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制冷技术 \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四个问题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四个问题

发布于:2015-06-15 18:23:15 来自:暖通空调/制冷技术 [复制转发]
?我国水产品冷链构建属于初步性、片段性、分散性,水产品冷链更多的是集团性或者企业独自性的配置,离区域性、全国性的冷链网络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水产品品种和产量的扩大,市场对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日益提高,冷链物流企业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期。但是,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壮大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冷链网络建设有差距  
  片段分散方式的冷链系统,往往使得冷链标准无法连贯的执行,全过程冷链温度的记录无法发挥作用,冷链的交接过程比较复杂。应该向美国冷链协会那样,提倡并着手建设全美国的冷链中心枢纽。  
   冷链标准建设不及时
  水产品冷链物流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作业标准,如:装卸速度、作业流程、检验验货制度以及运输、仓储、配送、销售各环节低温对接要求等作业方面缺乏标准,使得中国大部分水产品销售环境不能控制在冷链温度之下。对各大类水产品的产品温度、湿度指标及储存期限,冷链标准建设不及时,不能具体提供一个科学统一的推荐范围。
   冷链配置建设不完整
  在一般的菜市场上冷链配置建设不完整,水产品物流设备比较落后,冷冻水产品运输方式采用人力黄鱼车还相当普遍,因此,水产品的品质损失比较大。冷链体系配置只能依赖于城市化的提高,农村是很难做到的。在运输过程中还缺乏统一化的包装配置和物流形态,例如装有活鱼类的运输桶内3/4装水,只有1/4才是活鱼产品,无疑提高了水产品物流成本。 
   冷链增值效应不明显 
  冷链物流要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还要加强水产品保鲜库、冷藏库的建设,增加温控设备。冷链物流投入比较大,而水产品属于低价产品,通过冷链物流服务过程的增值效应不明显,经营水产品冷链物流风险较大。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制冷技术

返回版块

14.61 万条内容 · 80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冷库集中式与分散式供冷系统自动控制方面的发展现状

冷库中自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①在制冷系统中使用短阵逻辑器(这种方式目前已向汰h②采用最简单的双位调节器(各种电磁闽、温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油压差继电器、液面继电器等)与直接作用式比例调节器(如旁通能量调节阀、吸气压力调节阀等)。这种控制以开关控制和比例控制为主,电气控制方面主要是继电器线路,这种传统控制方式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针对组成系统的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主要设备实行控制。将它们逐个作为单一对象,对其运行中的有关参数(如制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