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冯大中艺术馆 建筑设计:陶磊建筑设计工作室 项目地址:辽宁 本溪 用地面积:5000m2 建筑面积:3000m2 设计时间:2007年8—12月 完成时间:2010年5月 这是为中国著名艺术家冯大中先生设计的住宅+工作室+美术馆。项目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地处主要城区,正前方能遥看到山体形成的天然景观。它既不是公共建筑,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人空间,这个建筑必将有其特殊的意义。这就要求该建筑既要提供相对安静的创作与居住空间,还要给来访者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文化感受,它需要一种温和的力量。 屋中院 建筑被设计成内凹的方形“砖盒子”,屋面凹形空间向中心汇聚,与3个室内院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巨大的空间张力把整个天空全部收纳到建筑内部,并暗合了传统的“四水归堂”。屋顶的中心设置了可上人的木质屋面,由于凹形屋顶对周边城市的屏蔽作用,这里形成了巨大的场所感,在此能够看到的只有远山、天空,还有夜晚那轮明月,感受四季的轮回,感受自己的存在。 凹形屋面 在这个方形“砖盒子”中,书院、竹院、山院的插入使得其内部空间变得丰富而有诗意,形成了“屋中院”,使建筑成为了一个外部严谨厚重而内部灵动的独立世界。插入的内院像灯笼一样点亮着整个室内空间,自然光给建筑带来了无限的戏剧性。这是在中国传统的空间意识、文化意识及当下价值观的前提下去改变一些规则,营造一个东方式的内部空间。 砖表皮 结合东北寒冷地域性格,设计者专为该建筑定做了色彩温暖且有着良好保温性能的600mm大砖。作为建筑的外维护应该有所表达,设计者试图让这种厚重且粗矿的材料呈现出其原有属性的相反方向。为此,设计者将砖像拉伸的网眼织物结构一样进行垒砌,放眼到整体便形成了建筑的不透明到透明的渐变,获得了新的质感与张力。新的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漏窗形成了通感。光线从砖的缝隙里逐渐渗透到室内,这种渐变模糊了室内和室外的界限。 双层墙 外院入口处是双层院墙,外实内虚。外墙形状是用地决定的,内墙为“漏”墙,它与建筑平行,在不规则的用地空间内二次划分为方正空间,双墙之间便出现微妙的夹角,形成了空间的厚度与量感。 渐变镂空的内墙再一次契合了传统漏窗一样的功能和空间意境,不同的是创造了新的空间质感。在入口处双层院墙交汇,被清水混凝土顶盖整合成相对完整且具有雕塑感的视觉空间。 景观设计 地表“砖毯”沿着建筑的根部被设计成了活动区域,外侧结束于机动车道和步行环路,形成一个有动感的几何形。表面的铺装由建筑墙体上的耐火砖和石灰条组成。耐火砖沿着建筑外缘顺墙而下,以退晕的方式和灰色石条混合,并且像织物一样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砖毯”。在某些局部砖与砖之间逐渐拉开空隙用于植草,这些植草的缝隙也是以退晕的方式在渐变,草与砖相互渗透,若隐若现。 “砖毯”植入土地,建筑的形体向外辐射,它是建筑的一部分,像是建筑溶解于大地,反之也像是大地生长出的建筑。就好比一棵大树,落叶归根,退晕的耐火砖像落叶一样散落于泥土,这一切表明了事物的发端与归宿。在这个区域的建筑北侧,在没有机动车经过的地方作了一些地形的拱起,砖和石头铺装也随着地形起伏,这种带有硬铺装的拱起地形,富有前所未有的韧性和张力。人可以在这个坡地上散步,享受着这种跌宕起伏带来的愉悦,改变这人在此行走的感受。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蜂巢酒店建筑设计方案这座蜂巢酒店是香港的OVA工作室设计的, 每间客房像集装箱一样,可以移动,非常灵活机动。该项目为建造新增住房和医疗保障住房提供了条件。每个房间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移动,而且房间的功能很多,还能做办公室, 要是个人或公司暂时需要办公场所时,来蜂巢酒店就是不错的选择。整体的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房间可以循环利用,重新组装,打造新的模块。这些房间能自由地穿插、缩进,不受限制。根据实际需求,整栋酒店可以自行调节高度。集装箱似的客房来回移动,进进出出,形成一个网格系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