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昆山有机农场采摘亭建筑

昆山有机农场采摘亭建筑

发布于:2015-06-15 15:53:15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项目名称:昆山有机农场系列——采摘亭
设计者:直向建筑事务所
委托单位: 昆山城市投资公司
项目地点:中国 昆山
建筑面积: 150㎡
设计时间: 2010年9月—2011年4月
建设时间: 2011年6月—2012年2月

022544yoogtoozdt85oojo.jpg

2010年夏天,设计者受业主之邀,在昆山的一处有机农场中设计一组小型公共建筑,包括会所、采摘亭、植物展房和入口信息凉亭。目的是为未来在这里活动的人群提供休憩和餐饮的空间。2012年初,采摘亭成为这一系列建筑中第一座建成的房子。

022545gav02gwr12pk1ftv.jpg

项目场地位于昆山西郊巴城县境内,紧邻阳澄湖,是一片空旷的有机农田。天、云、风、水、土地、树木,这些单纯的自然元素构造出鲜明的场地特征。而设计者面临的课题是建筑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介入到这片自然环境之中并与其相协调,最终塑造出一个新的、专属于这片土地的、有意义的空间场所。

022545kki1bqaama0inbki.jpg

区别于人们身处的楼宇密布的现代城市景象, 昆山有机农场平坦而开阔,天空和阳澄湖水相交而成的地平线在视野尽头绵延展开——“水平”是农场留给设计者的强烈的第一印象,也是这一系列建筑中每一个单体希望回应的主题。采摘亭横向舒展的建筑形态呼应着场地的水平性,这种关系被漂浮的金属挑檐进一步强化,挑檐下方的区域成为建筑和自然景观之间的过渡空间,使建筑和自然的边界不再生硬。在建筑内部,向远方水平延伸的挑檐将自然视野吸纳到建筑的空间中来。

022545rd5sqkkyhuznosrh.jpg

“轻和透明”不是单纯的形式语言上的偏好,而是建筑应对这一片自然景观时所采取的策略。漂浮的水平银色金属格栅挑檐为下方的空间制造不断变化的光影,又在不同的时间微妙地映射着天空的颜色。竖向竹木格栅和玻璃墙面的组合使建筑的垂直界面像一层半透明的薄纱,农场的景观元素和远方的天际线在其后方若隐若现。天气宜人时,由玻璃旋转门组成的两道建筑外墙可以全部打开,此时建筑的内部空间将最大程度地融入农场的自然气息之中。

022546kt3fi09zjd300993.jpg

建筑空间地坪和周围的自然地面相切,仿佛是建筑和大地最轻微的触碰。整体建筑形态和空间所呈现的安静、轻与纤细、通透和灵动与我们理解中的江南地域文化气质特征相吻合。

022546juyzyguu6lnygk1y.jpg

在昆山农场建筑系列中,会所是形式和功能相对复杂的一栋,在设计的过程中呼应场地水平特征,创建专属的空间体验仍然是建筑的主题。

022546p88kvkvp8hlgr82r.jpg

从平面的角度,建筑提供了一条穿行其中的路线。它开始于一面引导行进的石墙,经过空间的起承转合,最终结束于一览无余的阳澄湖景。在这个过程中,视线的隔与透、期待与发现、时间和空间像电影情节一样慢慢呈现。天空、自然、风、竹林、树影、水波等自然元素通过建筑的设定和提示,与人发生感官和内心的联络。 从剖面的角度,建筑表达了三种空间和地平面的位置关系,即“嵌入”、“相切”和“飘浮”。这些关系最终具体地影响着建筑的空间格局,为人们提供从不同视角观赏和感受自然的可能。

022547l5v5q5qqh35qd1j5.jpg

凉亭紧邻阳澄湖,在这个不足50m2的空间场所中,设计者提供了三种关于湖水的视线体验:透过建筑界面或构件(如顶、柱和地面)形成的通透的视框景致;透过榫接方格竹木格栅形成的若即若离的湖景视野;透过雾化彩色玻璃形成的光影。

022547cxvdd678tb9r97rf.jpg

植物展房位于有机农场的东南角,紧邻一个将被保留的仓库。建筑由前后两片不同材质的“层”构成,呈现鲜明的水平姿态。 其中一片为悬浮于地面之上的穿孔不锈钢折板,其后方是植物展房的展示功能;另外一片是与地面“相切”的竹木格栅, 其后方是保留的仓库、宠物寄养场地和连接新旧建筑的廊道。半透明的界面将在外部农场风景和内部建筑空间之间建立有趣的视觉联系,形成从一览无余到若即若离的转化。


022547tem7ppv1mrmtumky.jpg

022547lpvzw6tg9kvvpcsk.jpg

022548s0vzam043m4ocnzv.jpg

022548h30emb32m68710kd.jpg

022544yoogtoozdt85oojo.jpg


022545gav02gwr12pk1ftv.jpg


022545kki1bqaama0inbki.jpg


022545rd5sqkkyhuznosrh.jpg


022546kt3fi09zjd300993.jpg


022546juyzyguu6lnygk1y.jpg


022546p88kvkvp8hlgr82r.jpg


022547l5v5q5qqh35qd1j5.jpg


022547cxvdd678tb9r97rf.jpg


022547tem7ppv1mrmtumky.jpg


022547lpvzw6tg9kvvpcsk.jpg


022548s0vzam043m4ocnzv.jpg


022548h30emb32m68710kd.jp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瑞士驻北京大使馆签证处建筑

项目名称:瑞士驻北京大使馆签证处建筑设计:上海印西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项目时间:2009.05建筑面积: 420平方米注意到原砖混建筑物见证了中国变化最大的十年,我们说服业主将原建筑保留;加建以轻钢玻璃结构,透过玻璃立面能够看到砖墻,看到历史重叠。现有建筑物包括来访者等候,接待窗口和签证处办公室。扩建部分包括增加的办公室,小会议室,机房和卫生间。来访者入口处有大屋檐和前室。屋顶为绿化屋顶(遍植草坪系统)。里面使用低导热系数的玻璃,屋顶与地面使用保温材料节能保温。采用地面供热,顶棚制冷系统,和空调新风系统提供高质量的舒适度。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