得旧城区原有的城市特色丧失。同时视线受到杂乱建筑物的遮挡和阻碍,难以与附近标志性景观———王城、独秀峰、伏波山等发生联系,使得整个地块与周边大的景观系统隔绝开来,缺乏必要的认知系统与视觉廊道,而且现代城市建设活动对文物古迹、特色景观的破坏现象明显。
2对桂林市旧城区保护的拓展性思考
2.1明确保护目标
  对于旧城区改造与更新中地域性景观特色的延续,首先应进行深层次内涵研究,以此确定更新内容。桂林城市应突出桂林特色,地方风貌,向世人充分展示桂林山水赋予桂林人得天独厚的山水灵性,这应该是桂林市在城市更新中对于建筑形式和风格选择的依据。
2.2旧城保护思路
2.2.1城池选址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现有旧城核心地区,即地处漓江西岸的明代桂林城范围,是桂林历史文化的集中代表,是桂林历史文脉永恒的标志。该地区将成为桂林市中以旅游服务和历史文化旅游活动为主的旅游服务区,是适宜鼓励发展旅游服务业、复兴的特色街区,严格保护、妥善利用各种景观及历史文化资源。
2.2.2空间格局与结构形态独具特色
  统一规划旧城区的建筑形式改造,结合布局进行调整,大幅度减少旧城区内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以降低旧城区人口密度。在保留传统建筑样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式,注重地方特色及山水环境景观的协调,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中传统文化、地方特色与现代化的关系。
2.2.3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的融合
  城市居住片区的开发尤其应注重在开发创意、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景观环境建设等方面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形成居住片区的文化感知环境。以上述目标作为基点,一方面对现有格局、重要文物古迹等以保留利用;另一方面把原有的精华部分用新的方式进行再创造,不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上,而是挖掘新的使用功能(见图1)。
1100487.jpg

2.2.4自然环境的利用与保护
  充分利用桂林市的河流、山丘、风景点等自然特征,起到空间限定与环境认知作用,丰富城市的空间层次。桂林市的叠彩山—独秀峰—象山这条视觉景观轴线正好穿越旧城核心地区,充分发挥其在城市景观及功能方面应有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旧城区改造中所提倡的山水文化之都的景观效果,而且不排除房地产开发介入旧城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更新中去。
2.2.5景观视廊组织与标志性地段建设
  景观视廊组织有助于加强城市主要景点与最佳景点的有机联系,赋予城市空间层次感与特色感,增强视觉景观效果。旧城区处于城市以叠彩、普陀、穿山、西山和老人山五山的制高点为端点划定中心的山水城环境控制区,更是叠彩山—靖江王府—象山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2),改造发展建设应以完善该轴线,控制建筑的高度、密度,提升地区整体活力为目标。

1100488.jpg
2.2.6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改变目前规划建设中缺少公众参与的状况很重要。群众监督的缺失,为某些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和目光短浅的长官意志提供了条件,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在演进过程中包含着对那些外来的异构因素的容纳、消解和转化的机制,这一机制的运作情况是衡量系统本身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当今的城市建设应追求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文化品味,应在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追求,要将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强烈的时代特征融入城市建设项目当中去,并以一些标志性的建设、城市雕塑、名人故居、古民居构造桂林市的整体形象,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打造具有自己独特魅力的个性城市。
3结语
  结合我国复杂的城市现状,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及城市的发展比较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在旧城区改造中要充分尊重地方风貌和人文环境,将城市中有特色的元素从景观方面加以保护,使其融汇到现代设计语言中,形成城市空间环境的特色,从综合全面的角度引导旧城区改造与更新的健康发展。整个过程既不能盲目的追随外来风格,又必须避免简单化的恢复过去某种已经消失的乡土风格,这正是地域性的精髓之所在。

1100487.jpg


1100488.jp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7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学校园景观规划中关于观念与方法的探析

1校园景观建设的新趋势 1.1生态优先   在中学校园规划建设中应坚持景观生态优先的原则。从选址、总体布局和绿地系统、交通系统考虑景观格局,是在难以满足景观最优格局的情况下,景观规划设计能够达到的某种相对理想状态。 1.2人与自然的统一   目前校园景观设计过于重视平面图形效果,把视觉的丰富性以及某些个人意志的象征性作为校园景观建设的出发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难以达到令师生满意的景观空间。这是一种非以人为本的,与自然割裂的景观规划设计行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