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景观实景 \ 上海五大古典园林:黄浦豫园

上海五大古典园林:黄浦豫园

发布于:2015-06-11 10:45:11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实景 [复制转发]
   看过多少园林景观,穿越了中国多少个省市城镇,直到走进豫园才发现原来归隐山林是那么近。这就有了“城市山林”:上海豫园的别称。“城市山林”也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豫园所处的环境。周围是喧闹繁华的都市,园内则充满了山林野趣。
20120810113743.jpg

  豫园简介
  豫园(Yu Garden)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是上海市区唯一留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园林,也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38年(1559年),万历5年(1577年)又加扩充,规模宏伟,被誉为“东南名园冠”。园主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建造此园是为“愉悦老亲”,故名豫园。上海解放后加以全面修葺,1987年重建东部,恢复百余年前故景风姿,新旧诸景相映互彰,融为一体,实为游乐观瞻之极佳去处。现占地30余亩,全园擅江南园林之胜,有萃秀堂、仰山堂、三穗堂、玉华堂、点春堂、万花楼、会景楼、快楼、鱼乐榭、大假山等40多处胜景。其中点春堂为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指挥部。“玉华堂”前的“玉玲珑”假山石是与苏州留园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皱云峰”齐名的江南园林三大奇石之一。
  豫园还是“全国四大文化市场”之一,与北京潘家园、琉璃厂、南京夫子庙齐名。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设计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风格,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一颗明珠。
20120810114503.jpg

   上海豫园 - 历史
  上海豫园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号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家是当时上海的望门大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长达九里的上海城墙建成,使及东南沿海的倭患逐渐平息,二十余年来生命财物经常受到威胁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开始繁荣。士大夫们纷纷建造园林,怡情养性,弦歌风月。潘恩年迈辞官告老还乡,潘允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从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豫园当时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精心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整座园林规模宏伟、景色佳丽。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潘允端去世,潘氏家庭日趋衰微,无力承担园林修缮和管理所需的巨大开支。明朝末年,豫园为张肇林所得。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上海士绅为公共活动之需,购得城隍庙东部土地2亩余建造庙园,即灵苑,又称东园(今内园)。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一些豪绅富商集资购买庙堂北及西北大片豫园旧地,重建楼台,增筑山石,恢复当年园林风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竣工,历时20余年。因已有“东园”,故谓西边修复的园林为“西园”。园基原称广袤70余亩,修复后的西园、东园性质上已非私家花园,成了供城邑士人乡绅们集会雅玩的寺庙园林,但规模布局还依照潘氏豫园,保留了文人宅园明秀雅洁的风貌。原临荷花池的乐寿堂已颓圮,复建西园时,在原址上建起形制高大、华丽宽敞的三穗堂。
  鸦片战争时,豫园遭破坏。满清政府勾结英法侵略军,把城隍庙和豫园作为驻扎外兵场所,在园中掘石填池,造起西式兵房,园景面目全非。
  清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响应太平天国革命,在上海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清兵在城内烧杀抢掠,豫园被严重破坏,点春堂、香雪堂、桂花厅、得月楼等建筑都被付之一炬。咸丰十年,太平军东征,清政府请洋枪队入城防守,豫园又作兵营,“西园石山,尽拆填池”,建造西式营房。
  同治七年西园划分给各同业公所,各自筹款修复。此后园内茶楼酒馆相继兴起,商贩丛集。清光绪初年(1875年)后,整个园林被上海豆米业、糖业、布业等二十余个工商行业所划分,建为公所。
  至解放前夕,豫园亭台破旧,假山倾坍,池水干涸,树木枯萎,旧有园景日见湮灭。解放后,豫园得到妥善保护。1956年经市政府批准,拨出专款,由市文化局直接组织专门班子,聘请上海民用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建筑专家以及能工巧匠,对豫园进行了全面修复,历时5年,投资上百万元,于1961年9月对外开放。修复重建被毁坏的三穗堂、玉华堂、会景楼、九狮轩等古建筑,疏浚淤塞的池塘,栽植大量树木花草,并把豫园和内园连接起来融为一体。
  今豫园占地30多亩,初始规模大半恢复。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出明清两代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
20120810114552.jpg

   豫园景观
全园有大小景点48处,大体可分成东部、西部、中部以及内园等景区。
20120810114806.jpg

   西部景区
  三穗堂
  位于豫园正门处,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建。进入园内,就是高敞的大厅三穗堂,这是园内景点“城市山林”的组成部分。堂后是一水阁式建筑,楼下为仰山堂,楼上是卷雨楼,四周曲槛回廊,后临荷花池,对岸则有大假山。
  原为乐寿堂,清初曾被征为上海县衙办公之地,改建西园时重筑为三穗堂。其意“禾生三穗,乃丰收之朕兆”。有5间大厅,屋宇宏敞。大厅中间有“城市山林”和“灵台经始”匾额。匾额下是当代书法家潘伯鹰书写,豫园主人潘允端撰文的《豫园记》,扇上雕刻着稻穗、黍稷、麦苗和瓜果。三穗堂南临大湖,堂前桧柏分植,景观颇广远,“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东西筑石梁,九曲以达于岸。”三穗堂在清代中叶曾为豆米业公所议事、定标准斛之所,又称“较斛厅”;还曾是官府召集乡士绅商宣讲皇帝谕旨之处,是当时沪上绅士富商的政治、经济活动场所。三穗堂南荷花池、凫佚亭、绿波廊、濠乐舫、鹤闲亭、清芬堂、凝晖阁等成为豫园外景点。
   仰山堂、卷雨楼
  位于三穗堂之后,与大假山隔池相望。清同治五年(1866年)建。底层称仰山堂,上层为卷雨楼。仰山堂共5楹,后有回廊,曲槛临池,可小憩。望大假山景,池中倒影可鉴。卷雨楼为曲折楼台,取唐诗“珠帘暮卷西山雨”之意,雨中登楼,烟雾迷蒙,山光隐约,犹如身入雨山水谷之中,为豫园绝景。
20120810124720.jpg

   大假山、挹秀亭、望江亭
  大假山是豫园的精华,为明代遗物,由当时最负盛名的园艺家张南阳精心布局。也是江南地区现存最古老、最精美、最大的黄石假山。叠山,全部用浙江武康黄石垒成,重峦叠嶂,气势雄伟,高约4丈。假山峰峦起伏,磴道纡曲,涧壑深邃,清泉若注。山上花木葱茏,山下环抱一泓池水。游人登临,颇有置身山岭之趣。于此觉城市而有山林之趣,尘障为之一空。400多年中,豫园景物时废时兴,而大假山仍保持旧观。当代古建筑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十分推崇大假山。
  大假山上有二亭,一在山麓,名“挹秀亭”,意为登此可挹园内秀丽景色;一在山巅,称“望江亭”,意为立此亭中“视黄浦吴淞皆在足下。而风帆云树,则远及于数十里之外”。昔重阳节时,游人来此登高望远,浦江帆樯,历历在目。
20120810120930.jpg

   元代铁狮
  仰山堂东游廊口,有一对铁狮,姿态生动,铸工精致。铁狮原置河南安阳县衙大堂前,曾被日军运往日本,抗战胜利后归还中国,长期存仓库内,修园时移置此。
   渐入佳景
  赏狮穿廊绕墙而入即游廊,为入大假山之通道,跨于池上。廊间设方亭,有匾曰“渐入佳景”。匾下有一太湖石,状似美女柔腰顾盼,名“美人腰”。池水山景,近在咫尺,有勾起游人信步之意。
   萃秀堂
  位于大假山东北峭壁下。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始建,乾隆三十五年竣工。嘉庆十八年(1813年)由西园庙产转属饼豆业公所,并经大规模修葺,建筑构造精萃,幽静峻洁。四周拦以围墙,堂前峰峦林立,花木阴翳。
   亦舫
  在萃秀堂东墙外,俗称船厅。明代以后,江南园林常在水边建石舫,用以临水赏月,而直接在陆地上筑舫不多见。此系后增建。
   万花楼、花神阁遗址
  改建西园后称“万花深处”,西园胜景之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为饼豆业公所重建,后因添建格思堂(早已拆去),仅存一楼。当时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和同业议事,以人神仅咫尺相隔而名“神尺堂”,1950年后恢复“万花楼”名。
   鱼乐榭
  跨于溪流之上,傍山临水,凭栏可观赏水中游鱼。溪上筑一垛隔水花墙,墙上有漏窗,墙下处有半洞门,水从洞门流去。这里运用了园林中延伸空间的巧妙手法,游人至此,有不知何处是尽头之意。
   复廊
  鱼乐榭东有迂回复折长廊,称复廊。中间构筑方亭一座,匾额曰“会心不远”。此意出自《世说新语》:“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复廊东段用墙分隔为二条。墙上设窗洞,从窗洞左顾楼台掩映,右望溪流峰石,宛如小品图画。
   两宜轩
位于复廊南侧,面山对水,有古人“观山观水两相宜”的情趣。
20120810121044.jpg

   点春堂 、和煦堂
   点春堂
为单檐九脊无顶,堂宽五间,木结构承重墙,木门窗。堂内雕梁画栋,工艺精细,古朴宽敞。点春堂上的金字大匾,笔法苍劲,刚柔并济。
  点春堂于清道光初年(1820年)为福建花糖业商人所建,以作公所之用,共5间。厅堂画栋雕梁,宏丽精致,门窗的扇上雕刻戏曲人物,栩栩如生。堂名取宋代诗人苏东坡词“翠点春妍”之意。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领袖陈阿林在此设城北指挥部。现为仅存的小刀会起义遗址。堂内陈列着小刀会起义军用过的武器、自铸的日月钱以及发布的文告等文物。厅堂面对一座小戏台,镂金错彩,式样精巧,名“凤舞鸾吟”,俗称打唱台,是当年花糖业公所宴请演唱和岁时祭供之处。打唱台东南有小假山,水从假山下石窦中流出,汇成小池,戏台一半架在池中,非常幽雅。点春堂后有临水槛,可凭槛观鱼,有匾额“飞飞跃跃”,字体飘逸洒脱。
   和煦堂
在打唱台南面,面山背水,四面敞开,夏凉冬温,故取名“和煦”。后面水池畔有假山,山下有洞,流水潺潺;山上有方形小轩,名“学圃”。八角亭与学圃隔池相峙,亭中有古井一口,井栏为明代之物,称“古井亭”。和煦堂与点春堂东部假山上有座抱云岩,水石缭绕,洞壑深邃。抱云岩上有小楼,上下二层,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登快楼可眺西面大假山和豫园全景。延爽阁画栋垂檐,精致错落。点春堂北有藏宝楼,上下各5间。东有静宜轩、听鹂亭。据民国《上海县续志》记载,点春堂初建时附近还有钓鱼矶、水神阁、一笑轩、庄乐亭等景,早已毁弃。
20120810122220.jpg

   东部景区
  玉玲珑、玉华堂
  在玉华堂前有一异石,称“玉玲珑”,婀挪多姿,具有“皱、瘦、透”三美,为石中上品。该石高3.3米,重500多公斤,石上有72个孔洞,至今约有300万年的历史。据说玉玲珑是在900多年前的宋代发现的,当时宋徽宗大造宫殿庭院,命人收集天下奇石运到受都汴京,一些奇石在途中(据说是遇上了农民起义军)遗失流入民间,玉玲珑就是其中之一,到了明代又几经辗转,这块石头便置于现在的豫园之中。这玉玲珑原是上海浦东三林塘南园主储昱之物,储昱常以此石自娱。后来他的女儿嫁给了豫园主潘恩的最小女儿潘允亮,储昱死后,又无后代,于是,潘允亮就将玉玲珑搬来豫园。
  它与苏州留园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皱云峰”合称为江南园林的“三大名石”。
  玉华堂原为潘允端书斋,清道光年间重建,改名为香雪堂。八一三淞沪抗战时被日机炸毁。1959年重建,仍名玉华堂。堂内现按文人书房布置,堂内陈列着一套明代文人的书房家具,西侧放紫檀木画案,东侧为紫檀木书案,案旁置有紫檀藤面扶手椅,一阁内有一对紫檀木躺椅,两侧有花梨木琴桌,红木书几,这些均是保存至今的明式家具,尤其是其中的紫檀木画案、书案、躺椅,都是明代家具中难得的珍品。这些家具用料考究,造型简洁,稳重中见活泼,单纯中有变化,显示出明式家具特有的风韵给人一种以典雅脱俗之感,与文人书斋的内涵极为和谐相称,是园中一宝。
   积玉水廊、积玉峰
  积玉水廊倚豫园东围墙,临曲池,积玉峰立于廊间。积玉峰玲珑剔透,原在也是园内,1956年移到豫园。池西及玉华堂前后,流水潆洄,山石嵯峨,花木扶疏,植白玉兰、白皮松、翠竹,幽雅恬静。
   会景楼、九狮轩
  会景楼位于豫园中央,登楼可观全园景物,故名“会景楼”。九狮轩在会景楼西北,1959年重修豫园时,拆去民宅,凿池垒石,池北筑轩,名“九狮轩”。轩前置月台,可凭栏观赏池中荷花。
20120810122719.jpg

   中部景区
  中部景区有得月楼、绮藻堂。
   得月楼
位于玉华堂、玉玲珑西,两面临水。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后,光绪十八年(1890年)重建,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义而名。得月楼为二层楼房,建筑精致,画梁彩栋,修廊曲栏,华丽幽静。楼前有“皓月千里”匾额,皓月当空时,俯视湖心亭、九曲桥上月光,别有情趣。清代上海人王萃龠禾一副描写得月楼的联语“本地风光,旧时月色”,耐人寻味。
   绮藻堂
位于得月楼下,以“水波如绮,藻彩纷披”而名。堂内装潢美观,别具一格。堂檐下有100个不同字体的木雕“寿”字,称为“百寿图”,富有民族特色。堂前一天井,犹如方茶壶,内有匾额:“人境壶天”。左侧围墙上有清代“广寒宫”砖刻。
   织亭位
  于绮藻堂和荷花楼之间的西廊中间,面对湖心亭、九曲桥,背向五老峰、月府砖刻。光绪二十年(1894年),布业公所为纪念古代纺织家黄道婆而建。亭以?扇与廊相隔,?扇裙板上刻有“耕织图”。
   浣云假山
  位于得月楼北,1986年重修豫园时以太湖石堆砌。山有临流石径,依山脉迂回曲折而上。山洞内有清泉,登得月楼隐约可闻泉水声。陈从周题识“浣云”。
   藏书楼
  又名书画楼,位于得月楼对面,清光绪年间建,清末曾是有名的书画市。宣统元年(1909年)在此设豫园书画善会,上海知名书画家常来雅集。现楼上辟为海派书画陈列室。
20120810123804.jpg

   内园景区
  豫园环龙桥向南,是“神祠北际名园辟,寝庙东偏别殿开”的内园。1956年修复豫园时,内园成园中之园。内园面积仅2亩余,占地不大,景致颇多,亭台楼阁、泥塑砖雕、名树古木、石峰小桥,一应俱全,布局紧凑而曲折幽深。
   静观大厅
  亦称“晴雪堂”,是内园主要厅堂,造得雕栋画梁,轩昂高敞。堂面阔5间,进深3间,厅前有两尊石狮,厅内有“静观”和“灵沼?峙”两块贴金匾额。静观之名,取古语“静观万物皆自得”,“动观流水静观山”之意。大厅对面奇峰林立,堆叠多姿,或如三官献寿,或如白鹿望月,或如蝙蝠飞舞,或如九狮盘球。据说静静观之,能辨出100多种动物形象。石峰间有许多百年古树。静观东面一小院落,中有池水一泓,两侧曲廊回绕,树荫蔽日,修竹潇洒挺拔,环境幽深。
20120810123821.jpg

   观涛楼
  位于静观大厅西南侧,又称“小灵台”,三层全木结构,高10余丈,清时为城东最高建筑物。昔年在此登高可观赏“沪城八景”之一“黄浦秋涛”。
   还云楼、延清楼
  面对静观大厅,东西相连,为串楼形,并可通向观涛楼和船厅,还云楼内横匾“还云”,为清末上海名绅姚文题识。还云楼原为上海钱业公所产业,豫园、内园屡遭战火破坏,而此楼却免遭劫,大有“手挥丝桐,目送还云,西山爽气,在我袖中”之感。
   耸翠亭
  耸立于观涛楼东面假山上,双层亭阁,底层置石桌、石凳,周围林木青翠。亭内一匾“灵木披芳”。
  可以观位于静观大厅东,小型方厅,精致幽静,炎夏时分外凉爽。厅前有砖雕《郭子仪上寿图》,旁有泥塑龙墙,北接“洞天福地”凤凰亭,南连“别有天”,墙上有《重修内园记》等石碑,记载内园历史。
   船厅
  出耸翠亭而上是船厅,虽筑于假山上,但周围用瓦片小砖铺地,成波浪状,仿佛舫于涛中行,其构造为园林建筑所罕见。
   九龙池
  位于内园静观大厅东南,池内砌湖石,东西两壁隙间中藏4个石雕龙头,水中倒影亦为4个龙头,加上池状若龙身,故称九龙池。
   古戏台
  位于内园之南,建于清末,原在闸北上海北钱业公所内,1974年移建于此,经过修缮和增建于1988年9月对外开放。戏台正面狮子、凤凰、双龙戏珠、戏文人物等木雕图案,造型优美,栩栩如生。顶部藻井呈穹窿状,上有22层圈和20道弧线相交,四周28只金鸟展翅欲飞,中间是一面圆形明镜。藻井不仅装饰华丽,而且符合声学原理,即使没有扩音设备,也能取得良好音响效果。戏台两侧石柱上镌有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书法挺秀遒劲,为昆曲艺术大师俞振飞手笔。戏台对面设贵宾嘉座,均为清代太师椅和茶几;两边有双层看廊,安放着仿古红木靠椅和条桌,共有200个座位。环境典雅,古趣盎然。
   豫园食色
  上海豫园汇集了上海最著名的小吃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饭店“南翔小笼”的蟹粉小笼、“宁波汤团”的芝麻汤团、“绿波廊饭店”的上海菜、“上海老饭店”的草头圈子及红烧狮子头、“松月楼”的素菜包、“桂花厅”的鸽蛋园子、“小绍兴”的白切三黄鸡。此外,那里有一个二层的很大的自助餐饮楼,叫做“小吃广场”,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小吃。
20120810124441.jpg

   豫园特色建筑
  豫园的围墙,蜿蜒起伏,顶上饰以龙头,并用瓦片组成麟状,象征龙身,一垛墙如居龙游动,称为“龙墙”。把园林30多亩的地方分隔成不同的景区,以虚隔作幛景,似隔非隔透出园林丰富的景层,以虚隔作幛景,似隔非隔透出园林丰富的景层,成为豫园内一大特色。
  散布于豫园的众多砖雕、泥塑,历史悠久、雕刻精致,包括《郭子仪上寿图》、《梅妻鹤子》、《上京赶考》、《神仙图》、《八仙过海》、《广寒宫》等作品,极具文物和观赏价值。豫园现藏书画、家具、陶瓷等文物数千件。矗立于大门内的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海上名园”,更成为豫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豫园活动
  豫园成为城隍庙西园以后,一直免费开放,东园于每月朔望之日也对外开放。豫园是城内游览和举办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豫园举办各类花展历史悠久,还有重阳节登高望远活动、元宵节灯会等游艺活动,平时常举办奇石、书画展和茶道活动等。这些传统民间活动在日军占领上海后基本上停办。1979年以后,花展、灯会、书画展等活动相继恢复。
   花展
  豫园的花会(花展)约起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以后相沿成习。花会以菊花为主,其次有兰花、梅花等,参展的盆花皆由私人提供,并评出优胜者。
   灯会
  上元观灯是中国的古俗,豫园元宵灯会比花会历史更长,规模更大,热闹非凡。豫园周围大街小巷也是群灯似海,一些大户人家出灯有多至二三百盏的。民国以后,灯会逐渐衰落。1979年豫园重新举办元宵灯会。
   其他活动
  上海城内无山,民国初和在此以前每逢“重阳节”,城中人扶老携幼来豫园大假山登高望远。农历六月初六日内园有晒袍会,名为晒袍,实质是展示各种款式的服饰。1990年9月举办南京收藏家的“雨花石精品展”,展出了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国一绝”的200余枚雨花石。1991年9~10月在绮藻堂举办了“柳州红河奇石展览会”。1992年9月28~29日在绮藻堂举办’92豫园商城游园购物节茶艺表演等等。

20120810113743.jpg


20120810114503.jpg


20120810114552.jpg


20120810114806.jpg


20120810124720.jpg


20120810120930.jpg


20120810121044.jpg


20120810122220.jpg


20120810122719.jpg


20120810123804.jpg


20120810123821.jpg


20120810124441.jpg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xlhxlh19750526

    路过宝地,随便进来看看、学习学习,多谢楼主;

    2018-05-26 12:43: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sango77
    sango77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
    2017-10-13 16:12: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景观实景

返回版块

37.75 万条内容 · 28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巴塞罗那废弃物处理厂屋顶绿化设计

巴塞罗那废弃物处理厂屋顶绿化设计   这个建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垃圾处理厂是建筑与景观的完美融合,设计师最大限度地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结构融合到之中,为此设计形成形式与地形的高度融合,从而使屋顶与表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垃圾处理厂包括一个屋顶下面的两个不同的处理中心,两个区域之间由一个通道分开,两部分高度不同,分布在不同的层次上,屋顶也根据项目和方位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几何形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