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管理单位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管理队伍整体技术素质不高,大专以上学历仅占24%?而初中以下学历占42%,技术人员比例偏低,高水平人才匮乏;
二是水利多种经营方式单一,经济实力不强,抗御市场因素和自然条件冲击的能力不足;
三是公益性、准公益性工程的管理、维护经费不足,投融资渠道不顺,每年维修养护等经费按工程均摊不足4万元,不能解决工程老化失修等根本问题;
四是基础工作滞后,缺乏科学合理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维修养护定额,“管”“修”“养”的内容范围界定不明确,缺少合理的划分标准,缺少设备维修相关技术标准及鉴定程序等;
五是维修养护队伍没有资质认定,缺乏专业设备;
六是工程运用与维修养护时间存在冲突,许多主力泵站在运行调度时都没有考虑备用容量,养护工作时间过于集中,专业养护队伍难以满足维修养护要求;
七是实行管养分离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岗位发生变化,将造成职工异地流动,从而带来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医疗、保险等多方面的问题。要全面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确保所管工程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就必须进行水管单位的改革。
二、积极稳妥推进厅属水管单位改革
厅属水管单位改革的重点工作是改革不合理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水利工程进行界定、分类。根据工程的功能作用,将所管工程确定为纯公益性工程、准公益性工程和经营性工程,相应的水管单位分别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和经营性水管单位。对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和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明确为事业单位,对经营性水管单位,先实行企业化管理,再逐步向企业过渡。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对内部的公益性部门和经营性部门实行分开管理,做到职能分开、独立核算,能剥离的经营部门应逐步剥离主体。但目前江苏省厅属水管单位中多数经营单位(部门)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一方面要改革,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还需加以适当保护和扶持,让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生存能力,同时还要解决一部分职工的分流问题。
二是积极推行管养分离。首先是要界定管、养工作内容,将管理运行工作内容与维修养护工作内容分开,明确工作职责,合理设置岗位,对责权利进行划分。其次是成立专业维修队伍,实行企业化管理,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逐步发展过渡到企业。对于管理人员较少,不具备维修养护条件的单位,可通过市场运作,将维修养护任务对外招标承包,实行合同管理。再次是组建形式多样、组织灵活的管理机构。各单位怎样实行管养分离,如何重组管理机构、成立维修养护队伍,要结合实际工程运行情况、已有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所管工程区域地域情况区别对待,为以后走向市场做好准备。
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加强工资总额控制,试行总额包干,在定岗定员的基础上实行岗位工资,拉开分配档次。逐步推行单位法人收入与考核挂钩的年薪制,将技术要素参与分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单位,分步实施
在工程管养分离具体实施步骤上,笔者认为,第一步是水管单位内部实现工程管理部门与养护部门分设,管理人员与养护人员分开,对维修养护工作实行内部合同管理。第二步是养护部门与所属水管单位脱钩,独立或联合组建养护企业,主要承担原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第三步是水管单位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养护队伍,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全面实现专业化。
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作为全省厅属水管单位改革试点单位,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在内部管理改革方面:一是通过群众评议、自我推荐、党委考察、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建立了干部竞争择优的用人、选人机制;二是通过定编、定岗、定人,建立了严格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三是通过建立以岗定酬,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收入相分离,使内部分配向生产一线、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的分配机制,激活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
一是重新整合内设机构,将原有13个基层单位撤并为10个单位;
二是在按需设岗,以岗定人的基础上,将全处664名职工分为运行管理人员和维修、保养人员;
三是对全处物资(设备)资源实行统一调配使用,充分发挥了物资集中的优势;四是建立核算中心和物资集中采购中心,对各基层的财务收支和经营情况进行统管,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严格资金管理,对生产、经营、办公所需物资进行集中采购;五是推行单位经费包干制,进一步压缩各基层单位的管理费开支;六是对人事、劳资实行统一管理,精简基层单位机构和人员。
在工程管养分离改革方面:建立了运行和维修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两支队伍,设立运行管理中心,负责各单位运行人员调度、培训、考核等工作;在统一运行、维修的同时,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管理机制,运行人员接受工程管理单位监督,业务上由管理处工管科指导;当遇到运行高峰,人员调配紧张时,运行管理中心可临时抽调维修保养人员顶替运行,运行工在非运行期间参加业务技术培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维修保养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主要负责各闸站机电设备的电气试验,电器设备、机械设备的养护和修理,工程管理现代化改造的策划和实施,参与汛前检查及机组的大中修工作;另一部分主要负责柴油机械、电动水泵及水工建筑物的养护和维修,参与防汛抢险工作,维修养护部门和水管单位实行合同管理,对大修、中修和大中型工程实行项目经理制,维修单位接受工程管理单位和上级处工程管理部门的监督。
其他管理处在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下,也都积极进行了改革的宣传、动员、制订方案和分步实施的工作。从2003年起,江苏省厅属水管单位的人员工资和管理费用已全额列入部门预算,经营收入在预算支付中冲抵,同时水利厅计划在近几年逐步加大工程管理的费用,彻底扭转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倾向。江苏省体改办已会同水利厅、财政厅、计委联合组成调研组,完成了对全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调研,出台了《关于我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也将出台。所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进一步深化水管单位改革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是水管单位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建立现代水利管理新体制的机遇。
四、改革探索中的几点思考
① 加强学习,深入领会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实质,积极主动争取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同时正确处理好水利工程管理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② 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来保障和促进人、财、物的合理流动。增强人们思想意识上对管理体制变革的适应能力,减少改革的阻力。
③ 健全社会保障体制,解决职工基本医疗、失业、生活等问题。在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要有合理的财政支出渠道,能满足各类人员跨地区流动的需求。
④ 制定完善规范的工程管理技术规程、标准等文件资料,便于管养分离后的实施操作,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监督管理,实现工程规范化管理、维修。当前江苏在组织编写和修订有关工程维修定额、运行规程、检修导则等技术文件。
⑤ 建设现代化的工程设施,为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提供优越的条件,为防洪保安、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保障。没有现代化的设施,科学化管理也就失去了赖以发展的根基。
⑥ 大力发展水利多种经营,妥善解决改革过程中职工分流、转岗甚至下岗等问题。对暂时离岗、转岗、待岗的职工,要加强思想教育,安排再上岗培训及临时岗位等,从关心爱护职工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引导职工积极参与水利改革。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