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是密闭的地下空间,有害气体容易聚积。室内各种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都会辐射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钢筋混凝土中的氡气,塑料、油漆制品中的甲醛,灰尘中的各种细菌以及其他污染物,还有超标的CO2气体等。无论平时或战时,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密闭的环境中,对身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提高人防工程内的空气质量,改善内部的环境比地面建筑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结合人防工程通风设计与管理的实践,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 通风设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人防工程建设中,方案设计阶段,往往把通风专业一提而过,扩初设计阶段,通风专业只作文字表述,施工设计阶段,通风专业设计深度不够,导致人防工程通风换气先天不足,影响使用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通风设计风量不足。《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新风量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采用地面同类型建筑通风量设计标准,一般不低于30m3/人?h.有的设计人员强调节能,降低工程造价,就连这个低标准也达不到。如某人防工程,按换气次数确定新风量,每人每小时平均只有20m3.由于新风量不足,工程内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超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空气质量劣化,工程内的人员感到头痛、胸闷、恶心,工作效率下降,有的甚至于不能坚持工作。有的设计人员虽然选取的设计新风量正确,但由于选用的防爆波活门与工程所需新风量不匹配,进风段风速过大,即使平时把活门全部打开也满足不了要求,造成新风量不足。
2)热湿负荷不进行严格计算,随意性过大。人防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平时使用的人防工程,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标准为:夏季不大于26℃—28℃,相对湿度不大于70—80%,有特殊要求的手术室、急救室相对湿度为50—70%.然后根据室外通风空调计算参数进行热湿负荷计算,确定进风量、排风量、除湿量,据此选用通风空调设计。然而,有的工程没有经过严格计算,随意性很大,导致选用的通风空调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工程内夏季温度偏低,相对温度偏大,有的墙面结露,低温潮湿环境不利人们的身心健康,使人们的身体免疫力降低,工作效率下降。同时,铁件生锈,家具变形,影响工程使用。
3)气流组织不合理。有的人防工程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把系统布置的非常简单。某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柱网间距7.2米,东西长60米,南北长21.6米,只在沿墙布置两道送风管,间隔3米,设单层百页风口,送风不均匀,废气排不出去。
4)忽视工程的除尘消声。有的人防工程根本就没有考虑消声问题,有的送风段设了消声器,而回风段却忽略了。有的安装不当,起不到消声的作用,有的选择除尘器不计算阻力,噪声超标,除尘、消声均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5)新风系统造成二次污染。在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采用大风量通风驱湿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有的人防工程的新风系统没有设旁通管,全新风要经过除湿设备,增加通风阻力,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通风换气。
6)进、排风口设置不合理。有的人防工程进、排风口与工程出入口合并设置,人为地污染新风源,有的进风口和排风口设置过近,刚排出的废气又进入人防工程。
7)运行管理不善。有的人防工程缺乏专业人员管理,该开的阀门不开,该关的阀门不关,影响通风效果。某人防工程送风防火阀关闭,造成一个分区送不进风,有的人防工程设备管理制度不落实,设备运行无记录,完全是一种低能管理。
2 通风设计与管理应当采取的措施
1)提高新风质量。近年来,对改善人防工程内部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进行了大量研究,有的加大新风量,有的控制或消除室内污染,有的采取空气自净措施。笔者认为,加大新风量无疑对改善人防工程内部环境是有利的,但却相对的加大了空气处理设备的负荷,显然是不经济的,所以应当合理地控制新风量,一般每人每小时30—40m3左右。另外,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空气污染。如进风口与排风口的距离不宜小于10米,进排风单独设置通风竖井,避免与出入口合并设置,取风口的高度不宜小于2米,且选择在比较清洁的地方,尽量靠近绿化带。在空气过滤方面,要根据当地的空气污染指数合理的选用空气过滤器,力求高效过滤,便于维修更换。
2)严格计算工程热湿负荷和通风系统阻力。首先合理确定室内外温湿度计算参数,计算工程内的热湿负荷,包括人员散热散湿、壁面散热散湿、电气及设备散热、自然水面的散湿、新风带进的热和湿。其次,计算热湿比。其三,初选通风系统,计算系统阻力。其四,根据热湿负荷和系统阻力选用设备。其五,验算复核。作为设计人员,避免不计算,凭感觉选用通风设备。
3)重视通风系统的布置。人防工程通风系统的效果取决系统布置是否合理。对有通风空调要求的通风系统,通常采用一次回风,即: Ls=Lx+LH ;
式中:Ls—&mdash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